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争斗,丹气渗入丹体,龙虎身形渐淡。最终两败俱伤,形体崩散融入丹体,随之而来的龙吟虎啸使丹体染上赤蓝纹路。丹气激发的水柱回落,白玉堂抢先一步抓住丹珠。
细看之下,已非吸魂丹原貌,赤蓝纹饰化成龙虎缠绕。这便是地宝龙虎丹,服之可得阴阳调和之力,孕育内丹。白玉堂抛丹于后,多宝貔貅一口吞下,丹气化为神力弥补金灯银烛的损耗。
丹中奥义转化为言灵,“龙虎一气”。信息虽简,却意味深长,白玉堂反复思索其中玄机。
这天地交汇的气息倒是别有一番韵味,想要将其化为己用,有三条路径可供选择,每条路子都能提炼出独特的气息来助益自身。
那融合后的气韵,充满神秘色彩。
第一种气息名为“夜炼丹炉逢龙遇虎,云巅踏步戏凤翔”,与修道有关。
第二种是王者之气,据《史录·某羽传》记载:“范增劝某羽道:某公居某地时……我观测其气,皆显龙虎之姿,五彩斑斓,此乃 ** 之兆,速取之,莫失良机。”
书中所述,若见五彩龙虎环绕,则为至高无上的王者之气。
第三种则是战阵之气,如诗云:“北辰转悲龙虎势,西边止战犬羊乱”,指代雄师劲旅所凝聚的强大威压。
正所谓,这三股气息各有所长,需慎重择之。
若选第一种丹气,需服丹聚气,能滋养自身,增强修为;第二种王者之气,以 ** 气息炼化,顶上常现五彩龙虎,无所畏惧;第三种战阵之气,一经施展,呼啸之间仿若有千军万马,锐不可当,直刺敌心。
理论上,王者之气最为强横,能够万法不侵,只是这天子之气极难寻觅,非命定者不能拥有。
一个朝代里,唯有开国或复兴之君才能孕育出这般气息,一旦 ** 逝去,这气息便消散殆尽。
然而,今时今日,哪还有真命天子出现?再往后,这 ** 之位早已成为历史尘埃,因此这王者之气虽美,却难以企及。
至于丹气,对于已有长生根基与天庭雷法的某人来说,实在缺乏吸引力。他已拥有不朽金丹与万载寿元,还有什么比这些更令人心动?
他真正渴求的,是一种主动出击的能力。
既然王者之气无法达成,丹气又不屑一顾,那么只剩下最后一条路——战阵之气了。
成就战阵之气的军队少之又少,历史上仅存一些特殊兵种,如魏武卒、白马义勇、虎豹骑、陷阵营、玄甲军、岳家军等。
若能找到这些军队遗留下来的甲胄、武器或旗帜,便可以从中汲取战阵之气加以修炼。若能得到虎符就更好了,因其蕴含的军气最为纯粹浓郁。
某人思索片刻,决定先完成对金算盘的承诺,筹建商会。一方面赈济灾民是善举,另一方面也可借商会之力获取所需之物,比如武器、甲胄、旗帜甚至虎符。
商会行走四方效率更高,同时还能留意各地异象,或许能借此发现某些奇珍异宝。
但问题是,普通军队难以达到战阵之气的要求,若非怯薛军,恐怕很难满足条件。
罢了,此事交给商会处理便是。
随着丹气之争平息,瓶山渐渐归于宁静。某人望向瓶山的地势,不禁叹息。
这瓶山原本绝佳的风水格局已然改变。主墓室作为整个瓶子的塞子,至关重要。之前主墓室尚在时,瓶山吸纳四方灵气,暗含风水妙处,孕育出无数奇迹。
如今主墓室崩塌,瓶山失去塞子,尽管依旧收纳四方灵气,但那些孕育出的力量开始从缺口逸散,逐渐流向四面八方。
在一片幽深的山林间,古老的云气与清澈流水交织成了一幅独特的画卷。这片土地被赋予了灵性的滋养,仿佛化作了一座滋养万物的宝库。然而,这种福祉却悄然改变了周围大地的命运——这片区域的脉络因瓶山的灵气而逐渐丰盈,或许终有一天会孕育出新的奇迹。
除非有谁能带回那块巨大的青石,重新封住瓶山的入口;或者天降陨石,恰好卡在瓶口却不损毁山体,完成这一壮举。但这一切显然超越人力所能及,就连白玉堂也只能无奈叹息。
他望了一眼退水后的洞口,发现水面似乎正在缓慢回升。转身朝山下走去时,他心中已无牵挂。行至半山腰时,脚步停了下来。不远处,一棵高大的树上挂着一只身形如家犬般巨大的黑色蝎子,宛如一面黑色的琵琶。再往上一点,则有一只体型稍小,浑身散发黑玉光泽、显得更加矫健的蝎子。
