剧情和原着严重不符,不予通过。
新的小说开始检测。
女人和男主丈夫于七十年代初结婚,婚后生有一子,家庭和睦幸福。
可好景不长,男主被人举报进了农场改造。
有人就劝女人和男人离婚,避免波及到自己,甚至还给她找好了一个条件不错的再婚对象。
因为女人长相端庄大气,浓眉大眼,地阔方圆的饱满脸型,人又和气勤快,人缘很好,完全符合那个年代对美女的定义,所以追求她的人很多。
在她选择男主这个大学生技术员结婚后,大家就都消停了。
但听闻他丈夫出事后,有些人就开始蠢蠢欲动了。
可女人严辞拒绝了离婚提议,宁愿被单位缘化,取消各类评优和职业技能比赛资格,她也坚持和男人在一起。
尽管她工作优秀,经常被评为先进分子、优秀标兵,代表单位参加职业大赛还能拿奖回来,一直是同行中的佼佼者。
但因为心中的道义和强烈的责任感,她就算舍弃所有荣誉也绝不抛弃陷入危难中的丈夫。
家里骤然少了一份收入,她的工资也因受男主连累而减少。
一家三口仅靠她的收入过活。
她紧着儿子吃喝穿用,自己吃粗茶淡饭,省下来的粮食钱票就送给劳改中的丈夫。
每个月至少两三次她都要大包小包带着,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在崎岖的道路上蜿蜒两三个钟头去郊区农场看望丈夫。
到了那儿,她拿出做好的荤菜让丈夫改善伙食,自己则手脚不停地给丈夫洗衣服、洗床单被罩、缝缝补补、打扫卫生。
忙完活,还要赶在天黑前回家,家里还有儿子在等着她。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四五年,再苦再累受再多刁难委屈她都咬牙坚持住了。
政策改了,丈夫无罪释放回家了,几年的工资都补发了不说,还升职了。
人人都说女人守得云开见月明,苦尽甘来了,以后可要享福了。
连女人自己都这么觉得,生活更有奔头了。
可真心不一定能换来真心。
男人憋屈了几年终于扬眉吐气了,身份地位都提升了,以往对他非打即骂的人如今看见他只能点头哈腰地讨好他。
他觉得还不够,自己受的委屈太大了,光这点补偿远远不够。
男人有钱有权后色心也会跟着见长。
很快,单位里新入职的女大学生进入了他的视野。
对方也被他风度翩翩的举止,睿智风趣的谈吐迷住,陷入了婚外情中。
开始时俩人只敢背着人偷情,但纸包不住火,还是有风言风语传了出来。
有人提醒女人要守住看好男人,他现在正值壮年、前途无量,最容易长花花肠子。
女人也问过男人和那个女大学生的事情,但被男人矢口否认。
男人信誓旦旦,女人就信了。
她觉得自己付出那么多,男人但凡有一点良心就不会做对不起她的事。
但渐渐地,关于男人和女大学生的传闻愈演愈烈,而女大学生也怀孕了,逼着男人离婚娶她。
男人于是就跟女人提了离婚,说女大学生肚子里毕竟是他的血脉,他不能让他的孩子顶着私生子的名头出生。
并且,那个女大学生扬言如果男人不娶她,她就要告男人流氓罪。
他恳求女人体谅他,并保证孩子出生后会和她复婚。
女人痛哭一阵后,体谅男人的处境,担心男人出事,就答应了男人的请求,离了婚。
离婚后她带着孩子独自生活,男人担负孩子的教育费用。
男人和女大学生结婚后生下了一个儿子,并且他又升职了。
女大学生谈吐优雅,年轻漂亮,带出去很有面子。
小儿子也乖巧可爱,讨人喜欢。
娇妻小儿在侧,男人觉的这样的日子挺美,就不愿履行诺言跟他眼中的黄脸婆原配复婚了。
女人见状也无可奈何,只能领着儿子辛苦工作。
男人只担负大儿子教育费用,生活费和赡养费一分不给。
所以为了增加收入,女人工作之余还会摆地摊,每天早出晚归非常辛苦。
但她很有骨气,再累也不找男人要钱。
