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正月,时转眼间便来到了二月初二,这个被称为“龙抬头”的特殊日子。
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它标志着大地开始解冻,阳气逐渐回升,草木也开始萌动,春耕即将拉开帷幕。在古人的天文观测中,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会在仲春卯月之初,从东方的地平线上缓缓升起,宛如一条巨龙昂首,因此得名“龙抬头”。
然而,在苏暖暖的眼中,这个节日似乎更适合南方地区。毕竟,其他地方此时仍被寒冬笼罩,尽管气温稍有回升,但距离真正的春天还有一段距离。
即便如此,这个节日还是要过的。虽然不能立刻开始耕种,但可以借此机会为春耕做些准备工作。
就在这时,知香走了进来,笑着问道:“娘娘,今日可是二月二呢,您是想吃龙须、龙耳、龙鳞、龙眼,还是龙骨呀?”
若是在平日提及这些食物,那可是大不敬之罪,是会掉脑袋的。但唯独在二月二这一天,人们才被允许称这些与“龙”相关的食物。
或许有些人并不清楚,所谓的龙须、龙耳、龙鳞、龙眼和龙骨究竟是什么?
实际上,这些所谓的“龙食”,不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面食罢了,只不过到了二月二这个特殊的日子,它们被赋予了新的名称。
面条被称为“龙须”,饺子则被叫做“龙耳”,春饼成了“龙鳞”,馄饨摇身一变成了“龙眼”,就连麻花也有了“龙骨”这样威风凛凛的名字。
人们之所以如此称呼这些食物,无非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寄托对龙的祈愿,希望龙能够赐予他们幸福和好运。
“本宫要吃龙耳,你们也别拘束,喜欢吃什么就尽管吃。”苏暖暖微笑着对知香说道,“记得告诉大厨房那边,每样都做一些,让大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知香恭敬地行了个礼,应道:“奴婢明白了。”然后便转身退下,去准备制作“龙耳”了。
至于大厨房那边,知香自然是要麻烦李公公跑一趟了。
待李公公回来后,苏暖暖又吩咐他前往曲府,邀请公主和驸马一同前来共度佳节。
然而,此时的曲府却是另一番景象。苍蓝景瑶正难受得厉害,不停地呕吐着,仿佛要把胃里的东西都吐出来似的。
曲靖在一旁焦急万分,他轻轻地拍着苍蓝景瑶的后背,关切地问道:“媳妇,你这样可不行啊,要不要我去请个郎中过来给你看看?”
“看什么看,老娘就是郎中。”苍蓝景瑶吐完后,没好气的说道。
“那您都是给自己诊个脉,开个药方啊!这么一直吐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啊!”曲靖焦急的说道。
苍蓝景瑶就坐在那里平静的看着曲靖好一会儿,成功的把曲靖给毛了。
“媳妇,是不是这个病不好治?没关系,相公不做官了,陪你去找神医,肯定会有治好的一天。”曲靖满脸愁容,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焦虑和担忧。
苍蓝景瑶静静地坐在床边,她的面容显得格外平静,她看着曲靖,嘴角微微上扬,轻声说道:“我怀孕了。”
“怀孕了?没关系,只要想到神医,肯定能治好。”曲靖在地上转圈圈说道。
突然,曲靖的身体猛地一震,他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怀孕了?”曲靖喃喃自语道,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似乎还没有从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中回过神来。
“是的,已经一个多月了。”苍蓝景瑶的语气依旧平静,她淡淡地解释道。
上个月,当她发现自己的月事没有按时到来时,心中就隐约有了一种感觉。过了半个月,她为自己诊脉,果然证实了这个猜测——她怀孕了。
然而,那个时候正值过年,曲靖作为知府,公务繁忙,根本无暇顾及其他。苍蓝景瑶不想在这个时候给他增添烦恼,所以一直将这个消息深埋在心底。
如果不是因为她的孕期反应太过强烈,她可能根本就不会说出来。毕竟,过完年后,曲靖会非常忙碌,每次他回来时,她基本上都已经入睡了。所以,只要能熬过这三个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我要当爹了!”曲靖兴奋得像个孩子一样,高高地跳了起来,嘴里还不停地喊着。
苍蓝景瑶看着他如此开心,心中也不禁涌起一股暖流。
“嗯,你要当爹了。”她轻声说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喜悦。
“媳妇,从今天开始,你就安安心心地养胎,其他的事情都交给相公来处理就好,济药堂那边,就让沐歌师父先照应着。”曲靖一脸宠溺地对苍蓝景瑶说道。
“嗯,好的,相公。”苍蓝景瑶微笑着点了点头。
曲靖突然想起了什么,连忙问道:“对了,母妃知道你怀孕的事吗?”
苍蓝景瑶摇了摇头,回答道:“还不知道呢,你可是第一个知道这个好消息的人哦。”
曲靖眉头微皱,似乎有些担忧,他说道:“这可不行,这件事得赶紧告诉母妃才行。毕竟我这边也没有长辈坐镇,看来得辛苦母妃过来照顾你一段时间了。”
说着,曲靖左手握拳,轻轻地捶了一下右手掌心,仿佛在给自己打气。
苍蓝景瑶见状,连忙安慰道:“相公,你别太担心啦,还有宋嬷嬷呢!她可是看着当今圣上长大的,经验丰富得很!有她在,我一定会平平安安的。”
苍蓝景瑶的话让曲靖稍微安心了一些,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毕竟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就在这时,正在济药堂里忙碌的宋嬷嬷突然打了个喷嚏。
“宋嬷嬷,您要注意身体啊。”药堂的小伙计听到宋嬷嬷打喷嚏,关切地说道。
宋嬷嬷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没事,可能是谁在念叨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