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季宇宁抵达法国戛纳。当天戛纳电影节开幕。
第42届戛纳电影节,将在5月11日到5月23日期间举行。
这次来戛纳,季宇宁是以第42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主席的身份来的。
前世这一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审团主席,是来自德国的着名导演维姆文德斯。他导演的电影《德克萨斯的巴黎》,曾经在1983年获得第37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但这一世,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主席的选择中,这位德国导演并没有在电影节艺术总监吉尔雅各布先生的名单中。
季宇宁这个主竞赛单元的评审团主席,是戛纳电影节历史上,自1966年31岁的索菲亚·罗兰以后最年轻的戛纳电影节评审团主席。他还不到33岁。而且,他也是担任这个角色的首位华人。
前世唯一的一位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华人评审团主席,是在2006年的戛纳电影节上由来自香江的那个墨镜王担任的。
季宇宁这个评审团主席在未来的十二天,在戛纳,将是那个决定入围主竞赛单元的22部电影的命运的最主要的人。
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奖项,主要取决于评审团九名评委的个人喜好。取决于九名评委中嗓门最大、话语权最大的人。
在电影节的开幕式上,季宇宁见到了主竞赛单元评审团的另外八位评委。
来自法国的74岁的知名电影女制片人christine Gouze-Rénal。其职业生涯始于1955年参演电影《对面之光》,由此开启长达34年的制片历程。她制作的《私人生活》(1962)、《特殊的友情》(1964)[4][6]、《情感的迷惘》(1979)等作品奠定其职业根基和影响力。
57岁的法国男演员claude beylie,他是前年上映的那部法国电影《travelling avant》的主演。
64岁的法国人佐治·狄奈许(Georges delerue),他是法国的电影配乐大师。1980年凭借电影《情定日落桥》,获第52届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
43岁的巴西着名电影导演海科特·巴班克(hector babenco)。1984年,他执导的剧情电影《蜘蛛女之吻》,曾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和第2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47岁的波兰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他去年执导犯罪电影《杀人短片》,获得第4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
46岁的奥地利着名剧作家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他是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的搭档,前世他曾经在201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42岁的北美着名女演员莎莉·菲尔德(Sally Field)。她曾经在1979年,因《诺玛·蕾》荣获第32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并在1980年,凭借这部电影获得第5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1985年,因电影《我心深处》获得第5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62岁的意大利电影制片人Silvio clementelli。
这八名评委,除了莎莉·菲尔德名气比较大之外,其他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比较一般。
季宇宁和众位评委的初次见面,气氛很是友好。众人都对他这个30岁出头的年轻人,报以温和的微笑。
季宇宁很客气的分别用美式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众人交流。
季宇宁从他们眼中看不出丝毫的轻视,相反的却都是满满的钦佩和尊重,当然还有掩饰不住的敬畏。
季宇宁现在是全世界有名的文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
仅仅在电影领域,他在短短的几年内,不仅屡次创造了电影票房的奇迹,而且他作为编剧、导演、演员,甚至还包括摄影、剪辑、作曲、音效、视效等诸多幕后角色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荣誉。
而最重要的是,季宇宁是好莱坞最大的那个梦工厂的老板。
他代表着这个世界最大的电影资本。
随后的几天,季宇宁在戛纳一下子就轻松下来。
每天他除了在固定时间观看参赛的影片之外,他有更多时间可以看看窗外的海滩了。
这里的海滩很出名,蔚蓝的海洋,阳光下的沙滩,使这里成为很多欧洲人向往的度假圣.地。
戛纳是个几万人的小城,这是一个典型的会展之都。一年到头都有各种各样的会展活动,这相当于这个小城的节日。其中,每年5月为期两周的国际电影节是所有节日中的亮点。
所有和电影节相关的建筑,都在沿着海岸线的克鲁瓦塞特大道上。
季宇宁住的卡尔顿酒店,以及举办电影节的影节宫,都在这个大道上。
影节宫是前几年才落成的,这里可容纳3万人在里面参加影展的各类活动。
季宇宁表面上漠不关心,他在酒店里正在进行写作工作,他除了正式的评委工作外,剩下的主要就是在房间里写他的一些东西,这让很多在戛纳的电影人都惊叹于他的勤奋。
季宇宁正在写的,是一部法语小说,或者说他抄的,前世是一部德语小说。
这部小说就是《朗读者》(德语:der Vorleser),是德国法律教授和法官本哈德·施林克于1995年撰写的长篇小说。
作品1995年在德国出版,1997年由卡露·布朗·珍妮维(carol brown Janeway)翻译的英语版本于北美发行。
《朗读者》是第一本登上《纽约时报》冠军的德语书籍,先后获得汉斯·法拉达奖 、“世界报”文学奖等奖项。被译成35种语言。
季宇宁前世对这部小说印象特别深,他记得几乎所有作家推荐阅读的小说,都有这部《朗读者》,而且他对于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更是难以忘怀。
《朗读者》在改编成电影之前知名度并不高,而同名改编电影一经推出后即迅速窜红,女主角凯特·温丝莱特凭借此片奥斯卡封后,进而小说在整个欧洲和北美成为“超级畅销书”,该小说在短期内迅速畅销世界。
小季同志没有用德语来写这个小说,或者说来抄这本小说,因为他的德语一般,进行文学创作,要费点儿劲。所以他改用了法语来写这部小说,他的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的写作能力都不错。
前世这部小说的作者,并不是专业的作家,所以他这篇小说的文字很朴实,并不是特别出彩。这部小说最感人的,其实还是它的精神内涵。
这样,季宇宁用法语来进行原创,并不是特别费劲。而且用法语来进行原创,还避免了很多让他头疼的德国的法律术语。
用法语来进行这篇小说的写作,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全世界的着名文学奖项中,有一个专门奖励法语原创文学的奖项,就是法国的龚古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