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证监会宣布暂停Ipo,这是华夏股市历史上第九次。
因近期的A股剧烈震荡,28家已获批文企业集体暂缓发行,监管层通过暂停Ipo、鼓励险资入市等组合拳稳定市场。
在当前,股市的震荡虽然前所未有的剧烈,但其实还未出现系统性风险,政策工具箱的储备也非常充足。例如,5月初,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下调逆回购利率,释放流动性超1万亿元;金融监管总局优化险资投资规则,均为应对潜在市场波动提供缓冲。
只不过华夏股市还不是非常成熟,很多监管依然不到位,比如贾会计那边,要是监管到位,他前世也不至于套现200多亿资金跑路。
不过,任何行业都会有一个过程。
别看股市看上去是一片“哀鸿遍野”,其实出不了什么大乱子。
若未来市场出现异常波动,借鉴历史经验,不排除监管层通过调节Ipo节奏平衡供需。
不同体制有不同体制的优点,在华夏,如果遇到不得不干涉的时候,那种干涉力度会前所未有的强大。
这不,“国家队”的庞大资金紧接着就入场扫货,一定程度上稳住了市场情绪。
......
随着7月份的到来,华夏电影市场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火热夏天。
这个暑期档,多部电影蓄势待发。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四部风格迥异的国产电影——《道士下山》、《小时代4:灵魂尽头》、《栀子花开》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相继登场,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票房大战。
七月初的bJ,空气闷热,但比天气更热的,是电影市场蓄势待发的热度。
2015年的华夏影院银幕总数已超过块,庞大的市场容量为这场票房大战提供了舞台。与此同时,网络购票平台的价格战如火如荼,19.9元甚至9.9元的特价票层出不穷,进一步催热了市场。
在朝阳区一家大型影城的经理办公室里,影城经理正对着排片表皱紧眉头。
作为这家拥有12个影厅的影城经理,他需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合理安排各部电影的场次,以达到票房收益最大化。
“《道士下山》还有两天上映,陈诗人是导演,明星阵容强大,得给足排片。”
“《小时代4》9号上,郭小明的片子,粉丝基础强,前三部都卖得不错。”
“《栀子花开》10号上,何炯导演,李镱锋主演,年轻人肯定也爱看。”影城喃喃自语,手中的笔在排片表上划来划去。
最让他犹豫的是同一天10号上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动画片啊,虽然点映口碑不错,但国产动画一直不太卖座。”经理摇了摇头,在《大圣归来》的排片一栏,不情愿地写下了“8%”,不过随即他又划掉,“这可是天眼影业的片子。”
类似的场景在全国许多院线办公室上演。
不过最后大家都给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还算不错的排片,20%到23%不等。
对于华夏电影市场当前的环境以及动画电影的以往的表现,这个排片量绝对算是不错了。
7月2号,《道士下山》率先亮相。
这部影片凭借陈楷歌的品牌效应和王豹强、郭复城、张震、林志琳等全明星阵容,上映首日排片比不知道什么原因只有16%,但是却拿下了4300万的票房。
就在陈诗人与乐视、盛凯影视以及哥伦比亚影业大干一场,次日的排片达到了35.64%。
可让不过陈诗人以及一众出品方没想到的是,排片翻了一倍多,但是票房就有些拉胯了。
次日6000万的票房,着实是给陈诗人来个大大的惊吓。
人家杨简和柳亦妃的《婚姻故事》上映半个月了,还踏马是一部文艺片,周末的日票房都还能达到2000万,你让陈诗人上哪说理去。
这简直没道理嘛。
《婚姻故事》华夏总票房已经累计破10亿,北美票房已经超过6000万美元,欧洲、东南亚、小日子和棒棒等地区也陆续上映,这不电影全球票房超过了惊人的2.4亿美元,这是杨简没想到的。
这是一部文艺片啊,你们都这么给力的吗?欧洲、棒棒和小日子等地的版权费是不是卖便宜啦?
