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的忒贱了点,我要是能再坚持下,至少也能卖到一千万钱的。”刘宏坐在堂中央,看着来向崔烈告贺的百官,啧啧连声,一脸后悔。
“陛下,崔夫子是幽州名士,一开始叫他出钱买官,他还不肯呢,这司徒之位挂在西园鸿都门上二三个月都没人问的,若不是老奴我从中调和啊,五百万钱也没有的。”一个老妪在刘宏身侧悄声说道,面上极为得意。
刘宏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这个老妪是他的傅母,从小看顾自己长大的,一直跟在身边,刘宏知道她必然也是得了崔烈些许好处的,但他并不在意,自己身边亲近的人籍着自己的由头贪点捞点,在他看来是正常的,毕竟他也是贪的。
正在一片热闹间,太尉邓盛被两个人搀架着走了进来,众人一见,俱都心惊,这邓盛已经久病,此时不顾病体赶来,必然是有重要军机,当下屏息静气待其发言。
“陛下!凉州急报!凉州叛贼已经攻破漆县,贼众十余万,正沿着泾水而下,左车骑将军皇甫嵩与战不利,现已退保长安,陛下!三辅危急矣!”
这个消息如同一记惊雷,震得堂上之人都面露惊恐之色,像是炸了窝的鸡群一样轰乱起来,乱奔乱走,乱喊乱叫,好不嘈杂,刘宏不屑的看了这帮人一眼,伸手取过金如意来,用力在身旁的铜炉上敲了一击,待铮亮而悠长的响声压下了堂上众人的纷乱后,他扫视堂下的百官,缓缓开口道:“诸位爱卿,凉州之事,当如何应对?”
新任司徒崔烈闻言,立即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凉州地处偏远,民风未化,羌胡未服,历来叛乱频发。且土地贫瘠,蝗旱交仍,国家未得其所出而为羁縻之却徒耗国力,得不偿失。以某议之,不如暂且弃之,集中兵力固守三辅,待日后国力恢复,再图收复不迟。”
崔烈此言一出,堂下不少人纷纷赞同。‘复议’之声不绝于耳,他们素来瞧不起凉州,认为那里是蛮荒之地,百姓粗鄙不堪,不值得朝廷从关东抽调大量资源去平定叛乱。
“斩司徒,天下乃安!”一声厉喝从人群中传来,众人惊看时,却是议郎傅燮,只见其人身长八尺,容貌魁梧。刘宏认得他,此人之前随同皇甫嵩征剿黄巾,在仓亭之战时,正是其率所部力战,生擒了张伯,逼死了卜巳、居首功。论功当封侯,只是他为人刚直,之前上书奏事得罪了赵忠,又因为是凉州北地郡人,因此也不得关东士族的青睐,于是有功未赏,但刘宏力排众议,将其封为议郞,使其得以参与朝会,出入禁中,以备顾问应对,此时他站出来唱反调,引得众人一片喧哗,当即有尚书郎杨赞站出呵斥他当众折辱大臣,要求刘宏将其治罪。
刘宏瞪了杨赞一眼,没有理他,而是问傅燮道“傅议郞何出此言?”
傅燮道:“昔日冒顿犯边,樊哙为上将,自称可将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其言虽然愚鲁,但愤激思奋,未失人臣之节,只是言语莽撞了些,季布犹出班斥之‘哙可斩也。’
想凉州乃天下之要冲,国家之藩卫。高祖初兴,使郦商别定陇右;宗世拓境,苦争二百余载,死伤战士无数,方有卫霍成功,封狼居胥,列置四郡,世人咸以为断匈奴之右臂也。
今牧御失和,使一州叛逆,海内为之骚动,陛下卧不安寝。崔司徒躬列重臣之位,上不思为国弭难之策,下不怀将士拓边之苦,煌煌浪言,而欲割一方万里之土,弃百万之民,此何言也!
陛下,若使左衽之虏得居此地,士劲甲坚,因以为乱,三辅将再无宁日,此天下之至虑,社稷之深忧也。若司徒不知之,是极鄙也!知而故言,是不忠也!非鄙即奸而忝居高位,臣窃为司徒耻之!”
傅燮言辞激烈,目光如炬,直视刘宏。刘宏没有回应他,反而是看向了崔烈,只见崔烈此时满面涨红,双眼瞪的溜圆,脖颈处的青筋凸显着,明显是因为在狠咬着牙而造成的,刘宏在心中冷笑,这崔烈往日自诩名士,颇具高名,平时都是端着一副清高的姿态,今日不想被人折辱至此,于是他决定再浇点油,因而饶有兴致的问道:“崔司徒,你觉得如何?”
“陛下,臣岂不知凉州之重,可现而今凉州举州皆叛,贼势汹汹,人情怯惧,纵以大军趋之亦难获全胜,且彼州之人生性凶顽,不服教化,大军旋解则旋叛,此于往昔已有定论,到最后国家空费钱粮,百姓徒担税役而已,臣为陛下试筹之,今使一伍之卒戍凉州,日费米粟一斗,凉州无所产,难以支持,遂自关东输粮,所谓千里馈粮,费二十石方得一石,今赴凉州之卒已十万,日费粮粟两千石,由关中输粮则需四万石,可纵使日费如此之巨,前方犹然士有饥色,师不宿饱。臣以为,议郞所言虽合义理,却不识时务,不切实际,只是虚空高喊口号。议郞既然反对臣弃凉州之议,那臣也要问议郞,凉州如此局势,该当如何应对?!”崔烈咬着牙说着,尤其在言及‘彼州之人生性凶顽,不服教化。’时口气加硬,铿铿锵锵。
刘宏闻言点了点头,转问傅燮道“傅议郞,凉州叛贼势大,何以应对?”
傅燮拱手肃然道:“陛下,为今之计,臣以为莫如使凉人守凉土也。凉州之民,生于斯,长于斯,熟知山川之险易,风俗之淳薄,且与敌邻接,朝夕相视,利害切身。若使凉人自守,则心志专一,守土之责,不待外求。且凉人习战,勇悍善斗,以之御敌,事半功倍。此前段太尉大募凉人为义从,百战百胜,乃使凉州河晏海清,有此成例在先,何妨依循,朝廷只需严选良将,就在凉州募兵,抚之以恩信,励之以爵赏,则凉人必效死力,守土安民,可保无虞。”
刘宏听罢,面露喜色,其实这也符合他本初令皇甫嵩进凉州平叛的本意,于是缓缓点头道:“傅爱卿所言极是。卿可有良将推荐?”
傅燮闻言,立即拱手道:“陛下,敦煌盖勋素有谋略,且熟悉凉州事务,深得凉州士民之心。若派他前往凉州,必能稳定局势,击退叛贼!”
刘宏点了点头,沉声道:“盖勋……朕记得他,确是个能臣。他现在在哪?”
“现为汉阳郡太守。”
“诏,征盖勋入雒,朕要亲自问他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