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出谢云语气中已有松动之意,林向安也不急着追问,只静静坐着,等他接着往下说。

果然,谢云略作沉吟,缓缓开口:“你师父赵康平的妻子——李夫人,她娘家的底细,你多少听说过吧?”

林向安点了点头,“我曾听赵泽提过几句。”

谢云“嗯”了一声,继续道:“李家是杭州数得上的纺织大户。她那位兄长如今在京中为官,至于她那四弟,也就是李四公子,与扬州盐商程家结了亲。自那之后,李四公子便负责起李家在扬州的布庄生意。”

他顿了一下,接着解释:“那程家是扬州本地有名的大盐商,平日里与盐课、漕司、牙行、布政司多少都有些来往。李四公子有这层姻亲关系,近些年在扬州混的风生水起,把李家的生意打理得颇有声色。”

说到这里,谢云便顺势将扬州商业解释了一番。

扬州城内,大小商业行会将近三十二个,其中与盐业相关的便有十八个,可见盐业在扬州地位之重。

盐业既是扬州的支柱产业,也是诸行会中最具影响力的一支。

本地盐商大大小小有数十家,与官府之间盘根错节,可说彼此借力而行。

按朝廷律令,凡合法贩盐者,皆需凭“盐引”行事。

而大周朝将近六成的盐引都集中在扬州盐商手里,几乎形成垄断。

其中,盐商行会等级森严,小商依附大商,而大盐商则称为“总商”,可与官府对话,协调纲务、分摊开支,权势极重。

盐商行会的总商不足世人。

而程家正是总商之一。

“若能请程家出面,往盐务司那边打声招呼,那行李兴许明日就能顺利取回。”

林向安心中已然明白过来。

谢云这一番话,说得虽不多,门路却已点得清清楚楚。

“既如此,还请谢二爷指点一二。”

谢云漫不经心地看了他一眼:“你就借你师父赵康平的名义,我这边替你拟封信,你把信送去李四公子那里。他若看了,定会出面帮这个忙。”

“谢二爷如何这般笃定,李四公子会愿意帮我?”

“只要那位李四公子不是糊涂人,这事他不会推。一个是看在你师父的面子上,另一个——哪怕撇开赵康平不提,以你十六岁中举、杭州乡试第五的名头,也足够让他愿意与之结交。”

谢云说得不急不缓,语中却透着肯定。

再说了,赵康平的父亲如今任京营提督,是负责统领京师三大营的最高军事长官,直接关系京城防务与皇帝的安全。

赵家一门是能世袭卫所军职的武勋之家。

这样的出身,是李家目前不能比的。

“信里不必写太多,只要把事情始末说清,你那几位朋友是如何误被牵连,又有何物为证,说明白了,李四公子自会看在眼里。”

“至于后头与程家的接洽……”谢云略一挑眉,话锋微转,“只要他出面引荐一句,程家定然会给几分薄面。再由程家去同盐务那边打个招呼,这行李也就顺理成章地归还了。”

林向安闻言,点点头,站起身来,朝他拱了拱手,语气恳切:

“谢二爷一番话,晚辈多谢了。这份情,我定铭记在心。”

谢云摆了摆手,语气轻松:“举手之劳罢了,日后有好事了记得想着我些。”

片刻之后,谢云便将写好的书信交到林向安手中。

林向安接过信函,谢过后便返回船上。

临回去前,他还托人给住在客栈的张书淮带了个口信,说明自己明日一早会过去找他,有要紧事相商。

当晚,张书淮、王诚、赵有光三人则前往了浙江会馆。

在门房处表明了三人皆为举人出身,又是浙江籍贯,来意是为公事受阻、求助同乡。

门房便将他们引入会馆,安排见了一位负责接待的管事。

管事简单寒暄几句,随即询问三人具体遭遇,要求详实说明行李被盗的时间、地点、过程及有无目击者,所述情况须能逐一核对,避免差错。

张书淮当即说明事情紧迫,因有意与同乡结伴北上,而对方船队很快就要离开,自己三人希望能在两日之内取回被扣行李。

管事听罢,略作思索,点头应道,表示已知三人曾向府学求助,若明日能拿到府学的担保文书,会馆这边也能迅速配合。

他随即表示,会馆将于明日安排人手联络扬州府衙,协助三人正式报案立案。

若有府学担保作保,加上三人身份清白,又是同乡举子,想来问题不大。

同时,会馆也会请会首亲自出面,亲自拜会与浙商交好的盐官,设法让盐运司那边负松口。

三人听后大为安心,连连拱手称谢。

心头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便带着几分轻松返回客栈。

刚一回到客栈,就得知林向安托人送来的口信。

说他明日一早会亲自来接,带他们前去拜访一位与本地商业行会有交情之人,此人可与盐运司搭上线,或许能另辟蹊径,加快处理进度。

张书淮三人商议之后,决定分头而行。

第二日一早,王诚与赵有光前往府学。

而张书淮则留在客栈,静候林向安上门同行。

出门前,林向安和段昊初说了情况,于是段昊初也跟着一起,去客栈找张书淮。

张书淮的书童在客栈门口等候,一见到两人的身影,便赶紧叫自家公子。

将昨日谈话之后,三人做的事告诉了林向安和段昊初。

若是三个方向都顺利,明日定能取回行李。

李家的商铺,离码头并不是特别远。

出门前,林向安将情况同段昊初简单说了情况。

段昊初听后,也便一同随行。

两人前往客栈找张书淮。

客栈门前,张书淮的书童早已候着,一见两人身影出现,立刻迎上前去,高声唤自家公子。

不多时,张书淮亲自出来相迎,并将昨日府学和会馆一行后的进展,详细告知林向安与段昊初。

府学的担保文书在紧催之中,会馆会到府衙报案,同时会出面协调盐务。

再加上林向安所寻的这条行商门路。

若三路并进,顺利的话,明日便有望取回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