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天时间转眼就过去了,明日去往福州的舰队就要出海了。

李俊业像往常一样,下值之后回到了家中,吃完了晚饭之后,李俊业还是若无其事的在庭院中散步。

冷明月突然支支吾吾地出现的在自己的面前。

“相公,你到我房间来,我有话要跟你说。”

李俊业瞟了她一眼,打趣地说道:“怎么了,休战了几日,回过头来,又想起你相公来了。”

冷明月来到他得身后推了一把,“快走,我是要跟你说正事,不是那个意思。”

李俊业只好一头雾水的跟在她身后,进入了她的房间。

“相公,我听说我们水师一营所有的人,明日会全部出发去往福建。”

李俊业点了点头,差不多已经猜到了她想说什么,连忙说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我的娘子我可不想她天天在外面奔波,你在每日在家老老实实地等我回来就行了,如果闷了的话,每天也可以自由的出去转转,想吃什么吃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我一有时间也会陪你。”

李俊业突然前倾身子,眼线抵近了她如天鹅般修长的脖子,冷明月不解地道:“相公你离这么近,看什么?”

“你自己看看,你的身子和脖子以上,你天天在海上明显裸露的皮肤都差了很多,你不知道吗?”

冷明月毫不客气的白了一眼,做出一副生气的样子来。

“你本就天生丽质,若是听我话,老老实实的在家里修养一段时间,等皮肤慢慢修复,现在已经够美了,到时候肯定还会比现在更美。”

被李俊业这样夸奖,冷明月瞬间就不气了,心中反而非常高兴。

李俊业起身,将他轻轻地抱在自己的大腿上,她两条修长的美腿,自然的垂在地上,“听我的话,你在家就会会的坐我娘子,怎么舒畅就怎么来,以后不要出去奔波了。”

冷明月轻咬了一下唇,轻轻说道:“不是我不听相公的话,而是我这次也想借着机会回去看看,再说了,相公这么多银子,大笔的撒出去,我也怕他们乱花相公的钱。”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这说的是什么话。”

冷明月低下头道:“我主要也是想和珊瑚一起回家看看,相公尽管允了我这一次,我保证这是我最后一次自作主张。”

李俊业看向怀中的冷明月,轻轻说道:“既然如此,这一次我可允了你,但你也要答应我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冷明月开心不已,期待着看向李俊业。

李俊业轻轻地端起她的下巴,端详着她美如画的容颜,一字一顿地说道:“把这几天欠我的通通还给我。”

冷明月吓着花颜失色当即从他大腿上跳了下来。

转眼之间已到了暮春时间。

在一个明媚的下午,水师营远航的海船中,到达南洋的两艘终于顺利归港。

他们此去,满载丝绸、瓷器、茶叶,回来时不仅带回了大量南洋特产,还装满了南洋产的柚木,柚木产自于亚洲热带地区,号称万木之王,是造船最好的材料。

这些柚木的到来了,无疑有利于登莱解决一直痛苦的造船木材荒。

至于那些南洋香料,药材、宝石之类,除了一小部分在码头市场直接售卖之外,其余的全部被四海商会包圆了。

随这两艘船到达登州的还有三匹公马,以及一批西洋匠人和各种人才,自然还有他们每次前去必会收集的各种海外书籍。

李俊业让人算完了账,发现这两艘船这次远航,一来一回,不仅没有亏本,反而赚了不少银子,一艘船上的柚木等于白送。

李俊业早已决定,这两艘船返航之后,以后定位固定航线 ,航向南洋,船员们休息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再次他们的航行之旅。

同时四海商会也在积极筹划,开航去往扶桑的固定航线,只可恨现在的高丽正在建奴控制,不然地话,登州,高丽,扶桑三地将会是完满的三角航线。

这段时间四海商会还按照李俊业的要求,还分别买了地皮开发铁矿和煤矿,齐鲁大地资源丰富,铁矿和煤矿都不缺,开采历史也很悠久。

迎接完了远航的舰队之后,李俊业回到了自己的衙署。

打开办公室,衙署小吏早已把今日该处理的文书提前放在了李俊业的书桌上,小吏们在送来之前,会根据轻重缓急,将文书一一分类。

李俊业拿起第一份,竟然是朝廷兵部传来的塘报,看完塘报,李俊业不禁无奈的长叹了一口气。

原来建奴已经开始在辽东修筑义州城,义州城大凌河畔,这里地势开阔,土地肥沃,但也处于锦州与广宁之间,看似是建奴筑城,其实也是攻锦的前线。

李俊业知道关乎大明生死存亡的松锦之战已经开始了。

他立刻拿起纸笔给朝廷上书一封,明确告知建奴意图并非是仅仅筑城,实际是以义州为前线基地,进攻锦州,威胁关锦防线,建议朝廷引起重视,积极备战。

他深思熟虑之后,写下了自己的应对方法,那便是暂时主动放弃锦州,收缩兵力只守宁远和后面的山海关。

有宁远和山海关外在,建奴依旧不能入关。

消耗了大量资源关宁军,除了每日窝在城池堡垒中,其他的什么也没干,锦州又不能作为前进基地,又没有山海关那种的特殊关口地形,其实意义不大。

但宁远就不一样了,他就在山海关的前面,不仅能够屏障山海关,还能和山海关互为犄角,最有利的是宁远城就在海边,有水路直达城下,可以扬长避短,利用水师对宁远随时支援,只要自己的水师成型,李俊业有信心,凭借登莱的支援,能够坚定的守下宁远城不失。

宁远不失,则山海关不失,这样的应对方法,虽然在面子上不好看,肯定会承担丧土的骂名。

但李俊业认为,这是当前的最好应对方法,主动放弃锦州退守宁远,不仅可以避免松锦之战的到来,保住大明最后的九边精锐。

退守宁远,意味着要放弃一半的关锦防线,自然能减少辽东这个无地洞的资源投入,为了维持这条所谓的防线,辽东实在是消耗太多资源了。

这些资源可以省下来,积极练兵,平定内乱,等内乱彻底平定之后,再出兵辽东,夺回曾经失去的一切。

写完了这些之后,李俊业犹豫了很久之后,还是将这封奏章逞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