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张飞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齐桓公的这一波操作。
“就是傻子也应该知道,仗不是这么打的呀!”
“随便拉出一个三国的小兵上去当将领,他都不能够这么吃亏!”
“二哥,你的《春秋》读的就是这种?”
关羽都亚麻呆住了。
他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中。
人读《春秋》到底会越读越聪明,还是越读越傻呢?
无数人会告诉他关羽,读《春秋》一定会越读越聪明!
但如果相信《春秋》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真的,关羽觉得,那真是会越读越傻的。
…………
大隋,
杨勇眼神大亮,终于找到漏洞了。
被自己老娘和兄弟喷了这么久,他可算能扬眉吐气了。
杨勇站了起来,目光灼灼地盯着众人说:
“博主他在胡说八道!”
“哦,是吗?”
独孤伽罗见到自己的大儿子似乎有反抗的勇气了,她很是欣慰。
出生于胡人的独孤迦罗,是非常讨厌软蛋的。
儿子反对自己,虽然让她很不开心,但是儿子要是一个鼻涕虫,那她就更不开心了。
“勇儿,你说说你的看法!”
旁边隋文帝杨坚也来了兴趣,虽然独孤迦罗不喜欢大儿子,
但作为一个皇帝,他也要考虑几个儿子能力问题。
他还是希望太子能够有能力执掌江山,不然,他就亲眼看着手足相残,儿子厮杀了。
杨勇侃侃而谈说:
“史书上并没有记载,这是一场礼战!”
“博主说的完全在扯淡。”
“这场战争明明是攻城战。”
“哪里来的什么三次进攻,又三次撤退呢?”
这可是他听那些儒家史学大佬说的?
当时那些人对这段历史也分析的是头头是道。
今天终于可以人前显圣了!
杨广把肚子都快笑破了,儒家说的话你都敢信,你可真是一个小可爱呀?
杨广直接就替自己的老娘独孤伽罗,在弹幕中问出了这个问题。
……
春秋
齐桓公感动的都要流泪了。
后世子孙还是有好人的!
都不忍心让他受到小人的污蔑。
齐桓公只想对后世子孙说:“我太委屈了,我太委屈了呀!”
…………
(博主,这怎么说呢?有人说,长勺之战是攻城战。)
(还有人说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你说的礼战。)
(博主,你的要解释清楚。)
陈勇伸了一个懒腰,靠在电竞椅上,笑眯眯的看着这一切。
要是没有一个人反对的话,他都觉得世界如此的不真实,人的多样性跑哪去了呢?
【这就是营销号常用的套路了!】
【营销号无法解释齐国为什么会战败。】
【因为就算学了9年义务教育的《曹刿论战》,但是曹刿论战上的观点,大家其实也明白,根本无法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负。】
【什么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凭借着士气能够弥补实力上的差距吗?】
【人家齐国的士气更盛啊!】
【齐国有超过鲁国5倍至10倍的精兵,打的还是鲁国一些老弱病残,这种降维打击,齐国都没有士气的话,那古代的士气又有何用呢?】
【你以为这种所谓的士气,真能够像开了挂一样,让人的战力暴增10倍吗?】
【所以有些营销号就给出来了另一种解释,认为长勺之战是攻城战!】
【鲁国是守着坚固的城池,所以才可以抵挡5倍10倍的兵力。】
【可这种说法对吗?】
【纯属扯淡!】
【首先:长勺这地方是没有城池的。】
【其次就是,如果有城池的话,在史书中描写的就应该是攻城战。】
【但长勺之战描写的都是两军平原会战, 】
【而且还要变换各种阵形。】
【你攻城战变什么阵形呢?】
【你就守着城池的城墙,往下扔滚石,檑木,往下射箭,倒火油不就行了吗?】
【因此攻城战这种说法就是洗地用的。】
【咱们再说第2个,史书上有没有说这是礼战呢?】
【当然说了呀!】
【白纸黑字。】
【清清楚楚。】
【只是你看不懂古文而已!】
【在战争的描写中,就是左丘明,也没敢过多的添油加醋。】
【在古代,击鼓是干什么的?】
【击鼓就是进攻的信号!】
【那么一场战争中可以击三次鼓吗?可以进攻三次吗?】
【如果是攻城战是可以的,因为冲上去了之后没攻上城,可以回来休息,重新调整阵型,第二次攻城。】
【但在平原会战,是绝对不可能发生让你攻击两次的事情!】
【你冲上去之后,你就回不来了,要么嬴,要么败!】
【你只要敢撤退,就等于承认了自己的失败,】
【就相当于溃败了,人家就会衔尾追杀,不可能给你重新摆好阵形的机会。】
【所以平原会战只能击鼓一次,也就是只能发动一次总攻的信号!】
【曹刿论战中所谓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其实就是说的是:】
【只有礼战才会在会战的时候击鼓三次。】
【因为第一次发动进攻的时候,人家不应战你就得撤回来。】
【而且这种情况只会发生在,双方都使用礼战的情况!】
【因为你往回撤的时候,我要是进攻,你不是抓瞎了吗?】
【而且作为防守的一方,只要动手了,就默认战争开启了,】
【那就也不用击第二次鼓了,也就是第二次攻击了。】
【所以在平原会战中,击三次鼓的条件是非常苛刻的!】
【就是要进攻的一方,击鼓发动总攻之后,】
【防守的一方什么也不动,什么也不干,对方才能撤回去。】
【曹刿所谓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其实就是真正的礼战打法。】
【也只有礼战,才能这么打。】
【学者也是根据这个判断,春秋时代经常使用礼战,而老六曹秽就是打破礼战的第一人。】
【所以,要读懂这段战争史。】
【是需要懂得西周时期的军事常识,以及周公旦的礼战操作。】
【还有就是春秋时代战争的基本知识。】
【要不然你根本就搞不清楚,史书上写的这场战争它是怎么进行的。】
【不要把这个战争认为是三国时期的战争。】
【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才要求你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定要知道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哈哈哈,笑死了,原来史书上人家写得清清楚楚,只是有些人根本看不懂!)
