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天眼鉴宝:我的传奇鉴宝人生 > 光谱囚笼:文明数据的鉴伪者(七十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光谱囚笼:文明数据的鉴伪者(七十三)

第1022章:学院初鸣,古玉惊澜

陈轩站在鉴宝学院的露台上,望着庭院里嬉笑打闹的学生们,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一枚素面玉佩。这枚玉佩是他早年在潘家园地摊淘来的老物件,虽非名贵玉种,却陪他走过了无数鉴宝历险。夕阳的金辉穿过雕花栏杆,在青石板路上织就斑驳光影,将少年们围蹲鉴别古瓷碎片的身影拉得很长。空气中弥漫着松烟墨与旧纸页的淡淡香气,混着后院植物园飘来的草木清气,构成独属于这座特殊学院的安宁气息。露台角落的青铜鼎里,安神香正袅袅升起,烟丝在空中勾勒出奇特的纹路,与远处实验室飘来的消毒水味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三个月前那场席卷全城的混沌危机,仿佛已被这秋日暖阳晒得褪色。他低头看向掌心,那里曾能洞穿时空的天眼印记早已淡去,只留下浅淡的月牙形疤痕,像一枚永不褪色的勋章。失去异能的日子里,他反而学会了用更纯粹的方式感知器物——就像此刻,仅凭风声便能分辨出学生们翻动古籍的不同声响:阿离翻书总是带着急促的沙沙声,像秋风扫过落叶;而文静的女生苏绾则习惯用书签轻夹纸页,发出细微的脆响,如同雨滴落在青瓦上。庭院东侧的老槐树下,几个学生正围着石台鉴定青铜器,铜绿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他们争论的声音顺着风飘来,带着少年人特有的热忱。

“陈先生,第一批学员的中期考核方案已经拟定好了。”身后传来轻缓的脚步声,女博士林薇抱着文件夹走来,白大褂袖口沾着些许深褐色泥土——她刚从后院的植物标本区回来,那里培育着从各地遗迹抢救回来的珍稀古植物品种,其中就有株能检测能量波动的“灵犀草”,此刻正悄悄舒展着叶片。这位曾在雨林中展现惊人战力的植物学家,如今更习惯用镊子夹起叶片标本,而非挥舞防身短刃,只有在危急时刻,藏在白大褂口袋里的伸缩式解剖刀才会显露锋芒。她鼻梁上架着的金丝眼镜反射着夕阳,镜片后的目光总是带着科学家特有的严谨。

陈轩接过方案,目光在“实践考核”一栏停留片刻。纸页上林薇娟秀的字迹标注着各项考核权重,他指尖点在“理论笔试”处轻轻划去:“把笔试分值匀给实践,我们培养的是鉴宝师,不是考古研究员。”他顿了顿补充道,“新增‘盲鉴古玉’项目,我库房里有批战国时期的地方玉料,沁色从鸡骨白到枣红皮都有,还有几块带水银沁的,正好测试他们对纹理的敏感度。记得让后勤准备遮光箱,真正的鉴宝从来不止靠眼睛。”

话音未落,庭院突然传来一阵骚动。陶器修复区的学生们纷纷起身张望,工具台的放大镜被碰倒在地,发出清脆的碰撞声,惊飞了槐树上栖息的麻雀。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少年举着放大镜冲破人群,像颗小炮弹般冲向露台,帆布鞋上还沾着修复陶片用的石膏粉末,跑动间怀里的东西差点掉落。正是在火山遗迹中觉醒机关兽天赋的阿离,他怀里紧紧抱着块巴掌大的青灰色古玉,小脸涨得通红,额前碎发都被汗水浸湿:“陈先生!您看这块玉!它在发光!真的在发光!刚才我用紫外线灯照的时候,龙纹突然就亮起来了,像有活龙在里面游动!”

林薇下意识侧身护住陈轩后退半步——经历过混沌宝盒事件后,任何异常现象都足以让他们神经紧绷。她眼角的余光瞥见后院的灵犀草突然无风自动,叶片尖端泛起红色,叶脉间流转着微弱的光纹,这是能量波动的强烈预警信号。陈轩却从少年颤抖的手中接过古玉,指尖刚触碰到冰凉的玉面,一股熟悉又陌生的暖流便顺着指腹蔓延开来,在血脉中激起轻微的共鸣,像干涸的河床迎来第一缕清泉,又似沉睡的火山悄然苏醒。

这是块典型的汉代螭龙纹韘形佩,原本是射箭时护指的实用玉器,玉质为常见的地方青玉,表面布满灰黑色的土沁与水沁,沁色过渡自然,是岁月留下的自然印记。奇特的是在夕阳折射下,龙纹凹槽处竟隐隐泛起淡金色光晕,流动如水,绝非普通玉石的光学现象。陈轩闭上眼睛,虽无天眼透视,却能清晰“感知”到玉料内部流转的微弱能量,像极了当年混沌宝盒碎片散逸的波动,只是更加温和内敛,如同被驯服的猛兽收起了獠牙。他用指腹轻刮玉面,能感受到岁月打磨的温润包浆,又能触到能量流动的细微震颤。

