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接上回)
王后闻言,脸上露出了温和而慈祥的笑容,接着她冲三老说道:“多谢三老的一片盛情,也多谢柳家村的村民们一片心意。你们的这份盛情和心意,本宫都收下了。只是不知三老可把酒随身带来了吗?”
王老汉闻言,连忙回应道:“回王后娘娘的话,酒,酒已经带来了。”
王后问道:“哦,本宫怎么没有闻到酒香?”
王老汉笑道:“王后娘娘,不瞒您说,这酒放在食盒里,所以您没有闻到酒香。”
王后笑道:“原来如此,快,你们快些把食盒打开,本宫虽然看不见,但闻闻酒香还是可以的。”
王老汉闻言,立即应声打开了食盒。随着食盒被打开,刹那间,从里面果然飘出了一缕沁脾的酒香,那香气浓郁而醇厚,接着,那酒香又在空气中弥漫开来,瞬间整个大帐里也是酒香怡人。
王后闻着酒香,不禁点头赞叹道:“嗯,好香的酒,多谢三老了。”
王老汉此刻已经手捧出一杯酒,然后举过头顶,恭敬地跪在王后跟前,嘴里说道:“王后娘娘,这是我们柳家村全体村民敬献给您的美酒,请您品尝。”
王后笑道:“好,盛情难却,本宫就品尝品尝。”
然后,她冲刘公公吩咐道:“刘公公,将酒端给本宫。”
刘公公应了一声是,从王老汉手中接过了那杯酒,然后把酒放在了王后的手里。王后端起酒杯,正要去喝,不料刘公公忽然说道:“王后娘娘,且慢喝。”
王后闻言,又放下酒杯,冲着刘公公问道:“刘公公,有什么事吗?”
刘公公说道:“回王后娘娘的话,老臣有话要说。”
王后笑道:“你啊,先莫开口,本宫知道你要说什么?”
刘公公疑惑地问道:“哦,王后娘娘知道老臣要说什么?”
王后点头笑道:“你是不是想对本宫说,你也想吃一杯酒啊?不过,本宫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本宫手里的这杯酒不能给你喝,你要想喝啊,过会儿你自己找三老他们去要。”
王后的一番话把众人都说笑了。这时王老汉说道:“刘公公,您要是想喝啊,这食盒里恰好还有。要不要小老汉现在给您也倒一杯?”
刘公公没有理会三老,而是对王后继续说道:“王后娘娘,您没有猜中老臣想说的话。老臣不是想替自己讨酒喝,而是担心王后娘娘。您平日并不饮酒,而且一喝酒就咳嗽。前些时,您招待二狼王、三豹王,四熊王和五犬王时,就因为陪他们喝了一杯酒,后来咳嗽了好些日子。如今才好些,怎么,娘娘都忘记了?”
王后笑道:“哪里能忘记?本宫自然记得。可是今天不同,这酒若是不喝,岂不辜负了柳家村三老和村民们的一片心意?你说,本宫该怎么办?”
刘公公笑道:“老臣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王后问道:“哦,什么方法?说来本宫听听。”
刘公公说道:“不如这杯酒,老臣代您喝了吧。这样王后就不会因为喝酒而咳嗽,同时老臣也解了酒瘾。”
王后闻言,笑道:“刘公公,难道这就是你所说的两全其美的方法吗”
刘公公点点头,不料王后脸上的笑容瞬间凝结,她板起面孔,冲着刘公公呵斥道:“你这是胡闹啊。这酒岂是你能随便喝的?你可知道,这是什么酒吗?这不是酒,这是柳家村三老和村民们的一片心,是特意为本宫而备的。这杯酒,你喝得下去吗?”
刘公公闻言,神色慌张,于是连忙解释道:“王后娘娘,老臣并没有别的意思,老臣只是担心您喝了后会不舒服,所以才……”
“够了,“王后打断了刘公公的话,:“刘公公,你的好心提醒,本宫知道了,但今天这酒,本宫无论如何都是要喝地。”
刘公公见状,知道自己无法再劝说王后,只好应声道:“是,王后娘娘。”
王后说完,端起酒杯,送到了自己的唇边,正要喝的时候,忽然,王后一阵剧烈地咳嗽,身体也跟着咳嗽颤抖着。刘公公闻听王后的咳嗽声,眼疾手快,连忙将王后手中的酒杯接了过来,放在一旁的桌上。随后,他快步走到王后身后,轻轻地拍打王后的后背。
过了一会,王后的咳嗽终于平复了下来。王后对面前的三老不无歉意地说道:“哎哟,三老啊,瞧,一切都被刘公公说中了,本宫一喝酒就咳嗽。不瞒你们说,其实本宫一闻到酒,也会咳嗽,这点本宫瞒着刘公公,连他都不知道呢。瞧,刚才就是多闻了几下,就咳嗽成这样。老了,不中用了,也让三老们见笑了。”
王老汉闻言说道:“王后娘娘说哪里话?您的身子看着硬朗着呢,这是我们楚国的福分。”
王后笑着回应道:“不行了,看着硬朗,其实里面都空心了。”
刘公公问道:“王后娘娘,那这酒……?”
