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战。
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计策。
就是强攻。
势均力敌的情况下,玩儿什么反间计,离间计,这都是极难操作的。
如果守城将领齐心协力,像是睢阳之战的张巡那般,所有阴谋诡计都没有用。
只能用人命去填。
南理君臣将领都明白,攻城不是最优选择。
但是他们别无选择。
大周朝廷的火器,在晴天能够发挥出恐怖的实力。
能够瞬间击溃重创南理军队。
他们想赢,只能靠着阴雨天进攻。
他们想要赢,也只能付出巨大的攻城伤亡代价。
也或许是秦布衣他们在梅州城龟缩的太久了。
这给了南理军队一个错觉。
认为大周朝廷的军队,是不敢正面对敌。
是真的害怕了他们。
大周朝廷军队越是龟缩防守。
越让南理大军生出了轻视之心。
仿佛大军出动,大周军队就会不战而溃。
事实上嘛,大周朝廷之所以不退。
是因为秦布衣这货真不想造成太多的军队损失。
新式军团都是秦布衣用银子砸出来的。
而且很多都是良家子,是齐州的父老乡亲的托举。
秦布衣不可能将他们当工具用。
真要打白刃战对决。
以朝廷大军的军备甲胄武器。
南理也同样打不过。
只是会出现大量伤亡罢了。
有了火器之后,秦布衣一直在想着如何减少战损。
能不死人自然是最好。
若非为了补充物资,也不至于拖这么久。
在这阴雨天,秦布衣是真不想大打。
可南理这边是选择今日总攻决战。
这让秦布衣也没办法了。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开打了。
希望镇南侯那里兜得住。
也希望到时候雨天追击不会出现太多的非战斗减员。
南理大军的擂鼓和号角声响起。
四面城墙一起发动攻击。
没有什么主攻,佯攻。
四门都是主攻。
段祥龙的策略很简单。
不成功就成仁。
用人命将大周主力堆死。
擒住萧倾凰,杀了秦布衣。
入主中原,完成南理段氏百年野望。
“攻城!”
“嗡……”
号角声唱名。
南理四十万大军齐出。
最前面,依旧是让农兵和辅兵当炮灰。
十队农兵,辅兵之中,夹杂着一支精锐部队。
南理出动的军队,明面上不止四十万。
光是农兵和辅兵,就多达二十多万。
这样的大军,是南理倾巢出动了。
这次总攻。
南理军队的弓弩也显得更加密集了一些。
可远程弓弩,只能对皮甲和无甲有所杀伤。
对于现在全员披甲,而且是重甲的大周军队来说。
这些弓弩箭矢,完全是毛毛雨。
最多有些倒霉蛋儿,被射中没有防护的手掌,手指。
但是也不会出现什么伤亡。
然而大周这边,依旧是弓弩攒射。
感受到城墙上的弓弩数量不对劲。
对南理军队杀伤太大。
南理这边也没有任何办法。
总攻已经开始,根本停不下来。
也不可能停止进攻。
哪怕出现大量伤亡,也只能进攻。
成百上千的攻城塔推出来。
还有一列列登乘梯,云梯。
饶是秦布衣见到这等大场面,也是为之震撼。
虽说秦布衣如今也算是身经百战。
见过诸多大场面了。
太湖水战,更是万舰铺程。
然而正经的攻城守城战。
他是真没经历过。
眼下这一幕,让秦布衣有种怪诞感觉。
仿佛在玩儿什么防守兽人和野蛮人的进攻一样。
南理虽然是继承大周文化传承的割据小国。
但是因为地理因素。
收到很多南蛮部族的山民影响。
很多人打扮,就是部落酋长的感觉。
说是野蛮人也没什么问题。
反正大多人装束就是五花八门,各种牙齿羽毛,骨头。
甚至用骨头做甲胄。
看起来,花里胡哨的一笔。
然而当强弓硬弩覆盖攒射之后。
这些花里胡哨的家伙,身上像是孔雀开屏一样。
南理军损失惨重。
可最前线的前军,依旧是炮灰。
中军和后军依旧稳定。
梅州城四门齐开,根本没有在意是否会被破城的架势。
吸引着南理大军攻入。
攻城塔中军距离千米。
炮灰部队遭遇巨大伤亡,很多人进入了瓮城。
瓮城内,流民聚集在角落里。
而炮灰部队遭到了瓮城的四面射击,死伤惨重。
攻城塔距离中军五百米。
前线炮灰,死伤过半,剩下的茫然冲锋。
或是中箭倒下,或是躲进了瓮城城洞,不知所措。
攻城塔三百米。
一众年轻将领,都看向了吴国公。
等待着他发号施令。
这短短的一刻钟时间。
南理大军推行很慢。
或者说,他们主力推行很慢。
他们再让炮灰军队进一步消耗。
这是很常见的战法。
人命就是拿来这么实用的。
只有本部精锐,才是真正的人。
攻城塔百米。
已经很近了。
再有五十米。
攻城塔上的塔桥,就直接能够放下来。
搭在城墙上,让军队通行。
不过吴国公依旧很稳。
习惯了火器的运用。
吴国公已经和老一辈勋贵将领拉开了距离。
很多勋贵都想着接手吴国公的位子。
只是被北凉王阻止了。
北凉王是给秦布衣铺路,希望他有着自己的武将班子。
而吴国公稍微是个例外。
他是武勋和世族代表,也是世族武勋的最后展现。
他的家族也不算大,也没有多大影响。
由他来参与一些指挥,并不会对大周局势有什么影响。
而其他武勋可就不同了。
英国公,长沙侯,长林侯……
这些勋贵,都是武勋世家,各地的土皇帝。
让他们掌兵,后果是封无可封,是很危险的。
所以,吴国公会出现在这里。
指挥南下平叛之战。
这也是他退休的最后一战。
当然,这是吴国公自认为这样的。
这战打完之后,他似乎就该被雪藏。
但秦布衣可没想让他退休。
封无可封,功高震主,那是某些人的想法。
秦布衣倒是不怕。
这样的勋贵将领,国内打完了可以打国外。
海外还有很多地盘可以打。
就怕他老了打不动了。
不过,上将军廉颇七十都能打。
吴国公也不过六十左右,还不算太老。
以他这健壮身板儿,还能再战十年。
吴国公眼神深邃的眺望战场。
其他城墙那百年,他不是很清楚。
但是令旗随时都在汇报情况。
敌方的攻城塔。
就属正门推进最快。
他其实应该以后门的攻城塔为界限。
这样能够造成最大的杀伤。
但是秦布衣给的要求是减小伤亡。
那就只能以正门为界限了。
“开炮!”
八十米。
攻城塔极限范围。
吴国公下达了军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