(其实这就跟写周武王祭祀一样,周武王自己生病了,需要百姓帮助他一起祭祀,祈祷他病情康复,不懂的人就以为这只不过是一场祈福仪式,知道的人才知道这是使用人祭啊!)
(博主说的没错,你都不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连当时最基础的军事常识都不清楚,就用后世的军事常识去代替那个时代的事情,得出的结论肯定是错的呀!)
(我读书的时候就觉得:曹刿论战中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根本就行不通!因为按照后世的了解,击三次鼓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它对士气的影响能有多大呢?感情是士兵冲上去又得跑回来,那这影响就太大了!)
(对呀,如果是穿铠甲的士兵就更惨了,那一身甲重几十斤,来回跑个三趟,人都跑麻了!还打个屁啊。)
(不要再挣扎了,蠢就是蠢,有什么可洗的呢?)
…………
大隋
杨广拍着桌子大笑:
“太子,你看看人家后世子孙说的,你蠢就蠢,有什么可说的呢?”
“还给我在这整什么偷换概念!”
“都说了春秋时代用的是礼战,你连礼战的基本描述都不清楚,还在这里跟咱娘拌嘴。”
“你可真是驴不知道脸长!”
“你一点都不像我,我可是从来不会怀疑咱娘的水平的。”
杨广顺手就给自己的老娘削了一个苹果,狗腿子般的递了上去。
我去我去,这茶味也太浓了!
你别跟我争太子了,你去后宫争宠还差不多!
杨勇要气死了,有的人啊,为了争夺皇位,简直没下限。
你是个男人,是男人呀!
不要为了讨好咱娘,就要学那小女儿做派!
不知道,还以为咱娘还生了你杨广这个闺女呢。
独孤迦罗斜睨了一眼自己的好大儿。
“杨勇,就问你服不服?”
这次连儿子都不叫了,可见独孤迦罗对杨勇的厌恶已经到达了顶点。
独孤伽罗心说:老娘儿子多,有你没你都差不多。
真以为没你,老娘就活不了了?
杨勇吭哧了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
因为实在是无话可说呀!
…………
春秋,
齐桓公暗骂后世子孙,真是不给力。
你怎么能三言两语就让人给驳倒了呢?
该要的脸是不能要的!
你跟他胡搅蛮缠啊。
你可以说,击鼓是能够给人增加勇气和力量的,这是信仰的光,被信仰的力量沐浴之后,人是可以刀枪不入的。
你编啊,你吹呀!
人家史书都可以乱编乱吹,你为什么就不行呢?
一旁的鲍叔牙拍了拍自己学生的肩膀说:
“主君莫怕,他们都说你蠢,但我认为你机智得一批!”
“就凭这点事情,他们不能把你钉在愚蠢的历史柱上!”
“咱们必须要让他拿出更多的证据来!让他们深深的意识到自己有多狭隘。”
别呀!别呀!
齐桓公吕小白一听浑身一个激灵,这个赛道咱们还是不要参与了吧!
你这不是抖我的老底吗?
可他还是没有拉住鲍叔牙,鲍叔牙先他一步发出了弹幕:
“虽然齐桓公人品不怎么样,恩将仇报,虽然他也使用了礼战,感觉不太聪明的样子。”
“但有没有可能,这是属于春秋时代君王的平均水平呢?”
“你只能说他不太聪明,但不能够说他蠢啊!”
齐桓公,吕小白人都麻了。
你是友军吗?
我怎么感觉不对劲呢?
……
(哈哈哈哈,就喜欢这死犟死犟的,博主再给你们说说齐桓公吕小白还有什么骚操作?)
(还有吗?还有吗?这礼战还不够炸裂吗?)
(那我可是要好好吃一吃这瓜了!)
陈勇叹了口气,你们呀还是对儒家史观高估了!
【齐桓公当然还有更炸裂的操作了!】
【这个操作那是跟慈禧真的有一拼!】
..........
求催更,求免费的为爱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