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孙菲吃过早饭和云丫一起去上学。
她在路上一直低着头无精打采,话也很少。云丫觉得不对,这不像平时的孙菲。
云丫觉得她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所以才会闷闷不乐。
云丫问她怎么回事?孙菲支支吾吾,把尿床这件事告诉了云丫。
云丫放松下来安慰说道:“哎呀,我以为什么大事呢?不就是尿床了吗?,这有什么好丢脸的。我给你说,其实我刚从农村回来的时候,还拉床上了呢!不过这件事你要保密,就只有咱们俩知道就行了。”
孙菲张大嘴巴看着云丫,一个劲的点头。好奇心大起,一直追问云丫到底是怎么回事?
云丫把具体的情况告诉了孙菲,孙菲更是震惊不已。
原来是云丫刚回来那个冬天发生的事情。在城里晚上上厕所没有姥姥陪她做伴,她晚上想去厕所蹲坑都害怕。
厕所在院子里,太黑,也没电灯和手电筒。她很害怕就一直憋着,到晚上睡到半夜,憋的实在受不住了,只能拉在屋里。
那时候她解决完问题,特别轻松。只是看着被窝里那一坨冒着热气的东西,蹲在一旁发愁。
这样还怎么睡觉呢?云丫都快愁死了。她没办法躺被窝,蹲在床上,冻的直打哆嗦。
她想把爸妈喊醒,又怕挨打,左思右想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于是她下床穿上鞋子,披着棉袄,躲进了写字台的桌子洞里。
她们房里有一个高大的写字台桌子。长有两米宽有一米五,上面是桌子,中间是抽屉,下面左右是分开的。
下面从左边开始是一个橱子,中间是空的,到右边是三个上中下连串的抽屉。
云丫就躲进了左边的橱子里,橱子还有门,她进去以后还关上了门。
她躲在里面等了一会儿,觉得特别冷,只能想办法吵醒爸妈。
于是云丫开始用手掌敲打橱子门。
“砰…砰…砰…砰……”
孔秀娟被一阵敲打门窗的声音惊醒,她晃了晃身边的孙子涛。
“子涛,你有没有听见好像有人在敲门?”孔秀娟问道。
孙子涛仔细分辨了一下声音的来源,说道:“好像是女儿她们房里传出来的动静。”
孔秀娟说:“可能是老鼠在啃桌子,我去看看。”
说着她拉开电灯,起身披着棉袄去了女儿们的卧室里。
走到卧室拉开电灯,就看见云丫蹲在橱子里,砰砰的敲橱子门。
孔秀娟以为云丫睡癔症了,赶紧喊她,想把她叫醒。谁知一低头,就看见云丫被冻的很精神。
她奇怪的问道:“你蹲在这干嘛?不去睡觉。”
云丫唯唯诺诺的说道:“我和你说了,你别打我,不然我不告诉你。”
孔秀娟无奈说道:“我保证不打你,说吧!”
云丫从橱子钻出来站好指着床上说道:“我憋不住了,拉在了床上。”
孔秀娟差点被气晕,她问道:“你觉得想大便,不会下床去外面?”
云丫胆怯说道:“我怕黑。”
孔秀娟又问道:“在屋里你蹲地下也可以,干嘛在床上。”
云丫打着哆嗦道:“我怕冷,只能披着被子蹲床上。”
孔秀娟现在觉得,这个二女儿一定是早产的时候没发育好脑子。
她说道:“你现在连床都不能上,不是更冷了。”
云丫想了想“好像也是这么回事,要知道不能睡觉了,还不如蹲地下呢!”
孔秀娟压制住脾气说道:“行了,现在还很晚,赶紧睡觉,我去收拾一下。”
她把孙丽梅叫起来,把床单兜起来,带着粑粑扔出来屋门,放在院子里。
又拿来一个旧本子纸 ,揉成一团,然后在取开,去擦床上褥子上面的塑料布。
幸好褥子上还垫了一个旧塑料布,塑料布下面还有一片孙国强小时候用过的尿疖子。
把塑料布擦干净后,也扯着扔进院子里。疖子上倒是干净,被塑料布彻底挡住了污垢。
她只拿了一床洗干净的床单,给她们换上。之后就让云丫回床上休息去了。
她自己也困的不行,赶紧回去睡觉了。折腾了这么久,早已经冻的全是冰凉凉。
孔秀娟躺进温暖的被窝才算活了过来。
云丫好奇妈妈怎么没打她,昏昏沉沉的睡着了。
第二天云丫照常去上学,孔秀娟什么也没说,也没有打她,云丫莫名其妙的去上学了。
放学回来孔秀娟已经把床单和塑料布洗干净,晾起来了。
她只交代了一下云丫,告诉她以后千万别这样了。冻感冒了可是要早打针的。
云丫听了只觉得没必要打针受罪,倒是没有害怕打针。她经常打针已经习惯了,不怕和疼并不冲突。
一针扎下去还是很疼的,她条件反射的“嘶”了一声,屁股还抽动了一下,好像屁股也害怕扎针反抗了一下。
孙菲听着云丫讲自己的糗事,又乐的开心,又觉得味道太重,有点恶心。
自己身上这点事和云丫的比起来,还算什么事,孙菲的郁闷忽然就不见了。
她问云丫:“那次你妈妈为什么没打你呢?有点想不通,她不是脾气很大吗?”
云丫回答:“可能是因为,那是半夜,她怕打哭我,吵到邻居睡觉。也有可能,那是我刚回来那段时间,她还没开始讨厌我。”
孙菲觉得云丫说的很对。也只有这两个原因,大奶奶才能放过云丫。(大奶奶就是孔秀娟,她的辈分大)
两人说完了秘密糗事,正好也走到了学校。
走进教室老师还没来,是班长带的钥匙开的门。
做值日的学生早已经打扫干净教室,明天轮到云丫做值日,小组长告诉她们,明天早来10分钟打扫卫生,不能迟到。
云丫应答:“好的组长大人,我知道了。”
小组长瞪她一眼“记住就行,皮猴。”
云丫她们组的小组长是语文课代表商妍秋。
一个很漂亮的小姑娘,小眼睛双眼皮,瘦瘦的高高的,皮肤也很白,学习也好,是老师们眼中的“三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