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县衙,胡伟挥毫泼墨,一篇洋洋洒洒的请功折子就写了出来。
想到知府大人看完折子,得知他成功剿匪,今年的考评一定差不了。
说起来,这个小石村真是自己的福地啊。
加上青冈粉和葛根粉的事情,居然短短时间里就帮自己立了两次功。
想起今天看到的山匪尸体,胡伟派人将史师爷叫了过来。
史师爷一进来就看到了满脸喜色的县令,拱手行礼道:\"大人看起来心情不错啊,看来,明年大人的升迁有望了,卑职在这里先恭喜大人了。\"
胡伟对史师爷招招手道:\"我们二人之间就不要客气了,来,坐,看茶。\"
侍女将茶水送上,胡伟挥挥手,侍女退下,出去的时候将书房的门带上了。
史师爷这才开口问道:\"大人,不知深夜将卑职唤来有何吩咐?\"
他们刚从小石村赶回来,一路颠簸,史师爷感觉自己的骨头架子都要散了,他已经上了床享受小妾的小手按摩,却被胡县令派人找了过来,若说没有事,绝不可能。
胡伟喝了一口茶,认真的对史师爷道:\"老史啊,我想剿匪,你觉得可行?\"
史师爷被胡县令的话惊得一下子站了起来,惊疑的问道:\"大人,为何会突然剿匪的想法?\"
胡伟抬手示史师爷坐下,慢悠悠的道:\"老史,你跟着我有些年头了,以前我提不剿匪,是觉得县衙力有不逮,需得从长计议,所以一直没有提起剿匪的事情。只是如今从小石村的事情看来,黑风寨的山匪都是虚名,哪有传言中那么厉害。\"
\"而且,经过小石村这一次的惨败,黑风寨的实力损失惨重,正是我们出兵剿匪的好时机。若是错过这一次的机会,等黑风寨缓过来,我们想要剿匪,只怕就难了。\"
史师爷闻言,还想劝解一番:\"大人,黑风寨在龙多山经营日久,只怕我们攻山剿匪殊为不易,还请大人三思啊。\"
胡伟此时哪里还听得进史师爷的劝告,一心只惦记着剿匪的功劳。
他挥了挥手道:\"老史,难道我县衙的衙役连一群乡民都不如吗?一群乡民尚且能凭借农具和自制的弓箭杀死几十个山匪,我县衙的人出手,难道还不能手到擒来?\"
史师爷闻言,嘴上不敢反驳县令的话,但心里却不以为然。
一来,小石村的村民之所以能成功,那是提前设伏,打了山匪们一个措手不及。
二来,县衙的那帮子衙役,一个个平日里作威作福,欺负欺负平民百姓还行,想让他们冲锋陷阵,根本就不可能。
但是,他也看出胡县令是铁了心要剿匪立功。
所以,作为一个老于世故的师爷,正面反对肯定不行,只能想其他办法。
于是,史师爷问道:\"大人,您打算派多少人去剿匪?又由谁领队去剿匪啊?\"
胡伟闻言,不答反问:\"师爷,咱们府库中有多少弓箭?\"
一听县令的话,史师爷就明白了胡县令的打算,他仔细想了想,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数字:\"大约在二百张左右,具体有多少能用,需要派人去清点一番。\"
胡伟点头,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道:\"师爷,你现在就去安排,明日一早,集合所有的衙役,再征集一些青壮,每人带上一副弓箭,我们去剿灭黑风寨。\"
史师爷闻言不禁一呆。
剿匪这么重要的事,这么随意的吗?
而且,这都快到子时了, 你这个时候指使人干活,良心就不会痛吗?
没办法,你是县令你说了算。
史师爷一脸苦逼的离开了胡县令的书房,去连夜准备剿匪的事情。
即便是再不情愿,哪怕是做做样子,他也得把县令大人的指示给落实了。
一想到剿匪成功的功劳,胡伟就兴奋得睡不着。
于是,他翻出一张遂宁县地图查看起来,一点想睡觉的意思都没有。
……
鸡鸣三遍,一行队伍慢慢腾腾的走在通往黑风寨的山路上。
胡伟和史师爷吸取了昨天的教训,两人舒服的躺在滑杆上,由两个民夫抬着赶路。
几个捕头骑着高头大马指挥众人前进,多数衙役则是和征集的民夫一样,悲催的迈着双腿,艰难的走着。
平常外出执行公务,人少还能都骑马,现在大部队出行,县衙仅有的马匹被捕头们征用了,普通的衙役就只能自己走路了。
昨晚收到清早集合的消息时,衙役们也很懵逼,不明白县令大人又要闹哪样。
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能大清早从温暖的被窝中爬出来,全副武装的上了路。
一路走走停停,一连走了两个近两个时辰,众人早已变得疲惫不堪、萎靡不振。
史师爷见状,知道再这样下去,等他们赶到龙多山,根本就没有任何战斗力,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他不得不让众人停下来休息,顺便喝点水。
有衙役偷偷的问相熟捕头:\"头儿,我们这是要去干嘛呀?我怎么感觉越走越不对劲?\"
捕头们早就从史师爷那里得到了一些风声,此时也不再隐瞒,小声将消息告诉了身旁的衙役:\"县令大人要带我们去龙多山剿匪,剿灭黑风寨。\"
咋一听闻他们这是去龙多山剿匪,衙役只感觉脑袋有点懵,一阵热血涌上心头,忍不住惊叫出声:\"剿灭黑风寨,头你没有开玩笑吧?\"
衙役这一咋呼,很多人都听到了,目光看向了史师爷。
捕头尴尬的笑了笑,向史师爷道:\"师爷,到这个时候了,不用瞒着大家了吧?\"
史师爷不满的瞪了说话的捕头一眼,走到众人中央,大义凛然的道:\"奉县令大人的命令,今日带我们去剿灭荼毒百姓的黑风寨,还给遂宁县百姓一片朗朗乾坤。\"
\"嗡嗡嗡……\"
突然得到剿灭黑风寨的消息,无论是衙役还是民夫,个个心里都慌乱了起来,忍不住议论了起来。
黑风寨凶名在外,可不是能轻易招惹的。
更何况,他们这群人去剿灭黑风寨,那可是要真刀真枪的和山匪们拼命的。
真的能行吗?
对于现在的情况,史师爷和胡县令早有准备,赶紧让宋捕头把昨天带回来的人头展示给了众人看,又将小石村发生的事情挑挑拣拣的说了一遍。
众人见到黑风寨二当家和三当家死不瞑目的头颅,又听宋捕头说一群村民靠着农具就灭杀了几十个山匪,顿时对此行的成功生出了几分信心。
和胡县令一样,他们认为一群乡下泥腿子都能办到的事,他们这么多人马,配备了这么精良的武器,没道理办不到。
而且,县令大人可是说了,凡是杀了山匪皆有奖赏。
普通山匪,一颗头颅十两银子。
手刃黑风寨大当家者,赏金五百两银子。
这五百两银子的赏金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朝廷的悬赏榜文上实打实写着的,一直挂在县城门口的告示上,在场的人个个都是知道的。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听击杀普通山匪也有赏银可以拿,众人更兴奋了,一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杀上龙多山,手刃杜天棒!
就算杀不了杜天棒,杀几个山匪喽啰也行啊。
一个人头就是白花花的十两银子,就等着他们去收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