王后笑道:“本宫知道你就馋着这杯酒,哼,本宫即使不喝,也不能给你喝,本宫都把你们给宠坏了。”
说着,王后笑了,众人也跟着笑了,王老汉说:“王后娘娘,小民们之前不知道您不能沾酒,要早知道,也就换别的来孝敬您了,可现在已经来不及了。”
王后笑道:“多谢你们有心了,你们的心意本宫心领了。”
王老汉说道:“王后娘娘,小老汉有个想法,这酒您要是不能喝,就算了,您就呡一下,哪怕一小口都行,也算是成全了大家的心意,不知王后娘娘意下如何?”
王后笑道:“本宫刚才说过,柳家村三老敬献的酒,本宫是一定要喝的,只是刚才咳嗽了,所以本宫打算先放一下,过会再喝。怎么样啊,三老?”
王老汉闻言,忙说道:“一切由王后娘娘说了算,小民们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借酒恭祝王后娘娘圣安而已。”
王后点点头,对身旁的刘公公吩咐道:“刘公公,去宣将军进帐,本宫有话要吩咐。”
刘公公闻言,不敢怠慢,连忙应声。然后转身出了大帐。很快,他便领着将军入了大帐。将军来到王后跟前,躬身行礼道:“末将见过王后娘娘!”
王后说道:“将军啊,刚才三老代表柳家村村民给本宫敬献了一杯酒,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本宫来之前,也特意给村民们略备了一点薄礼,是边境将士们自己酿制的酒,味道也不错,另外还有些牛肉,你且下去,把村民们召集起来,然后代本宫请村民们都尝一尝,也略表本宫的心意。你明白了吗?”
将军闻言,连忙行礼道:“末将谨遵王后娘娘旨意。”
一旁的刘公公忽然问道:“那三老怎么办,要不也准备三份,让三老也尝尝。”
王后说道:“将军,你先下去招待村民们,关于三老,本宫另外有奖赏。本宫过会要单独和三老用膳,边吃边聊。而且三老还有另外的奖赏,一些金银首饰,算是本宫的心意。”
将军应声而去,三老也连忙上前给王后躬身行礼。王步伐坚定而有力。王后让众人平身,众人重新落座。王后说道:“三老啊,本宫今天来柳家村,一是看看大家,二是向你们打听两件事儿。”
王老汉闻言,连忙恭敬地回应道:“哦,王后娘娘,您请讲,什么事儿?”
王后点了点头,说道:“刚才刘公公问本宫,他说自从我们进村,怎么就没有看到村里的女人和孩子,除了你们三位外,甚至连老人都没有?本宫听了,也觉得纳闷,确实一路过来,一直没有听到女人和孩子们的声音。本宫想知道,是不是因为村里有什么特别的风俗,所以……当然具体原因,本宫就不得而知了。”
王老汉听到王后如此询问,一时竟然无言以对。一旁的李老汉见状,忙接话说道:“回王后娘娘的话,事情是这样的,村里的女人没见过什么世面,一听说王后娘娘来了,都吓得六神无主,至于孩子们,天性调皮捣蛋,怕他们不懂规矩,到时冲撞了王后娘娘。所以,我们三老商量后,干脆让村里的女人和孩子都去后山躲着。”
“但我们又担心他们不守规矩,或者出于好奇,中途跑出来,惊扰了圣驾,所以又安排老人陪着他们,算是起个监督作用。情况就是这样,请王后娘娘明察。”
王后听罢,笑道:“明察就不用了,本宫相信你们。你们三老做事非常仔细周到,只是因为本宫的缘故,做过了些。本宫这次看来是见不到他们了,那就算了。不过,你们一定要答应本宫,等本宫下次再来柳家村时,你们不能再把他们藏进后山里了,记住了吗?”
王老汉忙笑道:“是,是,小民们谨遵王后娘娘旨意。下次再也不把他们藏进后山里了。”
王后笑道:“嗯,这还差不多。好了,接下来本宫还要向你们打听一个人。”
王老汉问道:“哦,王后娘娘想打听的人是谁?”
王后说道:“说起柳家村,本宫虽然之前没有来过,但也不陌生。曾经本宫与太子被发配边境,途径华城,就是如今的柳城,太子忽然发烧,病情危急,多亏了柳家村的一位神医,太子才得以转危为安。”
“本宫本想亲自去感谢那位神医,不料柳家河突发洪水,本宫未能如愿,这成了本宫心中的一个遗憾。所以本宫今天来,也是想见见这位神医,好当面感谢他。”
王后话音刚落,在坐的李老汉猛地丢下拐杖,扑通一声跪在了王后跟前,嘴里说道:“王后娘娘,您说的那个人就是小民啊。”
王后说道:“哦,原来是李老汉啊,本宫今天可终于找到你了。当初要不是你,太子爷早就没命了,所以本宫要好好地谢谢你。”
李老汉说道:“唉,王后娘娘,您千万不能这么说。小民不才,有幸治过太子爷的病,但说实话,太子爷的病啊,小民只是治了一半,还有一半,却不是小民的功劳。”
王后闻言,疑惑地问道:“哦,那你告诉本宫,太子爷另外一半的病是谁给治的呀?”
