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过?\"罗凡冷笑一声,转身看向他,\"咱们的将士前去劝降,回答咱们得确实利箭,这是完全没有把咱们大新放在眼底,汝觉得,是他们的刀太利,还是吾大新的法太轻?\"他的声音陡然拔高,\"传令负责攻取两县的将领,三日内攻破两城,将王氏、李氏满门抄斩,悬首城门三日,让魏国所有人都看看,抵抗大新者,是什么下场!\"
斥候领命欲退,罗凡又道:\"等等。\"他看向那些瑟瑟发抖的魏国将官,\"汝等之中,有谁认识这两个县令?\"
一名白发老吏颤巍巍出列道:\"回五皇子,王志是前魏司徒王朗的远亲,李穆......是李典的族侄。\"
\"很好。\"罗凡点点头,\"把他们的宗族关系理清,只要沾亲带故且参与守城的,一概按通敌论处。\"他走到那老吏面前,声音放缓却更显压迫,\"汝乃是魏国官员,该知道怎么做才能保住自己的家族吧?\"
老吏扑通跪倒:\"下官明白!下官这就带人去核查名册,绝不敢有半点隐瞒!\"
待斥候与老吏退下,罗凡对赵统道:\"汝觉得吾狠?\"
赵统低头:\"末将不敢,只是......\"
\"只是觉得可以招降?\"罗凡打断他,\"兖州是中原腹地,若不立威,日后每个郡县都学他们据城抵抗,吾大新要牺牲多少将士?\"他指着廊外的宫墙,\"魏国就是因为政令松弛,郡县各自为政,才会败得这么快。吾大新绝不能重蹈覆辙。\"
赵统默然,他知道罗凡说得有理,只是那满门抄斩的命令,实在让人不寒而栗。
\"传吾的令,\"罗凡的语气缓和了些,却依旧条理清晰,\"第一,即刻在兖州各郡县设立新府,原曹魏官员凡愿归降者,需重新考核录用,但县尉以上职位,必须由吾大新派去的人担任。\"
\"第二,核对人口、土地、牛马数量,造册登记。凡隐瞒不报者,土地充公,罚为苦役。\"
\"第三,废除曹魏的屯田制,将土地按人头分给百姓,按照大新的政令分发土地。百姓每年只需缴纳十五分之一的赋税,其余归自己所有。\"
赵统眼睛一亮:\"五皇子,这......这会不会让国库收入大减?\"
\"短时间会,但长久来看,\"罗凡微微一笑,\"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才会真心归附,才会努力耕种,日后的赋税只会比现在多。而且,\"他话锋一转,\"曹魏的苛捐杂税太多,什么'算缗'、'口赋',一概废除,只收田税和户税,让百姓喘口气。\"
\"第四,召集兖州境内的工匠,凡能冶铁、造车、造船者,由官府供养,负责打造农具和兵器。有特殊技艺者,可免除全家赋税。\"
\"第五,在各县城设立学堂,凡适龄孩童,不论男女,都可入学读书,学费由官府承担。\"
赵统听得心潮澎湃,这些政令若能施行,兖州必定会迅速安定下来。他之前还觉得罗凡太过严苛,此刻才明白,严苛的刑罚是为了立威,而这些利民的政令,才是收拢民心的根本。
\"还有,\"罗凡补充道,\"派人张贴告示,凡寿张、巨野两城的百姓,若能献城投降,或斩杀王志、李穆来降者,不仅免罪,还可获得百亩土地和十两银子的奖赏。\"
“五皇子”英明!\"赵统抱拳行礼,此刻他对罗凡的敬畏中,多了几分由衷的钦佩。
那些魏国将官也暗暗松了口气,他们最担心的就是新朝会对旧臣赶尽杀绝,如今看来,罗凡虽手段严厉,却也赏罚分明,只要乖乖听话,未必没有出路。
罗凡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兖州的事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整个中原等着他去平定……
\"明日一早,\"他对赵统道,\"入亲自去兖州各县巡视,务必让这些政令尽快推行下去。有敢阻挠者,不必请示,先斩后奏。\"
\"末将领命!\"赵统的声音铿锵有力,此刻他已完全明白,罗凡的温文尔雅只是表象,内里藏着的,是足以定鼎天下的雷霆手段和深谋远虑。
…………
视线回到洛阳,在宏伟的御书房内,气氛略显凝重。大新帝国的天子罗彦正与贾诩、赵云围坐在一起,商讨着各处的战局。暗影送来的一份份情报,整齐地摆放在桌上,仿佛承载着整个帝国的命运。
罗彦眉头微微皱起,目光扫过一份又一份情报。当他将最后一份情报轻轻放下后,忍不住感慨道:“唉,除了凡儿在兖州对魏国的战局有所成就之外,如今各处的战局都不太尽人意啊!”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忧虑,眼神中透露出对局势的担忧。
贾诩赶忙安慰道:“陛下,无需心急。东吴、荆汉和燕国的实力着实强大,各位皇子一时半会儿难以建功也是情理之中。但陛下尽可放心,以吾大新帝国的雄厚底蕴,最后的胜利必定属于陛下,属于咱们大新帝国。”贾诩的声音沉稳而有力,试图缓解罗彦心中的焦虑。
赵云也在一旁出言安慰道:“陛下,贾大人所言极是。皇子们都在奋力作战,局势定会逐渐好转。”赵云目光坚定,给罗彦传递着信心。
罗彦微微点头,算是对二人安慰的回应。就在这时,暗一悄然走进御书房,手中捧着一份新的情报,恭敬地呈给罗彦说道:“陛下,这是来自兖州的最新情报。”
罗彦接过情报,迅速展开查看。看着看着,他的眼睛逐渐亮了起来,脸上的忧虑瞬间被惊喜所取代。他兴奋地说道:“原来是凡儿攻克了魏国都城,拿下兖州,并且还差一点就生擒曹操了!若不是最后关键时刻,夏侯惇率领船只赶到,救走曹操,如今对魏国的大战便可宣告结束了!”罗彦的声音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贾诩和赵云听闻,先是一愣,随即面露喜色。二人赶忙起身,向罗彦拱手恭喜道:“恭喜陛下!五皇子年少英勇,智谋过人,实乃吾大新帝国之福啊!”
贾诩赞叹道:“五皇子此次立下如此大功,足见其非凡的军事才能。此次对魏国的胜利,不仅大大削弱了魏国的势力,也极大地鼓舞了吾军士气。”
赵云也附和道:“是啊,陛下。如今魏国仅剩下青州一地,还被咱们三面包围,灭亡只是迟早的事。看来,原本实力最强的魏国,反而是最先走向灭亡的。”
罗彦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说道:“凡儿此次确实不负朕望。这一场场战事,就如同棋局,一子落而满盘活。如今魏国大势已去,朕相信,在众皇子的努力下,东吴、荆汉和燕国也必将相继被吾大新帝国征服。”
贾诩微微点头,说道:“陛下圣明。五皇子此举不仅为帝国开疆拓土,也为其他皇子树立了榜样。相信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吾大新帝国定能一统天下,成就千秋霸业。”
赵云神情激昂地说道:“陛下,要不让末将到前线为陛下和大新帝国冲锋陷阵,早日实现天下归一的大业!”
罗彦看着眼前的两位重臣,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新帝国统一四海的辉煌景象,回应赵云说道:“现在还不是时候。”
随即继续说道:“有二位爱卿和众人的辅佐,朕坚信,一统天下这一天不会太远了。”御书房内,气氛在这喜悦与展望中变得格外振奋,三人都对大新帝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