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种形态各异,憨态可掬,可可爱爱的琉璃小动物。
在阳光的照射下,活灵活现。
裴二姑娘不喜欢这些小孩子玩儿的幼稚东西,只是看了看,便移开了目光。
裴五姑娘倒是喜欢这样新奇的玩意儿,忍不住拿起一只小鹿,“这是伯父从外面带回来的?”
杜大姑娘点头:“父亲从南边带回来,给我玩儿的。”
郑姑娘爷悄悄地拿了一个小兔子,爱不释手地玩儿着。
赵姑娘蔓颜欢喜,但又觉得这么平白拿过来,很不合适。好半天才艰难地从那些自傲动物的身上移开了目光,“这些东西,得花不少银子吧?”
杜大姑娘老实的摇了摇头,“我不知道。”
反正父亲每次带回来的这些东西,都是给她玩儿的。
至于值不值钱,她也没打听过。
赵姑娘的眼中,闪过了一丝羡慕。
六姑娘笑眯眯地喝了口茶,“杜伯父到哪里都不忘给你带好玩儿的,好吃的,好看的。杜伯父还真是,处处都想着大姑娘呢。”
杜大姑娘还真是有个令人羡慕的好父亲。
“父亲总是把我当小孩子宠。”
杜大姑娘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郑姑娘很羡慕地说了句:“杜大姑娘有一位好父亲。”
杜大姑娘扬眉轻笑:“那是,父亲对我,那可是一等一的好。”
几人说了会儿别的话,杜大姑娘把这些琉璃动物,分给了几个人。
六姑娘看似无意地说了句:“今日郑伯母怎么没来?”
郑姑娘将手里的小动物翻来覆去地看着,“母亲这几日病了。”
“病了?”六姑娘蹙着眉,“好好的,怎么就病了?”
“谁知道呢?”
郑姑娘满心闫曼地都是手里的琉璃动物玩具,回答的也很敷衍:
“兴许是天气不正常,染了风寒也说不定。”
瞧着她语气随便,神情中不见一丝担忧,怕是这郑太太的病,也是假的。
那……
六姑娘眯起的眼中,掠过一丝暗芒。
坐在不远处的赵五姑娘,看到杜大姑娘拿出来一堆的琉璃玩具,十分嫌弃地撇了下嘴,“还真是财大气粗。”
“她也就会用这样的法子,讨那些人的喜欢,”坐在她身侧的侯大姑娘,眼中满是嫉妒。
赵五姑娘:“都是一路货色。”
侯大姑娘:“你不是和谢六姑娘很熟悉吗,去问问,能不能要一个过来?”
赵五姑娘:“为什么?”
侯大姑娘:“不要白不要,这么好的东西,给咱们一个怎么了?”
这话说的理直气壮,让人无法反驳。
赵五姑娘也想找个借口,过去和赵姑娘说话,她顺着候大姑娘的话,应了一声:“好。”说罢,便起身走了过去。
“你们在说什么?”
赵五姑娘站在赵姑娘的身侧,
“这东西,瞧着还挺好看。”
“我也觉得很好看,”赵姑娘炫耀似的把手里的小动物给赵五姑娘看,“杜大姑娘送的。”
赵五姑娘:“你手中这个挺好看,让给我吧。”
“那怎么能行,”赵姑娘一脸不高兴地把那只琉璃小鹿从赵五姑娘的手中抢回来,“就这么一只小鹿了,剩下的我也不喜欢。”
赵五姑娘在心里暗骂了赵姑娘几句,面上不显:
“那你收好,”
赵五姑娘说,
“我过来是要和你说,父亲想要你去家中坐坐。”
赵五姑娘和赵姑娘,不是同宗同族,只是因为同姓赵,两家人才走的近了一些。
赵大人肯定不会为了一个小丫头,有这样的吩咐。
这明显是赵五姑娘,顶着赵大人的名号,想要把赵姑娘带走。
可赵姑娘明显是会错了意,“哥哥说,赵大人事务繁忙,不该去打扰。”
赵五姑娘皱了下眉,心里想着这位赵姑娘的不识好歹。但又觉得,在这样的场合下发脾气,会让人贻笑大方。便和赵姑娘说了几句话,就回了座位。
侯大姑娘看赵五姑娘空着手回来,冷哼一声,起身去了别处。
不过和人说了几句话,她的手里就多了一个玲珑剔透的小玩意儿。
气的赵五姑娘狠狠地喝了一大口茶,仍觉得自己的心口盘亘着一团吃人的火焰。
未时末。
李氏举办的宴会才散了。
六姑娘才走到门口,刚要和李五姑娘说话。李五姑娘就看到了远处过来的候大姑娘,避开了六姑娘,笑眯眯地迎了上去,热络地和候大姑娘说话。
“姑娘。”
玉奴愤愤不平,
“这李五姑娘做的太过分了!”
且不说李谢两家是姻亲,就算是来李家做客的客人,作为主人的李五姑娘也不应该如此忽视吧?
“罢了。”
“我们回吧。”
李家的几位姑娘,不喜欢她。每次来李家做客,几位姑娘都是拉拉着个脸,活像是欠了她们多少银子一般。
她早就已经习惯了。
玉奴扶着六姑娘往外走,替六姑娘抱不平:“姑娘,您说,他们凭什么?”
都是一样出身大家族的女子,凭什么她们就觉得高人一等,处处看不起姑娘?
“谁知道呢?”
六姑娘上了谢家的马车,透过马车的缝隙,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
她的心情变得更加平静。
半盏茶后。
谢府的马车,平稳地停在了谢府的门口。
六姑娘回了房间,换了一身衣服,才去了三太太的院子。
“三婶儿。”
六姑娘给三太太福了福身子,
“回来了?”
“嗯。”
三太太热情地招呼她坐下,
“用过午膳了?”
“是。”
六姑娘点头,坐在了三太太的身侧,接过了婢女递过来的茶,轻轻地抿了一口:“郑太太病了。”
“病了?”
三太太拧着眉,
“怎么就病了呢?”
六姑娘摇了摇头,“不知道。所以,咱们还是得找旁人去赵家说亲。”
三太太:“还有谁合适?”
六姑娘:“若不然,我们也去找官媒吧。”
“好。”三太太也没什么办法,只能同意了六姑娘的话,“我会和三爷说的。”
六姑娘又和三太太说了会儿话,便回了自己的院子。
回去的路上,碰上了宋氏身边的婢女,行色匆匆地去了八姑娘的院子。
六姑娘一脸困惑地停在原地,和文妈妈说哈:“八妹妹那里,出什么事情了吗?”
文妈妈:“从未听下面的人说,八姑娘那里有什么事情。”
六姑娘更不明白了,“那为何,宋氏身边的婢女,脸色那么差的去找了八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