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小医师 > 第313章 意欲发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世民一听果然跟他想的一样,嘴角忍不住抽动两下。

“咳,玄成啊,难道你觉得朕的字写的不好吗?”

魏征微微皱眉,“陛下的书法天下少有,可谓是当今一绝,但现在陛下所在意的难道不是如何应对吐谷浑的事情吗?”

“难道陛下是想说,应对吐谷浑的方法就在这幅字当中?”

说着,魏征并指如剑,指着挂在大殿之上的字,怒声道:“若是如此简单,臣觉得纸上谈兵一词当真是合适的紧!”

一群人瞪大了眼睛,全都傻傻的看着他。

你个魏铁头真头铁啊。

没看到李世民正被夸的飘飘欲仙的吗?你突然上去一顿怼,图的啥啊?

你骂他什么不行?骂他纸上谈兵?

他李世民十六岁起兵雁门关救驾,一直到二十八岁登基称帝。

十二年的时间,几乎有一半是在马背上度过,虎牢关三千破十万,一战擒双王。

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宋金刚,刘黑闼。

这些人哪个不是硬骨头?哪个不是他干掉的?

你居然骂他纸上谈兵?

你是觉得你夫人儿子也活得久了?

他李世民最近没杀人,你就觉得他李世民杀不动了?

“哈哈哈哈~~”

就在一群人都佩服魏征的时候,上面李世民突然大笑起来。

笑声中带着一丝得意,更多的是开心。

“朕得玄成,何弱于万千雄兵?”

一句话给魏征说的有些局促,其他人也面面相觑起来。

这魏征给李世民骂爽了?

这不对吧?不应该跳着脚骂魏征“田舍翁”,然后魏征继续骂两句,最后不欢而散,退朝后再赏他三瓜两枣的,让他再接再厉吗?

少了一个步骤啊?怎么直接就夸起来了?

李世民也不管他们怎么想,指着魏征说道:“玄成此番言语,甚合朕意,无论是军事,还是治国,皆不可纸上谈兵。”

随后又对着旁边伺候的内侍说道:“来人,赏郑国公绸布十匹,银五十两。”

内侍领命,以极快的速度端来李世民要的封赏。

一直到东西端到面前,魏征才傻愣愣的回过神来。

“陛下,这...”

“玄成也是为了大唐百姓,为了朕可以做一个明君,朕岂能怪你?”

魏征愣了一会儿,被李世民的虚心纳谏有些不知所措。

回过神来,难得温声细语的说道:“陛下明臣之心意,能虚心纳谏,便是对臣最大的奖赏了。”

李世民呵呵一笑,不由分说的让人把赏赐塞给他,“玄成直言极谏,可谓是我李世民的肱骨重臣。”

两人一言一语,在场众人全都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李世民指着那幅字说道:“众位爱卿,可识此字?”

一群人立马附和,“臣等自然识得。”

“好,识得就好,有关吐谷浑一事,朕意欲征讨,众爱卿可有异议?”

两句话,直接堵死了下面人的反对意见。

下面人也明白了李世民为什么对魏征当面骂他纸上谈兵还不生气。

这是借着魏征敲打了他们。

魏征说你字写的好,但外敌入侵,焉能写死敌人乎?

李世民直接赏赐银钱布匹,对他大夸特夸。

又问可识此字,既然回答了识得,那你再出来反对出兵,不是自己找死吗?

不少人都悄悄跟身边的人对视一眼,心里的小心思只能被压下去。

与几个文臣的迟疑不同,武将们个个摩拳擦掌,兴奋异常,纷纷主动请战。

其中,尉迟恭和程咬金闹得最欢,两个滚刀肉差点没跟李道宗打起来。

李道宗自贞观四年二月,生擒颉利后,一直赋闲在家,都快长蘑菇了,向来不怎么争抢的他难得跟几个混不吝的闹了起来。

还有不少人都上前争抢,眼看着就要大打出手,却被李世民给制止住了。

李世民也不管他们的小心思,召来赵德楷,直接说道:“爱卿此行,务必留在吐谷浑。”

赵德楷立马心领神会,“臣明白了。”

说完,直接急匆匆的直奔吐谷浑而去。

李世民也不停歇,直接吩咐下去,兵部准备各项事务。

户部准备钱粮。

军器监准备兵器甲胄,弓弩箭矢,火药飞雷等军需品。

其他各大小事务分发下去,下定决心准备发兵。

退朝后,各个国公王爷开始了准备。

这次进攻吐谷浑,大概率会是李靖或者李绩带兵。

但李靖刚刚从倭国回来才一年,且功劳有些大了,那么李绩带兵的可能就高了。

反正不管谁去,让自家娃子跟着,多多少少能学一点东西。

小山村,武安县侯府内。

莫问回来以后直接找到薛礼,跟他说明了吐谷浑的事情。

薛礼一双铁拳捏的死死的,胳膊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流畅的线条让莫问艳羡不已。

手里一把三石强弓紧紧握住,对着远处的草靶就是一箭。

箭矢正中靶心,顺带把前面的一支箭穿了粉碎。

当晚,薛礼的房间内。

“银环,我...”薛礼有些局促,两人成亲六年,仔细算算,似乎在外面的时间有近四年。

柳银环温柔一笑,主动靠近薛礼的怀抱,“仁贵,大丈夫保家卫国,我支持你。”

薛礼抬手环抱住柳银环的腰身,仔细感受二人之间的温情。

“苦了你了。”薛礼略带歉意的说道。

“乱说,能嫁给你,是我柳银环最大的幸福了。”柳银环微微一笑,抬手抚向薛礼的面庞。

同样的一幕也发生在李义的房间内。

“小弟又不去吐谷浑,为何你主动要去?”

新婚不久的韩氏紧紧的抱住李义,有些害怕的问道。

李义略显憨厚的脸上露出一抹微笑,抬手放在这个比自己小三岁的媳妇身上。

“我本就是军旅出身,十六岁入伍,十七岁随着叔父参加玄武门之变,抵挡薛万彻援军,这种场面我见多了。”

“可...”

“我身为宿卫,被安排在太上皇身边,这几年下来,我也得回去赚些军功,好歹让自己能做个校尉呢。”

韩氏眼角含泪,不舍的看着他,似乎有许多话要说。

“放心吧,我是以仁贵的护卫身份前去,不会有事的。”

李义嘿嘿一笑,主动安慰道。

韩氏扑进李义怀中,把头埋进他胸口,声音有些沉闷,“去吧,我等你回来,我的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