李老汉说道:“太子爷是未来的君王,他的命是老天爷天给的,自然治好他另外一半病的不是别人,而是老天爷。”
李老汉的话把众人都说笑了。王后说道:“不管你说的是真还是假,本宫都把这功劳记在你的头上,至于你和老天爷怎么分功,那是你们的事,本宫不管。”
王后的一番话再次把大家说笑了。笑罢,王后忽然又问道:“李老汉,你来见本宫时,是自己走来的还是别人抬来的呀?”
李老汉说道:“回王后娘娘的话,小民是自己拄着拐杖来的。”
王后问道:“当年,本宫只是听说你的腿脚不好,你给本宫讲讲,你的腿脚是怎么回事?”
李老汉闻言,叹了一口气,说道:“回王后娘娘的话,说起小民的腿脚,是当年采药时不慎从山上掉落峡谷,差点丢了性命。后来被人发现,抬了回去,虽然捡了一条命,但却落下残疾严重,只能拄着拐杖行走。”
王后说道:“那就好,那就好。”
这时,一直在旁边没有说话的张老汉忽然上前一步,对王后躬身行礼道:“王后娘娘,您和小民们聊了好久,这酒也放了一会儿了,小民的意思是说,怕时间长了,酒香就散了,味道就差了,小民斗胆请王后娘娘趁酒香还在,就呡一小口。”
王后娘娘闻言,笑道:“张老汉不说,本宫还真地差点忘了。看来还是三老想着本宫,生怕本宫错过了人间美味。好,恭敬不如从命,盛情难却,这酒,本宫就喝了。”
说完,王后冲刘公公吩咐道:“刘公公,把酒给本宫端来。”
刘公公连忙应声,然后双手端起酒杯,稳稳地放在王后娘娘的手里。王后娘娘接过酒杯,又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不禁赞叹道:“嗯,好香的酒!”
说着,王后再次端起酒杯,放在自己的唇边,正要一饮而尽时,忽然她又把酒杯放了下来,而且还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张老汉疑惑地问道:“王后娘娘,您怎么不喝了,而且还叹气?莫非您是嫌这酒不香吗?”
王后摇摇头,说道:“不,这酒还香着呢。本宫之所以叹气,是因为本宫心想,这么好的酒,却只让本宫一个人喝,实在有些于心不忍。加上本宫喜欢热闹,本宫心想,不如这样,请三老也陪本宫一起品这杯酒,如何?”
王老汉一听,笑道:“王后娘娘对人宽厚,仁义之心天下皆知。王后娘娘的恩典,让我们这些小民也备受感动,不过我们刚才只给王后娘娘准备了这一杯酒,与您一起喝,实在有些失礼。要不,小民再去村里取三杯酒来,然后再陪王后娘娘,不知王后娘娘可应允?”
王后娘娘笑着摇摇头,说道:“不用了,太麻烦了。如今将军正招待村民们享用美酒美食呢,咱们就别去打扰他们了。”
张老汉说道:“可是,我们断不能和王后娘娘共饮一杯酒,这是大不敬之罪。”
王后笑道:“本宫自有办法来化解你们的担心。”
说完,王后一手握着自己那根雕刻精美的凤凰拐杖,一手将酒杯轻轻地放在拐杖的顶端,然后嘴里吩咐道:“小凤姑娘何在?”
三老惊讶地看着王后娘娘竟然和那根拐杖说话,而令他们更加惊讶的是,那根拐杖竟然还会答话。只听拐杖应声道:“王后娘娘,小凤在,您有何吩咐?”
王后说道:“今儿本宫到了柳家村,邀请了三老陪本宫一同饮酒,现在本宫手里只有一杯酒,还少了三杯,本宫想让你也给三老他们各备一杯酒,你能做到吗?”
王后话音刚落,众人只见王后娘娘手中的拐杖连同那酒杯竟然缓缓地飘了起来,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托举着。凤凰拐杖在空中盘旋了一圈儿,紧接着,那拐杖竟然神奇地变成了一个精致的托盘儿,酒杯稳稳地放在托盘之上。然后,托盘又徐徐地飘落下来,轻轻地落在王后的手里。
三老再抬眼看去,只见那托盘中不知何时竟然有四个一模一样的酒杯。就在这时,那托盘又发出一阵轻柔而悦耳的声音:“王后娘娘,小凤姑娘奉您之命,已经将酒给备好了。请王后娘娘和三老慢慢享用。”
三老瞪大了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只托盘和托盘上四个一模一样的酒杯。此刻,四只酒杯里也都装着同样多的酒,散发出一样的醇香。
王后摸索着,端起面前的酒杯,然后冲三老亲切地说道:“来,三老,别客气了,我们一起喝完各自杯中的酒。”
李老汉和张老汉都把目光投向了王老汉,只见王老汉愣了一会,突然他咧开嘴,大笑了起来。一旁的刘公公见状,冲着王老汉大声呵斥道:“王老汉无礼,竟然敢在王后娘娘跟前大笑,还不快向王后娘娘请罪。”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