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上衣服留下钱,又说了一会话,曹光明一家就告辞回去了。
两个孩子也很懂事,和小伙伴们依依惜别以后,跟着爹娘回了家。
明天早上就要坐火车回去了,他们也想和爷爷奶奶多亲近亲近。
胡建鹏忙活完礼堂的事情,就要带着媳妇孩子回家,张向南拦都拦不住。
苏红就把剩下的干净饭菜,给陈素花和严小玉分了分,让她们带回家吃。
“苏姨,我也回去了。”
面对以前的婶子,未来的婆婆,郑雨珊有些羞涩。
幸亏订婚不用改口,不然估计小姑娘会更加害羞。
“珊珊,今天晚上就在姨家里吃饭,以后咱们都是一家人了。”
苏红拉住郑雨珊的小手,笑得见眉不见眼。
儿子订了婚,酒席都吃完了,苏红还有些觉得不真实。
自己就这么当婆婆了。
“姨,今天不行,人家会笑话的。”
订婚不是结婚,女孩子太主动,会被人笑话恨嫁的。
“小光,你快去送送珊珊。”
苏红倒也没有强留郑雨珊。
两家住邻居,以后多的是时间聚餐。
张曙光追着郑雨珊出了院门,两个年轻人肩并肩走在胡同里。
“明天我再陪你去买衣服,一次多买几套。”
张曙光语气里微微带着歉意,他忽略了新款衣服,在这个年代的吸引力。
订婚的衣服居然被人分走一套,也就是几家人关系好,曹光明两口子归期紧张,不然也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情。
“不用,衣服够穿就行,其实我没那么多讲究,对物质没有太大的需求。
把衣服送给刘姨,是我心甘情愿的,你不用有什么补偿的想法。”
郑雨珊赶紧解释。
两人订婚虽然是因为相互喜欢,可毕竟互相了解的时间太短。
这时候的女生,没有那么多弯弯绕,有什么都喜欢直接说出,不需要对方去猜她们的小心思。
“我知道,你不是一个物质的女孩子,可我也不是一个不讲究没有担当的人。
本来买的衣服就不多,又分给了刘姨一套,刚才刘姨把钱都给了,给你你又不要,总不能让我留下吧?
你就当为我考虑,明天我去给曹爷爷赵奶奶买衣服,你也顺便再要一身吧!”
张曙光索性耍起了赖皮。
哼哼唧唧的声音,让正准备去厨房做晚饭的严小玉停下脚步,立起了耳朵。
也让正准备出门迎妹妹回家的郑雨辉赶紧转身,心里吐槽张曙光不值钱。
“哪有你这样的?明天我还要上班。”
郑雨珊双颊绯红,张曙光没羞没臊的样子,触动了她的芳心,让她也看到了未婚夫的多面性。
“那我明天给你带回来。”
两人走到了郑家门口,张曙光停下脚步不再逗她。
“不要,我不要你给我带,我要你从哀牢山平安回来,到时候亲自带我去买。”
时间倒回到一小时前,郑峥回到家,就把张曙光要去哀牢山,以及哀牢山的危险性一股脑都告诉了郑雨珊和马冬梅。
马冬梅下意识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让张曙光去。
这次行动是军事护送任务,张曙光不是军人,完全没有必要涉险。
郑雨珊的反应,倒是完全出乎了家人的预料,她并不反对张曙光去哀牢山,甚至还为张曙光的这个决定感到骄傲。
“我不能阻止曙光对张叔叔的孝心,更不能反对他报效祖国。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相信他,既然他说了能平安把队伍都带回来,那就一定能够做到。”
这就是郑雨珊在家时的原话。
“一定,哀牢山盛产红宝石和碧玺,我一定会把最璀璨的那一颗找到送给你。”
这次专家组的目的,就是探寻珍贵的矿藏,因为熟悉滇省的气候和地形,上级才把这次护送任务交给了南疆军区。
“安全回来最重要,我说过我不看重物质,尽量不要深入,我在家属院里等你,一直等你……”
“好……”
两个今天刚订婚的年轻人,在门口依依惜别。
郑雨辉躲在屋里没出来,给足了他们告别的时间。
今天,郑峥说张曙光要进哀牢山时,并没有背着他。
军人有时很矛盾,天生慕强强又不服输。
得知哀牢山的危险以后,郑雨辉一边暗自佩服张曙光,一边给自己加油打气,休整结束以后,等回到部队,自己也要表现的更加优秀。
第二天早上,张曙光开着张向南的吉普车,副驾驶上坐着卫虎,后座上是曹光明一家的行李。
跟着秦俊伟开着的吉普车,一路来到了县城火车站。
曹师长的家人出行,安排的自然是最高规格的软卧车厢。
“小光哥哥,你回去告诉盼盼,过年时我们再过来找她一起玩。”
车厢门口,姐弟俩抱着小鼷鹿,眼泪汪汪的不停强调。
“好,我一定转告盼盼,你们回去了要好好上学,认字多了就可以互相写信。”
张曙光随口说了一句,完全忘了自己妹妹还没有上学,短时间内是写不了信的。
“写信?小光哥哥,我已经认识好多字了,不会写的也可以用拼音代替,回去了我就给盼盼写信。”
曹晶晶已经上学了,而且父母都属于高知,启蒙也早,在父母的帮助下,写封信还是不难的。
“小光,你曹爷爷赵奶奶的衣服,就交给你了。”
湖蓝色的布拉吉,红色的狐狸皮披肩,刘敏已经把新衣服给穿上了。
“婶子你就放心吧,今天我就把事情给办好。
如果有合适晶晶和拥军的衣服,我今天就去邮局邮寄,等你们到了泉城,很快就能收到衣服。”
今天他自己来了县城,从系统里买衣服出来,会更加方便。
汽笛声响起,乘务员开始催促站台上的乘客们上车,火车马上就要发车了。
“曹叔,这是两只烧鸡,两只风干兔,十斤牛肉干,你们带着路上吃。”
张曙光提起脚边沉甸甸的包裹,放在了曹光明手里。
“小光,这个你带回去,肉干和风干肉,你曹爷爷都给我们准备了。”
知道儿子儿媳妇要带着孙子孙女回去,老两口提前三天就开始准备了。
卫虎和秦俊伟进了两次山,又找老乡换了一些,足够他们路上几天吃了。
“曹叔,穷家富路,是自古留下的道理,多带一些准没错。
我打猎的本事你还不知道吗?我们在家也不会缺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