不过《婚姻故事》能达到2.4亿的全球票房,还是华夏的家人们给力,贡献了超过一半的票房份额。
真的是家人们啊。
《道士下山》的票房即便是拉了个大的,但是30小时内票房累计破亿,也是创下了陈楷歌个人职业生涯的新高。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民国时期,小道士何安下下山后经历的一系列奇幻冒险。
怎么说呢,影片画面精美,武打设计也是走的飘逸洒脱流派,延续了陈楷歌一贯的美学追求。然而,口碑却呈现两极分化。
一些观众赞赏其视觉呈现和哲学思考,另一些观众则认为故事线索杂乱,寓意过于晦涩。
在影评人圈中,对《道士下山》的评价也莫衷一是。
“陈楷歌试图在像杨简一样,商业与艺术间找到平衡,但这次尝试只能说是差强人意。”和郭小明有过骂战的知名影评人邹黎明在专栏中写道。
尽管口碑分化,但凭借强大的阵容和宣传攻势,《道士下山》上映前四天一直稳居单日票房冠军宝座。
到7月5号,《道士下山》累计票房达到2.1亿Rmb,成为同期市场的领头羊。
好吧,其实就是同期没有能打的,矮子里面拔将军而已。
但凡有个能打的,凭借《道士下山》的口碑,都要少拿几千万的票房。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宣传也已经进入到了最高潮,天眼影业能调动的所有资源全都火力全开,杨简都让小白每天发一条《大圣归来》的宣传微博。
大佬杨每次一发微博,就有圈内的明星转发,这又为《大圣归来》增加了不少热度,反正谁转发了,微博那边就给谁弄个热搜,o(n_n)o哈哈~
这招一出,不管和杨简有没有交集的明星,尤其是二三线那种,都会自发替《大圣归来》进行宣传。
杨简丢出了热搜密码,相信《大圣归来》上映后,想要热搜的明星艺人们,他们都明白该怎么做的。
7月9号,《小时代4:灵魂尽头》先《大圣归来》一天公映。
作为《小时代》系列的终结篇,这部片子自开拍以来就备受关注。
倒不是说这电影多好,而是电影所引起的各种话题。
《道士下山》的拉胯,以及同期没有能打的电影,所以这电影在上映首日,就收获了48.05%的排片。
天眼嘉禾也随大流,有钱不赚那不是傻子吗?不过也只有7月9号这一天了。
到了7月10号,天眼嘉禾的所有院线就会把排片给到自家的电影,包括万达和横店,杨简都是亲自打招呼。
前世的《大圣归来》刚上映的时候排片就很低,之所以能逆袭,是靠着电影本身的口碑和自来水现象,慢慢让院线提升排片量。
逆袭:口碑发酵与“自来水”现象
精良的制作、热血的剧情和出色的视觉效果,前世有媒体报道称其制作水准接近好莱坞水平,更是获得了观众几乎是一致的好评。在豆瓣等平台评分一度高达8.7甚至8.8分,被盛赞为“国产动画的良心”。
《大圣归来》前世都能获得如此的好评,这一世杨简相信不会比前世还差。
天眼影业这一版不说超越好莱坞,但是绝对是达到了好莱坞优秀的动画电影水准。
前世的《大圣归来》和后续的《哪吒》、《大鱼海棠》等动画电影比起来,其实不算很优秀。
剧情相对薄弱,存在“第一幕惊艳、第二幕疲软、第三幕仓促”的节奏问题,以及配角戏份冗余导致主线松散的情况。
结局略显仓促。
一些观众觉得孙悟空最终解除封印、变身爆发的高潮戏份来得有点晚,且结束较快,看得不够过瘾。
还存在中西风格融合的争议——有观点认为《大圣归来》在融合东方元素和好莱坞叙事模式时略显生硬,部分设定西化痕迹较重,如反派混沌变身后的形态。
这一世,杨简自然不会让那个这些问题再出现,充足的资金,更好的剧本,更符合华夏神话故事的人物设计,这一切的一切,绝对会让《大圣归来》有一个惊艳世人的亮相。
不管是这一世还是上一世的《大圣归来》,如果放在《哪吒》之后上,大概率是不会收获这么好的口碑,但是放在2015年这个时间节点,观众和影迷们就会很包容。
华夏的动画电影,在《大圣归来》之前,没有一部像样的动画电影,有的动画电影看起来还不如1961年魔都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大闹天宫》。
看到《大圣归来》来势汹汹,原本就有些紧张的《小时代4》发行方就更加紧张了,又想了不少办法。
社交媒体上,#看小时代4哭成狗#的话题迅速登上热门榜高位。
虽说微博的热搜前几名,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给到《小时代》的,但是能登上前十也很不错了。
大批《小时代》的粉丝纷纷表示作为该系列的终结篇,故事感人至深,眼泪止不住。
“真的哭成狗,顾里告白和医院那段全场人几乎都哭了。《小时代4》大卖!”
