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贾母这边儿,她知道两个玉儿自幼一起长大,嬉笑玩闹起来一时不谨慎也是有的。
只是今日有外人和宾客在,当众这样却是有些不好。
又顾忌着李婶那边儿,怕会被她家耻笑。
李家是诗书仕宦之家,最注重礼节规矩这些,现如今叫她瞧见了,只怕要觉得自家行事没有规矩,不会教养孩子了。
贾母苦心思索,欲要努力搜寻出个好主意来,替两人遮掩过去,这件事情也就有了转圜的余地。
兴许是见多识广的缘故,不多时,贾母心中已经有了主意。朝着鸳鸯轻声吩咐几句,见着她下去安排了,才有闲情放心看戏。
李婶为人聪明厚道,哪怕瞧见了也只当自己没瞧见,一门心思放在看戏上,似乎对于贾母那边儿的动作不知不觉。
其实她的心中也有一份儿算计衡量。
自家到底是客,受着人家的照拂,自然就没有挑刺这一说。
大姑娘又嫁进了这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真叫外人笑话荣府行事无礼了,自家只能跟着丢脸,又能得着什么好儿去?
所以她只有配合的道理,再不会揭穿贾母的老底。
见着鸳鸯回来,贾母知道外面已经调停好了,就叫台上唱戏的停下,“小孩子们可怜儿见的,唱了这么半天定是累了,叫他们歇歇缓口气儿。”
“现在天冷,给他们准备些滚汤滚菜的来吃,免得伤到了身子。”
“今儿元宵节,叫他们也跟着过过节,把我跟前这些果子、糕点、元宵散与他们吃吧!”
戏停不多时,从外面进来几个婆子和两个说书女先儿。
贾母笑着看向李婶和薛姨妈,“戏听多了也絮叨,咱们不如听会子说书解解闷儿。”
“你们两个一人点一个,叫她们说来咱们听。”
李婶哪里肯点,只一心配合贾母演戏,“不拘着什么都好。”
薛姨妈也跟着点头,“还是老太太点吧,叫我们跟着长长见识。”
见她们不点,贾母这才问道:“近来可有添些什么新书?”
那两个女先儿说道:“刚编了一段,引用残唐五代的旧事,叫做凤求鸾。”
“却说残唐之时,有一位王姓乡绅,本是金陵人士,年轻时做过宰辅大臣,后面年岁上去之后才告老还乡。”
“膝下养了一位文质斐然、玉树临风的公子,唤作王熙凤。”
这时就有媳妇推她,“净胡说,这是我们二奶奶的名字。”
见她们起来告罪,贾母笑呵呵地催促,“不怪你们,哪里知道这个去,快往下说。”
王熙凤也道:“不当什么,自古以来重名重姓的多了,你们只管说就行。”
两个女先儿又往下说:“这年,王公子上京赶考,路上忽逢大雨,慌乱间躲闪不及,只能进到一处庄子避雨。”
“谁知这个庄子主家姓李,与王老爷乃是世交,关系一向甚好,就留着他住下。这李老爷膝下并无男孩儿,只养着一位千金,芳名叫做雏鸾,年方二八,却是琴棋书画,无一不精。”
见着她们铺垫的差不多了,贾母这才开口,“你们不用往下说了,我已经猜到了。”
“这戏叫做凤求鸾,说的必定是这王熙凤求娶李雏鸾为妻的故事。”
还朝李婶等人笑道:“这些故事都是出自一路,左不过是些才子佳人,最是无趣。”
“而且编的人一定不是出身大家,对于大家的行事礼仪也是一概不知不晓。”
“不然再不会写出书香门第家的女孩儿,跟男人私相授受的故事。”
“一面儿说男孩儿女孩儿养得精通诗书礼仪,一面又说他们不顾父母亲友,死活都要在一起。”
“可不就是用自己的话,塞住自己的嘴嘛。”
“她们只说书香仕宦的大家小姐知书达礼,却不想她家父母长辈也都是知书识礼的,必定会安排不少奶母、丫鬟、婆子跟着伺候,哪里就能叫男女轻易见到面了?”
“连见一面都不容易的话,又哪里来的那些杜撰故事可言。”
“所以啊,别说他嘴里的那些诗书仕宦之家了,就连我们这样的中等人家,也没有这样的事儿,就更别说那些大家大户了。”
李婶见着戏肉终于来了,又听见贾母把自家抬得高高儿的,也就笑着给她搭台,叫两好合成了一好儿。
“老太太这话再是不错的,那些故事不过都是外面的人臆想出来的,再是当不得真的。”
贾母:“是这么回事儿。这些故事也就只配给我这样的糟老婆子听,叫小孩子听见,只能平白脏污了她们的耳朵。”
“幸好她们姊妹住的远,我也刻意避着她们,平常再不会叫听见。”
李婶跟着一唱一和,“这才是大家的规矩,连我们家也没这些杂话给孩子们听见的。”
见着她们给事情定了性儿,王熙凤赶着上前来收尾,“罢罢罢,酒冷了,老祖宗喝一口暖酒热热身子,再忙着掰谎不迟。”
“要我说的话,这一回也别叫什么劳什子凤求鸾了,改名叫做掰谎记最最合适。”
“等着两位亲戚吃过酒、看过戏后,老祖宗再好好儿给我们掰扯掰扯戏文中的谎话假话如何?”
两个女先儿笑道:“奶奶好伶俐的口齿,要是您一张口,我们怕是从此再也没有饭可吃了。”
薛姨妈笑道:“你少兴兴头头的,今儿不比往常,外头有人在呢。”
王熙凤:“外头只有一位珍大爷,我们自小一处儿长起来的,便是结了亲事,我们难道就不是兄弟姐妹了?”
“再说了,便不是自小的兄妹,他们又不能进来彩衣娱亲,我好不容易才哄着老太太笑一笑儿,也算是替他们尽孝心了。”
“他们不来感谢我也就罢了,哪有笑话我的道理?”
贾母笑着点头,“我这两日心里闷闷的不痛快,幸亏凤丫头逗着我笑了一回,现下我心里才好受多了,是该谢你才对。”
说着交代宝玉,“快给你姐姐斟酒,帮我谢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