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觉得乐安总是将她自己看得很清,对此他一直很是迷惑不解,
换做是任何人,哪怕是嬴政自己,若能取得如乐安现在这般1\/3的成就,都足以傲视天下了。
但对于探索出答案,嬴政却没有任何的想法,
因为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乐安最后带给大秦的实际好处。
所以他虽然每一次都对乐安强调着她的成就,却从来没有想过真的去改变乐安的认知。
因此嬴政从来没有和乐安说过,山启和赵耳两个人能如此随意的进出宫中,
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二人是乐安的左膀右臂,还因为他们二人已被嬴政赋予了真正的官职,
只不过他们两个人的主要服务对象,从始至终都只会是乐安及其乐安手底下的那一片事业。
因为嬴政知道,乐安压根就不在意这些,乐安只在意她的事业版图推进的如何,是否处于盈利中,手底下的人日子过得好不好,有没有被亏欠。
得到了嬴政的承诺,乐安接下来的动作越发的大了,
她直接率嬴政一步,在新的秦国领地之下,发布了第一道政令,那就是修路。
乐安绝不允许,在她全力以赴的进行基建大业的情况下,在秦国领土的范围之内,还能有漏网之鱼,土路的存在。
想致富先修路,是曾经的祖国妈妈,用实践证明了的金玉良言,乐安一直遵守且坚定的践行着。
作为前任赵国丞相,现任秦国新郡守的郭开,在接到乐安的一纸政令的时候,是最先开始执行的。
面对曾经的手下现在的同僚,那有些不屑一顾,有些嗤之以鼻的态度,特立独行的郭开自然受到了排挤。
郭开看着这帮人高傲的嘴脸,颇为无奈的弹了弹衣服上并不存在的灰尘,
若不是赵国败的太快,咸阳城那边没有足够的官员能派过来,这帮人现在指不定在哪里怀才不遇呢。
郭开本不想理这帮蠢货,但是念着这帮人好歹出自赵国,和自己算得上是天然的同盟,还是提点了一句。
“你们现在一定要清楚一件事,吾等现在已然不是赵国的官员而是秦国的了。
行事准则要按照秦国的来了,而这位秦王后”
郭开顿了顿,甩了甩手中刚刚接下的圣旨。
“在秦国的影响力,可和咱们赵国的太后完全不一样,那是可以和秦王并肩的存在”
光看给他们这帮降臣,颁发第一道政令的不是秦王而是秦王后,就可以知道,秦王后的命令等同于秦王了。
聪明人一点就透,而那自作聪明的不要也罢。
郭开自信,凭着自己之前在赵国的所作所为,嬴政哪怕不重用自己,也不会亏待了自己。
所以秉承着同盟宁缺毋滥的心态,说完便自顾的走了。
被留下的人面面相觑,有皱眉沉思的,有不以为意的。
可无论他们心里的真实想法到底是何意思,眼下都要照着旨意来。
还有的人,抱着看好戏的心态,认为此举大动干戈完全没有必要,
大规模破土动工,必定会引起刚归顺秦的庶民们的不满与抗议,
结果从动工的那一刻起,居然没有一个站出来抗议的。
这让原本还有些许偏见的前赵国官员,又有一部分人心里开始打鼓了,怀疑起了自己的判断到底是否正确。
哪怕最会揣摩人心的郭开都没有想到,在修路的大工程开始实施的那一刻起,
原本还漂浮在空中的前赵国人,那颗忐忑不安的心,莫名的就安定了下来。
他们当中有九成的人,一辈子都没有出过远门,可是他们早在饕餮阁的小说家的嘴里,
已经知晓了,远在他们千里之外的秦国百姓们,到底过的是什么日子。
现在看见他们前脚刚归顺秦国,后脚家门口的路就开始了动工, 心中就只有一个念头。
“瑞封侯,不对,是王后,真的将他们当做子民来对待了”
毕竟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乐安无论发展哪里,第1步都是修路。
赵姬看着久未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嬴政,浑身颤抖的压根站不住,
只能靠在躺椅上,不敢置信的,再一次质问出声。“你真的把赵国灭了?!”
看着嬴政毫不犹豫的点头,赵姬眼中的泪突然就落了下来,
她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言语,来描述现在的心情。
赵姬扪心自问,她恨赵国吗?答案自然是恨的。
他她作为赵国的子民,自从跟了作为质子的先王之后,就没过过一天好日子,
甚至于在先王先一步逃回大秦的时候,每日都活在恐惧之中,甚至于发展到后面,每一天都在生死间徘徊。
后来当得知赵王偃灭了她生养她的家族之后,赵姬更是恨不得亲手要了赵王偃的命,
可是她也只是想要赵王偃一人的命,而不是整个国家呀!
“你的身体里,可是流淌着一半赵国的血的!”
赵姬自己都不明白,为何会对嬴政说出这番话,但这一句却是她此时最想说的。
“可寡人的身体里,同样流淌着秦国的血,更是秦国的王!”
无视赵姬莫名的脆弱,嬴政直接说明来意。
“寡人当初和您承诺过,要为外祖家报仇的,现在仇已然报了,吾打算故地重游一番,母后可想同寡人同去?”
赵姬哆嗦着嘴角,却吐不出一个字儿来,
嬴政也不在意,像是突然间想到了什么似的,做出了一脸懊恼的样子。
“寡人当初说过。要让母后您亲自取走赵王偃的命,可无没想到他会死的这般突然。
不过母后您放心,寡人把现任的太后以及赵王全部抓住了,您若想亲自要了他们的命,也算是亲自报仇了”
对于那些被抓到的赵氏宗亲,嬴政已然在心里给他们做出了判决,
有真才实学的,愿意为他大秦效力的,他不在意给予那帮人高官厚禄。
那些冥顽不灵且毫无墨水的,用于祭旗以振军心再好不过了。
而在这些人里,若母后不想要现任小赵王的命更好,
他不介意给他封个侯爵,将孩子养起来,用以收揽人心。
当然,若母后想要这位小赵王的命也无所谓,毕竟赵王偃的孩子,除了这位和那位逃跑的,还有其他的呢,随便选一个出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