还有媒体专门报道,在bJ市中心的一家影院,晚上9点的《小时代4》场次依然座无虚席。一群穿着时髦的年轻女孩正兴奋地讨论着剧情。
这不是废话嘛,这个点正是年轻人活动的时间,你就是再晚俩小时,估计上座率都不低。
加上很多大学已经放暑假或者马上就要放暑假了,大学生们都有时间浪了。
不过,不得不承认,郭小明这个系列的电影,喜欢的年轻人是真的不少。
“我看了前三部,这一部绝对不能错过,”有大学生网友在微博上表示:“虽然很多人说这系列电影肤浅,但它真的陪伴了我们这代人的青春。”
不管这些是《小时代4》宣发的手段还是真的是粉丝的真实感想,这电影上映首日的话题度确实是拉满了。
7月10号,两部风格迥异的电影同时上映——华艺兄弟出品和发行、何炯执导的青春片《栀子花开》与天眼影业出品和发行、田晓鹏执导的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那些年》、《星运》的成功,让电影市场看到了青春题材的潜力,后续《小时代》系列、《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同桌的你》以及《匆匆那年》陆续成功,更加证明了这个题材其实不需要大牌、也不需要多么热门的Ip或者小说都能赚钱。
看看两部青春题材电影的排片就知道了。
《小时代4》首日48%,次日38.5%;《栀子花开》的排片为31.7%。
再看看《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这还是天眼嘉禾排了48%的排片,加上杨简亲自给万达等院线打招呼,综合排片也才27%。
这就能看出院线对于青春题材的看好。
否则的话,就算是何炯现在的个人品牌口碑不错、号召力与路人缘都很好,但是对于电影圈来说他就是不择不扣的新人,电影的水平如何大家其实要打个问号的。
可就因为是青春题材,所以市场就看好他那部电影,首日排片都能超过制作规模更大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仅次于已经在商业上证明过自己的《小时代4》。
不过杨简对此也并没有太过在意,让子弹飞一会儿。
两部青春电影,《小时代4》的受众人群是以年轻女性为主,平均年龄约20岁左右,主要集中在90后群体,多以在校学生及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为主,其实大多数都是郭小明小说的粉丝。 ?
而《栀子花开》是根据何炯的同名歌曲改编,讲述了一群大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奋斗的青春故事。
这部电影也有相当数量的受众。
事实上凭借精准的目标受众定位和营销策略,截止到傍晚6点半,《栀子花开》首日票房达到了8800万元,直追《小时代4》首日的1.07亿票房,要知道今天还有好几个小时才结束,而晚上黄金时间必定会增加不票房。
同时,《小时代4》的次日票房也达到了8600万。
这两部电影今天的票房能达到多少大家不清楚,接近1亿甚至破亿都有可能。
但是,即便两部青春题材的电影都拿到了将近1亿的单日票房,它们也注定不会是7月10号这一天最靓的仔。
相比前世的艰难开局,这一世的《大圣归来》则是在杨简动用众多资源宣传的情况下,再加上点映期间收获的良好口碑,尽管受到国产动画长期以来给观众留下的“低幼”印象,《大圣归来》首日排片低于《小时代4》与《栀子花开》两部青春题材电影的情况下,在首日还有数小时才结束的情况下,拿到了8780万元的票房,着实是让那个整个电影圈大跌眼镜。
这踏马的不应该啊,动画电影这么能打的吗?观众们这么喜欢动画电影的吗?尤其还是国产动画电影。
这要是迪士尼、华纳、索尼、梦工厂以及皮克斯等好莱坞知名动画电影大厂出的片子这么受欢迎大家也见怪不怪,毕竟人家的动画电影做的确实出色。
可《大圣归来》是国产动画电影啊,这就很让人震惊了。
田晓鹏团队对《西游记》进行了创新性改编,讲述了已于五行山下寂寞沉潜五百年的孙悟空,被儿时的唐僧——俗名江流儿的小和尚误打误撞地解除了封印,在相互陪伴的冒险之旅中找回初心,完成自我救赎的故事。
这种创新性的改编,很受观众的喜爱,不管是上了年纪的大人,还是年轻人,或者小孩子,全都看的津津有味。
