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班。

有四五名十一二岁的少年正挤在一起讨论,其中,以张励的表情最为严肃。

“你不会真要放弃科举,去考格物苑吧?!”

文卫看着张励说道:

“我爹说万般皆下品......”

“上了皇后娘娘这么多堂课,难道你还没看清大明如今的形势吗?格物再也不是奇技淫巧,而将成为朝廷的一部分。”

他话没说完,就被一个圆脸少年同窗打断:

“况,难道你们没有发现,只要是皇后娘娘想做的事,最后都做成了,还做得很不错!?”

张励看着这位同窗稚嫩的脸,他说的,正是自己想的。

想要报考格物苑,除了‘有前途’是一部分原因,最重要的是,他是真的喜欢钻研格物。

在格物课上,他的思维是活跃的,天马行空的,也是积极向上的,不像八股文,用老师的话来说,他写的文章总归失了一分灵气。

“我要报名。”

想清楚后,他突然站起身来,声音惊得窗外的麻雀扑棱棱飞走:

“这次,哪怕我祖父打死我,我也要考格物苑!”

大明与日邦国这一仗,一打就是三个月,自从日邦投毒的事件一出,老百姓对于日邦就没有一个好印象。

京城因毒死亡人数最终定格在五十二人;

各洲累计死亡人数七百八十六人;

整个大明,累计戒毒人数超八万五千六百人;

近六万多户人家,一夕之间家破人亡!

当大明日报将这些数据刊登出来时,整个大明老百姓炸了,这也是娇娇想要的效果!

一份份真情实感的讨伐书,一声声失去亲人好友的泣血声,若是不公布出来,将无人为其呐喊!

所以,当日邦国兵败投降时,大明态度明确,拒绝原谅,凭什么你一投降道歉,我们的老百姓就白死了?

祁睿哲第一时间派出暗卫协助岳胜屠城。

日邦:灭国!

此后百年,历史上也有不少‘活佛’戏说崇文帝(祁睿哲封号)此举泯灭人性,可也有人随着史书记载的这次投毒事件为其发声,为其证言。

施暴者若是轻易被原谅,那受害者的公平谁来保障?

岳胜回京述职之后,此后五年见不得血!

可依旧娇娇不悔!

大明也因这次的铁血手腕,将周边二十六国闻风丧胆,被震慑得服服帖帖。

张圭是在日邦灭国前回京的,正巧,过几日就是陆晴川的生产期,有他在,无论是郡王府还是文昌侯府,都齐齐松了一口气。

他回来的第一时间,就将药给光武帝喂了下去。

“张神医,这药真的有用吗?”

沈勇山自光武帝服药后,就守在他跟前两日了,可整整两日时间过去,光武帝依旧没有任何要苏醒的迹象。

今日祁睿哲和娇娇也在,两人收到消息也赶了过来。

张圭凝视着光武帝的脸庞,仔细把脉,眉头微皱:

“生机比之前强健了不少,脉搏有力,毒素基本排出。”

“那怎么依旧昏迷不醒?”

张圭深吸一口气,耐心地解释道:

“太上皇体内的毒虽然已经大部分被清除,但他的身体在对抗毒素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元气。”

“这种情况下,即便体内生机恢复,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重新调整和恢复意识,就好比一场大战之后,士兵们需要休整才能重新振作起来一样。”

祁睿哲听罢,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你的意思是说,父皇现在正处于一个自我修复的过程?”

“正是如此,具体什么时候能苏醒,只怕时间不定。”

张圭继续说道:“任何外界的干扰都有可能延长这个过程。”

娇娇在一旁轻声问道:

“你的意思,是不是说,父皇也有可能醒不过来?”

话音刚落,沈勇山和祁睿哲立马盯着张圭看,张圭没好气地瞪了娇娇一眼。

看着好好一张嘴,怎么净不说人话?就会给他出难题!

娇娇只得不好意思地避开他的目光。

“的确会有这种可能,如今,太上皇虽然解了毒,可因为先前伤势过重,又因金九针续过命,接下来如何变化,谁都不知道。”

“当然,这是最差的那种情况!”

张圭见祁睿哲那吃人的目光,吓得赶紧加了一句。

沈勇山见大家氛围沉重,反倒心态调转得最快,还安慰众人:

“嗨,阿昊福大命大,肯定能醒来,他听着呢,怎么舍得就这样睡过去?!”

虽然他也失望,但若是他们都放弃了,阿昊岂不是更加醒来无望?

随着格物苑的修建完成,大明第一批格物学员的招收也开始如火如荼的展开。

消息发出才三天时间,从各地上报的名单已经突破七百多人,经过与工部的商量,首批学员的人数由最开始的一百人扩展到三百人。

“格物苑的考试分为理论考和现场实验两部分,分数各占五成,合计一百分,到时候择优录取。”

娇娇这次出宫,一方面是看望光武帝,另一方面就是为了这事。

“考虑到有些洲府比较偏远,第一次考试时间安排在十五天后。”

她一说完,骆高科等人就开始紧锣密鼓的撰写和排版。

现在,全体大明人都很有意识的通过大明日报获取信息了。

随着各洲希望小学的陆续开展,大明的扫盲工作也在同步进行中。

老百姓们只觉得自己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尤其是各个洲府的工厂建立后,老百姓们赚到的银子多了,生活条件自然也上去了。

江南,原本就是文风鼎盛的地方,思想也要比北部地区更加活泛。

格物苑选拔学员的消息一出,不仅老百姓之间,就是很多江南世家子弟也都纷纷心动不已。

“吴兄,你可要参加选拔?”

“那是自然!”

这位吴兄手里拿的玩具,正是他自己做的商品,他家原本就是做这些精巧小玩意儿的商户,曾经祖上是有名的木匠,只可惜,后人天赋不足,传承下来的技艺不多。

直到五六代之后,才生了吴木子这一位在木匠上有天赋的子弟。

但他虽自小也熟读四书五经,可考到秀才后却也再无寸进,如今好不容易有了这个机会,怎会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