“在哪发现的?”他沉声问道,指尖轻抚过龙首雕琢的棱角。这处的砣工痕迹明显带有西域风格,线条更显粗犷凌厉,龙角的雕琢带着波斯文化的卷草纹特征,龙睛采用了西域特有的“嵌宝”工艺凹槽,虽然宝石早已脱落,但残留的痕迹依然清晰,与中原制式的圆润饱满截然不同。

“是、是今天刚收到的捐赠品!”负责登记的老教授匆匆赶来,怀里抱着的捐赠记录册边角都已磨卷,封面上的“鉴宝学院藏品登记”烫金字样有些斑驳,露出底下暗红色的布面。老人扶了扶滑落的老花镜,从口袋里掏出老花镜布擦了擦镜片:“捐赠人匿名,包裹是快递送来的,用的是最普通的牛皮纸箱,里面垫着旧报纸。只留下张字条说‘此玉应归懂它之人’。快递单上的寄件地址是本市的一家邮局,查不到具体信息,寄件人署名是‘故人’。”

陈轩翻开册子,泛黄的纸页上登记着器物名称与接收日期,墨迹带着岁月的沉淀感。当看到捐赠日期一栏时瞳孔骤然收缩——正是三个月前他们在昆仑山脉封印混沌意识的同一天,精确到小时。更令人心惊的是,册页边缘用极淡的朱砂写着一行小字,笔迹瘦硬通神,带着明显的悬针笔法,起笔如利剑出鞘,收笔似流星坠地,与当年那封邀请他参与“天下鉴宝大会”的神秘邀请函如出一辙:“七分之力已醒,余者待寻”。

“七分之力?”林薇迅速反应过来,镜片后的眼睛闪过锐利的光芒,“混沌宝盒当年碎裂成七片,对应金、木、水、火、土、风、雷七种元素力量!我们之前只封印了火元素碎片,难道土元素碎片一直藏在古玉里?”她立刻从白大褂口袋里取出随身携带的元素检测仪,这是用混沌碎片能量驱动的特制仪器,外壳还留着上次战斗的划痕。探头刚接触古玉,屏幕便疯狂跳动起来,发出尖锐的警报声,红色的光芒在暮色中格外刺眼,最终定格在代表“土元素”的红色警示灯上,数值稳定在危险阈值边缘,每一次跳动都与陈轩的脉搏频率惊人地一致,仿佛在进行某种神秘的共鸣。

阿离突然指着古玉背面的凹槽惊呼:“这里好像能嵌东西!形状和我血脉觉醒时出现的机关钥很像!”少年急忙取下脖子上挂着的青铜小钥,那是火山遗迹中与火焰玉髓一同获得的信物,钥匙柄上雕刻的饕餮纹在阳光下泛着幽光,边缘还残留着火焰灼烧的痕迹。此刻它正随着古玉的能量波动微微发烫,表面的云纹图案竟与玉佩凹槽完美契合,连纹路的走向、深浅都分毫不差,仿佛天生就该是一体。

当青铜钥嵌入凹槽的瞬间,青玉龙纹突然像活了过来般,金色光晕顺着纹路游走,在玉面中央汇聚成一幅微型地图。地图上的山脉走向清晰可辨,河流用银色光纹标注,甚至能看到学院主楼的轮廓,而终点位置竟在学院后山的竹林深处——那里有块他平日打坐悟道的巨石,石上刻着初代院长手书的“静”字,从未在任何地图上标记过。光晕流转间,还能看到几处闪烁的光点,像是在指引着什么。

“看来平静日子要结束了。”陈轩将古玉小心收入丝绒盒中,夕阳最后一缕余晖掠过他平静的眼眸,映出眼底深藏的锋芒,“林薇,立刻联系师姐,让她派元素战队第三组支援,特别要带上能屏蔽能量信号的‘玄铁网’和探测元素波动的‘追源仪’;阿离,启动你的机关兽‘惊蛰’,检查它的能量核心,我们去看看这位‘匿名捐赠人’留下了什么惊喜。”他顺手拿起露台上的青铜灯盏,这是件唐代的长信宫灯仿品,灯座里藏着应急的信号弹和微型麻醉针。

庭院里的学生们还在专注于课业,没人注意到露台三人组的凝重。苏绾正用软毛刷清理着刚出土的陶俑,阳光透过她的发梢,在陶俑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陶俑嘴角的微笑仿佛也染上了暖意。晚风穿过竹林,发出沙沙声响,仿佛有古老的秘语在风中传递。陈轩走在最前方,虽然失去了天眼异能,但每一步都踏得无比坚定。他腰间的素面玉佩不知何时也开始微微发热,与手中的古玉遥相呼应,玉佩表面原本模糊的云纹正逐渐清晰——那是幅缩小版的星图,与古玉地图上的标记隐隐对应,北斗七星的位置正发出微光。

竹林深处的月光下,一道模糊身影静立在巨石前,白色衣袂在夜风中轻扬,袖口绣着的银色暗纹在月光下若隐若现,细看竟是由无数细小的古文字组成。她手中把玩着另一枚玉佩,玉面反射的光芒中,隐约可见代表“金元素”的古老符号在流转,符号周围环绕着细密的云雷纹。她嘴角噙着意味深长的浅笑,目光投向三人走来的方向,指尖轻轻敲击着巨石,石面随之泛起不易察觉的涟漪。远处的猫头鹰发出“咕咕”的叫声,为这场即将到来的重逢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竹林间的雾气开始弥漫,将周围的景物晕染成朦胧的水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