“山蝎子?”白玉堂微微惊讶。瓶山因其特殊的风水环境,加上炼丹遗留下的金石药气,孕育了众多奇异植物和毒虫。这些毒虫往往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尤其在午夜时分最为活跃。然而此刻接近正午,阳光虽不强烈,但仍是白天阳气最旺盛之时,这般时间出现,实在罕见。
他很快意识到,或许是刚刚的一场山崩将它们从隐秘之 ** 了出来。
仔细观察这对蝎子后,白玉堂摇头轻叹。这两只蝎子虽然毒性极强,但体内并无灵力,无法达到储藏宝物的标准。这也合理,毕竟瓶山的灵力有限,已经诞生了六翅蜈蚣和黑蟒这样的异兽,不可能再孕育更多类似的生物。
不过,这对蝎子并非全然无用。白玉堂从袖中取出一口装满神秘药气的棺材置于地面。当棺材打开时,两只蝎子迅速移动过来,显然是被棺材内部散发的阴冷气息吸引。它们爬进棺材后便安静下来,丝毫不见动静。
白玉堂迅速关上棺材盖,生怕药气逸散。他并未察觉,其实这两只蝎子早已被药气侵蚀殆尽,连同它们的 ** 也被完全吸收。
回想起瓶山尸王的遗骸,白玉堂决定将其放入棺材中,以免浪费如此珍贵的资源。若不是他尚存一丝道德观念,恐怕早已将攒馆中的尸骸取来一并处理。
尽管如此,这样做仍让他感到不安。他决定以后多收集一些毒虫或丹渣,以便在探索古墓时派上用场。比起几具普通的 ** ,这些东西显然更有价值。
正准备返回金风寨时,天空突然变得阴沉,乌云密布。白玉堂并未急于寻找遮蔽之处,而是兴奋地意识到,一场雷雨即将来临,这是他期待已久的机会,可以用来凝聚神霄五雷气。
他疾步向老熊岭的最高处奔去。令人意外的是,这里的制高点竟是攒馆后方的小山丘。待他赶到时,天色已经完全黑暗,细雨飘落,闪电划破夜空。
伴随着隆隆雷声,白玉堂开始施展法术,准备迎接这场自然的馈赠。
李修远站在峰巅,仰望苍穹,电闪雷鸣,深深吸了一口气。他心中一动,默念咒语,调动体内灵力。
体内五脏之气激荡,带动胸腹间的云气缓缓升腾。只见他头顶浮现出一道青蓝相间的雾气,渐渐凝聚成一团汹涌翻滚的云团。
李修远掐诀念咒,调动五脏真气,在掌心画下雷符。随后,真气流转于符箓之上,他挥手朝天际的乌云一点,顿时雷鸣炸响。
那雷声源自他的五脏真气,震人心魄。天边弥漫着刚烈的雷气,每一次波动都引发电闪雷鸣。
他持雷符指向天空,一道雷气应声而落,融入头顶的云气中。与此同时,他的五脏真气也分出一丝加入其中。
两股力量交汇,一声霹雳在云气中炸开。在灵力催化下,它们融合为一道雷霆之力,隐约可见银色雷光流转,充满毁灭妖邪的威势。
此气一成即散向四方,顺着他的经络进入五脏循环一周。李修远顿觉五内酥麻,虽有些不适却颇为舒畅,这是在淬炼内脏。
这股雷霆之力绕行一圈后回归云气。因有仙物滋养五脏,他对变化极为敏感,此番淬炼的效果堪比十日修行。
待雷霆之力初成,李修远继续施展法术吸纳天雷。一道道雷气不断坠落,在云气中与五脏真气交融,化作新的雷霆之力。
此刻,他体内雷霆流转不息,酥麻感让他紧咬牙关。眼中偶尔闪过细微的雷光。
与此同时,林中两名道士披蓑戴笠冒雨前行。\"江川,快点!前面就是目的地,今晚我们就在那里避雨,明日再回山门。\"
老道士边跑边喊。\"知道了师父,还有多远?\"年轻道士擦掉脸上的雨水,望向前方灰蒙蒙的景色,被雨幕遮挡无法看清远处,\"不远了,就在前方。\"
话音未落,一道闪电划破长空,天雷震动,远处传来雷电传导的气息。两人顿时感觉汗毛直竖。
\"何方道友在此修炼外家雷法?\"
老道士疑惑地望着雨幕深处。
\"外家雷法?莫非是大师兄所学的奔雷手一类?\"青年道士问。
\"你大师兄走的是体内生雷的路子,不同于此。\"
老道士刚要解释,忽然想起什么,面色骤变,\"不好!我的尸首!\"
外炼雷法威力巨大,靠近的话雷气会驱散所有尸气。而驱尸术依赖尸气维持尸骸稳定,确保其完好无损且便于操控。
老道士惊呼一声,催促加快脚步,默默祈求祖师保佑尸气未被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