而男人则带着小妻子小儿子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居住,家里都是进口电器,出入有小轿车,穿金戴银,新衣服每天换。
后来男人负责的企业因产品不达标而被大量退货,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
上头要追责,男人要面临牢狱之灾。
小娇妻见势不妙,搜罗走所有的金银细软跑路了。
如果不是家里的存款被冻结了,她连存款都要一分不剩的全部拿走。
男人求爷爷告奶奶动用了所有的人际关系,终于获得了上头的松口,要求他只要填补上所有的经济缺口,就对他网开一面。
为了筹集资金,男人卖了房子、车子以及小娇妻来不及拿走的名酒、古董等物件。
但这些钱远远不够。
此时,走投无路的男人想到了前妻,他舔着脸找到了前妻,求她帮帮自己。
女人心软了。
此时的女人早就辞职下海经商了。
她用摆地摊的钱租了一个门面卖衣服,生意兴隆,收入很高,她就干脆将门面买下来了。
短短几年她已经拥有了三家门面,并准备建一个服装厂。
男人找过来借钱,她犹豫再三,为了不让儿子有一个坐牢的父亲,还是把准备开厂子的钱给了男人,连借条都没写。
男人拿着钱补上了缺口,度过了难关,然后又把女人抛诸脑后了。
连那笔钱,他都没再提起过。
而女人也不主动找男人要,就自己重新攒钱,晚了两年才建成了厂子。
男人的小娇妻听说男人没事后,又跑回来跪在男人面前痛哭流涕求得男人原谅,但男人没被她的眼泪打动,毫不犹豫跟她离了婚。
他又找了一个鲜嫩的刚毕业的女大学生。
过了十几年,三婚妻子因病去世了,男人也老了病了,身体不好。
他二婚生的儿子去了国外留学,人也在那边定居了。
三婚是个女儿,他很宝贝,被他送去国外上学了。
他感觉自己像个孤家寡人,很孤单,也需要人照顾,但他不放心保姆这些外人。
因此,他再再再一次想到了原配妻子。
女人身体很健康,此时已经将产业交给了儿子儿媳打理,她则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
男人找上门来,想要和女人复婚。
大儿子站在爸爸一边,也劝妈妈答应。
他小时候最恨爸爸,觉得他忘恩负义不负责任是个十足的混蛋。
但随着年龄增长,步入社会历练,反而越来越理解了父亲。
“我妈当时确实已经配不上我爸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我也选年轻漂亮有文化的女人。
我爸怎么说也给了我上学的钱,没有因为和我妈离婚而不管我,是一个好爸爸。”
现在他爸爸老了病了,他觉得自己作为儿子有责任照顾爸爸,因此不遗余力地劝自己妈重新接受爸爸。
作为一个心疼爸爸的好儿子,他未征求妈妈同意就把他爸接回了家中,十足爸爸的好大儿。
女人经不住儿子请求和男人赖着不走的现实,就同意了。
这下大家都开心了,儿子感谢妈妈让这个家完整了,男人感谢女人的贤惠善良识大体。
人们听说了这件事,看到他们一家和睦幸福的样子,都夸女人是个温柔、善良、包容、宽厚的贤妻。
男人也在女人贴心照顾下度过了安然无恙的晚年。
他们都去世后,大儿子将他们合葬了,墓碑上是他们年轻时候的结婚照,碑文上写着,父母恩爱,琴瑟和弦,父亲仁爱,母亲贤惠,少年夫妻,白首相依。
人们上墓时经过他们的墓碑,看到碑文总会感叹一句:“啊!好幸福的一对夫妻,一生一世一双人,生同衾死同穴,经受住时间的检验,好忠贞不渝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