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拯救学渣 > 第238章 净化学校环境(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8章 净化学校环境(三)

前期工作已经做到基本到位,还有最关键的一波:如何把那些不安分的学生引导好。博源分了两步走:一步是排查收集;二是合理引导。

他先是来到教室,利用模拟洞察术对学生情况进行初步摸排。在初二(3)班,他感知到有3个数字1标识的学生和2个数字2标识的学生。课间休息时,博源找到班主任李老师,了解这些学生的具体情况。得知数字1标识的学生小王不仅成绩差,还经常在课堂上捣乱,影响其他同学学习。博源决定从改善小王的学习态度入手,他联系了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老师,共同制定了针对小王的辅导计划。每周安排两次课后辅导,由心理咨询老师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小王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同时安排学科教师对他进行学业帮扶。

在推进校园环境卫生管理过程中,博源发现部分学生垃圾分类意识淡薄,存在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他立即组织开展了“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活动。邀请环保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向学生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在校园内设置垃圾分类宣传展板,展示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意义;还开展了垃圾分类竞赛活动,通过有趣的游戏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短短一周时间,校园内的垃圾分类准确率明显提高,环境卫生状况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步推进,市二中悄然发生着变化。教室里,崭新的桌椅整齐排列,明亮的灯光让学生们的学习环境更加舒适;图书馆里,越来越多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借阅书籍,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食堂里,经过严格筛选的食材制作出的美食,让学生们吃得放心又开心。而博源并没有因此放松,他每天穿梭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用模拟洞察术及时发现问题,与专项工作小组成员一起商讨解决方案,持续推动着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不懈努力着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教育环境的优化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征程。

博源深知,想要真正净化学习环境,解决“学渣”问题是关键一环。他决定利用模拟洞察术,对全校所有班级进行一次全面排查。

从高一到高三,博源每天穿梭在各个教学楼之间。每走进一个班级,他便暗中施展模拟洞察术。随着技能的发动,教室里逐渐浮现出一个个数字标识。数字1和数字2在学生头顶若隐若现,仿佛是打开学生问题症结的密码。

为了不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误解,博源总是选择在课间或者自习课,装作不经意地在教室周围走动。他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将每个班级中带有数字标识的学生情况详细记录下来:班级、姓名、标识类型、初步观察到的行为表现等。

经过整整一周的排查,博源完成了全校学生的统计工作。他回到办公室,将所有记录整理成表格,仔细分析归类。一类学渣(数字1)共计87人,这些学生普遍存在学业成绩极差的问题,数学、英语等主科成绩经常在二三十分徘徊,甚至有个别学生交白卷;行为习惯恶劣,有的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在课堂上睡觉、打闹,影响课堂秩序;还有的学生存在校园欺凌、抽烟等严重不良行为。二类学渣(数字2)有53人,他们虽然成绩处于中等水平,但在品德方面存在问题,有的自私自利,在班级活动中只顾自己,不配合集体;有的经常撒谎,逃避责任;还有的存在考试作弊行为。

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和复杂的问题,博源决定利用模拟场景对这些学生进行疏导和引导。他首先在模拟商场中,用模拟能量兑换了一批针对不同问题的引导道具和资料,如针对学习兴趣培养的趣味学习课件、改善行为习惯的心理辅导手册、提升品德修养的励志故事集等。

对于一类学渣,博源将他们分批带入模拟场景。在模拟场景中,他构建了一个充满趣味和挑战的学习世界。比如,针对数学成绩差的学生,模拟场景中设置了“数学王国大冒险”,学生们需要通过解答数学谜题,闯过一个个关卡,才能解锁新的场景和奖励。在这个过程中,博源化身成他们的冒险伙伴,不断鼓励和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克服对数学的恐惧,逐渐培养起学习兴趣。对于行为习惯恶劣的学生,模拟场景则变成了“纪律训练营”,学生们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系列遵守纪律的任务,如按时起床、认真完成作业、保持环境整洁等,每完成一项任务,就能获得相应的积分,积分可以兑换自己喜欢的虚拟物品。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对于二类学渣,博源在模拟场景中设计了各种情境模拟。比如,针对自私自利的学生,设置了“班级救援行动”,学生们需要在模拟的危机情境中,学会与其他同学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体会到团队合作和互帮互助的重要性;对于经常撒谎的学生,模拟场景中出现了“诚实小镇”,学生们在小镇中会因为诚实的行为得到奖励,而一旦撒谎就会面临各种困难,从而引导他们明白诚实的价值;对于考试作弊的学生,模拟场景中安排了“诚信考场”,在没有监考老师的情况下,让学生们自主考试,通过内心的自我约束,认识到作弊的危害。

在每次模拟场景结束后,博源都会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倾听他们在模拟场景中的感受和想法,帮助他们将在模拟场景中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同时,他还与这些学生的班主任和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变化,共同制定后续的教育计划。

随着模拟场景疏导和引导工作的持续开展,越来越多的“学渣”开始发生转变。一类学渣中的小王,曾经是课堂上的“刺头”,在经过几次模拟场景的引导后,逐渐变得安静下来,开始尝试认真听讲,完成作业;二类学渣中的小李,以前总是在集体活动中我行我素,如今也学会了主动与同学沟通合作。看着学生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博源知道,他正在朝着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目标不断迈进,而模拟系统也在这场教育变革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持续运用模拟场景对“学渣”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博源发现部分学生存在反复性问题。比如高一(5)班的小赵,在模拟场景中表现积极,主动参与各项学习任务和品德培养活动,可回到现实课堂没几天,又开始恢复迟到、不写作业的状态。博源意识到,单纯的模拟场景引导还不够,必须构建一套长期的跟踪与反馈机制。

他利用模拟网络术,搭建了一个专属的学生成长档案线上平台。将每个接受疏导的学生信息录入其中,除了基本资料和问题类型,还详细记录每次模拟场景训练后的表现、日常行为变化以及教师和家长的反馈。平台设置自动提醒功能,当学生出现异常行为波动时,第一时间向博源发送通知。同时,博源通过模拟网络术整合校内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数据,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实时更新到档案中,形成动态的成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