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师傅老脸微红,默默收回了那把锉刀和齿轮,嘟囔了一句:“…老夫再琢磨琢磨下刀的力度和角度。”

一场潜在的风波消弭于无形。匠人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开始真正用心去理解、适应乃至改进这些严苛的规矩。

合格率开始以一种缓慢但坚定的速度爬升。

机巧坊里,不再是沉默的对抗,而多了低声的讨论和交流:“老张头,你这个内孔铰刀的角度是不是可以磨偏半度,光洁度能更好…”

“李哥,你那个固定毛坯的卡具,下面垫个薄铜片试试,震动小了,崩刀现象少多了…”

与此同时,“破阵钟”项目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李铁匠带着格物组的几个人,按照叶明的“t型音臂”和“共鸣箱”思路,反复试验不同合金配比的响铜(加入了更多锡和少量银,发现音色更清越尖锐)、不同形状大小的共鸣箱(最终发现类似倒置喇叭状、内壁刻有螺旋导槽的木箱效果最佳)、以及不同材质的击锤(硬质淬火钢最好)。

他们成功将装置缩小到两个成年男子可以相对轻松抬运的大小。击发机构也优化了,通过一个类似弩机释放的扳机结构,可以实现单次击发,也可以通过快速摇动一个曲柄连杆机构,实现不连续但频率极快的多次敲击,发出连续刺耳的“嗡!嗡!嗡!”巨响,对耳膜和精神的摧残效果更上一层楼。

叶明决定进行一次实战模拟测试。他让张什长挑选了二十名精锐老兵,分成两组。

一组装备最新生产出来的十部惊雷弩,另一组装备同样数量的制式神臂弓。目标是夜间突袭一座由草人伪装的“敌军哨站”。

是夜,月黑风高。惊雷弩小组借助黑暗悄然潜行至八十步极限有效射程。张什长举起手,猛地向下一挥。

没有预想中的弓弦轰鸣,只有一片极其轻微、几乎被风声掩盖的机括啮合与箭矢破空声。

“噗噗噗…”草人哨站上的十个目标几乎同时被洞穿,一声未发便“全军覆没”。

“好!”隐藏在更后方观察的叶明忍不住低喝。无声杀戮的效果远超预期。

紧接着,破阵钟小组被推上前。对准哨站后方模拟营地的一片区域。李铁匠用力扳动释放扳机。

“嗡——!!!!!”

一声撕裂夜幕的恐怖尖啸猛然炸响!那声音不像任何已知的乐器或自然声响,带着极强的穿透力和破坏性,仿佛能直接搅乱脑髓。

连早有准备的叶明等人都感到一阵心悸耳鸣,远处草人营地里的几匹用来测试的战马顿时惊惶人立,发出凄厉的嘶鸣,挣脱缰绳四处狂奔!

负责守卫“营地”的神臂弓小组虽然知道是测试,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完全无法理解的巨大怪声吓得阵型微乱,不少人下意识地缩头捂耳,面露惊恐之色,足足好几秒才勉强恢复镇定。

若是真实战场,这数秒的混乱足以让一支奇兵突入阵地造成毁灭性打击。

测试结果令人震撼。惊雷弩展现了超越时代的隐秘狙杀能力,而破阵钟则展现出其作为心理战和骚扰武器的巨大潜力,尤其对付骑兵和马队,效果可能格外显着。

叶明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波澜涌动。技术的齿轮一旦开始精准咬合,所能释放的能量远超想象。

这无声的惊雷与有声的怪啸,即将成为他撬动世家格局、重塑朝堂力量的又一重要砝码。他知道,是时候让皇帝和太子表哥,亲眼看看这“规矩”所带来的力量了。

数日后,皇家北苑演武场。

此地平日是禁军操练之所,今日却戒备格外森严。

高高的观演台上,李云轩端坐中央,面色平静,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李君泽侍立一旁,同样难掩好奇与激动。两侧则是以兵部尚书徐嵩、侍郎王焕(王家长子)为首的几位重臣,以及几位在京的勋贵将领。

他们的表情则复杂得多,有好奇,有不屑,更多的是审视与疑虑。

叶凌云今日也特意告假前来,坐在武将行列中,腰杆挺得笔直,眉宇间既有为人父的骄傲,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场中,百步之外,立着各式箭靶:蒙皮木靶、簇新的明光铠、甚至还有一小块临时立起的薄铁板。

更远处,则用木栏围出了一小片模拟的营地,拴着几匹战马。

叶明一身利落的劲装,站在场中,向观演台躬身行礼:“陛下,诸位大人,今日所试,乃兵械院新制远程击敌之器与声扰之器,请御览。”

他首先一挥手。

十名身着轻甲、面覆黑巾的士兵无声上前,每人手中端着一部暗银灰色的惊雷弩,迅速散开,呈半跪射击姿态。那流线型的弩身和奇特的造型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此弩名为‘惊雷’。”叶明介绍道,“请陛下留意其发矢之状。”

“准!”李云轩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演武场。

张什长低喝一声:“目标正前方皮靶!三发速射!放!”

没有预想中的弓弦震响,没有弩臂呼啸。

只有一片极其轻微、密集而规律的“咔哒…铮!”“咔哒…铮!”声!仿佛十名技艺高超的绣娘在同时拨动巨大的机梭。

观演台上众人甚至没看清弩箭是如何发出的,只见百步外的皮靶上瞬间同时出现了三个孔洞!紧接着又是三箭!

再三箭!弩箭几乎首尾相连,精准地重复命中同一区域,将皮靶彻底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