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约莫一刻钟后,宅门再度开启,先前那名仆从重新现身,神色间多了几分恭敬,将两份拜匣一并还了回来。

拜匣已然清空,说明许大人收下了他们的名帖。

那仆从朝二人略作一揖,恭声道:

“许大人请林相公、段相公移步花厅叙话。”

说罢侧身引路,领两人入内。

三人穿过影壁,步入院落。

林向安一边随行,一边悄悄将拜匣轻动,打开内藏暗钮,滑启第二层,露出其中宋大人所写的荐信。

接着又将最底层的一册薄册收入袖中,再合上夹板,将荐信置于最上层,备作呈阅之用。

这宅子颇为幽深,静谧有致。

院内皆是素墙青瓦,地面铺着岁月斑驳的旧石板,石缝间有苔痕隐现。

几株老树盘根错节,枝干蜿蜒如龙,显是年岁极久之物。

花圃一侧,几枝腊梅尚未全谢,黄蕊点雪,香气微浮。

仆从领着二人穿过回廊,最终在东南角一处幽静书房前停下,轻叩门扉。

“大人,人已到了。”

屋内传来一声低沉应答:“嗯。”

仆从推门而入,转身做了个“请”的手势。

林向安与段昊初整理衣襟,稳步入内。

室内陈设极为简朴,一张矮几,两把圈椅,靠窗一架书案,书案之上堆满书籍,砚台笔架井然,透出一股静气。

窗外微风吹动纸窗,发出轻微簌簌声。

许知远端坐在书案之后,一袭深青直裰,神情清癯寡言,约四十许人,眉眼并不出众。

唯有一双眼极静,如止水,仿佛能看透人心。

他手中握着毛笔,仍在批阅案上一纸稿子。

听见门响,仅微点了点头,未曾抬眼,只淡淡一字:

“坐。”

声音平缓,无喜无怒。

林向安与段昊初依言在西侧圈椅上落座,只坐半臀,不敢放松。

室内沉静下来,唯有红泥小炉上的铜铫子嘶嘶作响,炉火将室内暖意层层晕开。

这份沉默,让两人心头不免有些紧张。

不知这位许大人是有意晾着他们,还是实在事务缠身,一时抽不开身。

林向安略一思忖,决定以进为退。

轻轻起身,双手捧起拜匣,露出荐信,捧在胸前,躬身行礼道:

“晚生浙江举子林向安,蒙本省学宪宋公厚教,得荐书一封,冒昧登门,恭聆大人教诲。”

说到“宋公”时,语气微微一顿,意在借此关系缓解初见时的拘谨。

段昊初见状,也起身如法行礼,将拜匣奉上,肃然恭敬。

两人并肩而立,静候对方回应。

许知远这才搁下笔,抬眼望来。

那目光沉静如潭,先掠过林向安,又看了眼段昊初,随后将视线扫向案侧另一只已敞开的拜匣。

只见其中赫然躺着林向安、段昊初二人的名帖,以及一封已拆阅的荐信。

他并未伸手去接林段二人递上的拜匣,只是指尖在案上一点,淡淡道:

“道衡兄的信,我已看过。”

林向安心头一紧,随即反应过来。

宋道衡不仅亲自为他们写了荐信,还早早将副本另行呈送一封,交到许知远手中。

“你二人,便是道衡兄所荐之人?”

林向安闻言,再度拱手,神色谦恭道:

“正是。多蒙宋大人垂青,晚生才敢冒昧叨扰大人清静。”

言罢,他将拜匣收好,又从袖中取出一本誊抄整洁的青布册子,捧至额前,双手递上:

“这是晚生近来所撰数则策问,见识浅陋,请大人不吝赐教。”

段昊初亦稳步趋前,附身施礼,从怀中取出一卷文稿。

他语气恭敬道:“晚生才疏学浅,然亦不敢怠慢,特将近月所得汇成此卷,恳请大人斧正。”

反正来都是为了这事,直接表明来意。

而且既然宋道衡也写信打了招呼,定然不能辜负这份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