之所以这么受欢迎,得益于不弱好莱坞动画电影的精美画面,动作设计流畅,既保留了华夏传统神话的元素,又融入了现代审美和电影语言。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正式上映第一天及此前点映阶段,获得的评价以惊喜、赞誉和力挺为主,同时也存在一些讨论和批评。
媒体与影评人普遍给予《大圣归来》高度评价,认为影片是国产动画的“良心之作”,制作水准已经达到好莱坞,是国产动画的分水岭。
这些赞誉虽说有源于与同期其他国产片的对比,以及对国产动画长久沉寂后的鼓励与期盼。
但杨简相信,大部分应该还是认为《大圣归来》在技术画面、特效上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相比较媒体和影评人的评价,普通观众们的反应就极为热烈了。
如果说之前点映获得的出色口碑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发酵,那么正式上映以后,随着观影人群的增加,《大圣归来》的口碑就在社交媒体、互联网平台上开始以一种迅速的、大范围的发酵起来。
观众的热情也纷纷转化为了实际的支持行动,并催生了有趣的“自来水”现象。
天眼大厦27楼,巨大的落地窗外是bJ城璀璨的星河。
会议室里,气氛亦是一副火热的景象。
张彤彤、杨天眞、郑诗晴、田晓鹏等人都在,正在忙活《你的名字》的饺子也在。
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票房数据滚动着。
7月10日18点40分,《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首日票房:8780万,排片占比:25%。
这个数字,对于天眼影业以往的电影来说,真的平平无奇。
杨简和柳亦妃的那部《婚姻故事》,这还是一部文艺片,首映当天都破亿了。
可从大家的样子就能看出,他们是真的开心啊。
这真的是开了国产动画电影的先河了。
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横空出世之前,华夏的动画电影市场处于一个比较不同的阶段。
市场对国产动画电影,尤其是非低幼类普遍缺乏信心,大多数成年观众对国产动画的印象也多半是“给孩子看的”。
市场也存在以下以下主要的特点——
由电视动画品牌(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熊出没》系列)主导的低幼向作品为主,视频平台也充斥着日漫、美漫居多。
当然,像《西游记之大圣归》的这种全龄化的探索也有,比如《魁拔》系列与去年的《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等,但是票房多不尽人意,难以形成突破。
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制作周期长、投资成本相对较高。
就比如说,《魁拔》系列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粉丝基础,但在大众市场的接受度方面始终未能突破;《秦时明月》也因后期制作拖延而一度跳票。
这类非低龄国产动画电影,在院线的排片率往往很低,宣传资源也非常有限,很难与当时的热门影片竞争。
技术与口碑方面,整体与国际水准有差距,虽然有多支团队尝试打破这样的局面,但制作出来的作品也没能广泛引发大众共鸣和讨论。
这就造成了当下的局面,整个行业的信心严重不足,市场对国产动画电影、尤其是非低幼类普遍缺乏信心。
投资者谨慎,观众选择观影的时候也很谨慎。
《大圣归来》之前,华夏动画电影市场基本上是由电视动画品牌驱动的。
《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和《熊出没》系列是市场上的票房主力。这些作品票房表现不俗,但它们的目标观众非常明确,就是低年龄段的儿童,内容也相对简单。
虽说外界多多少少瞧不上这两个系列,可其实他们内心怎么想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喜羊羊与灰太狼》杨简不了解过,但是《熊出没》这个系列是实实在在的为天眼影业培养了不少动画方面的人才,也实实在在的为天眼影业赚了不少钱。
而且杨简认为《熊出没》其实也是适合朝着全年龄段去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