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李斯不再犹豫,站起来赞同道,
“殿下说的不错,推广隶书是一次不错的机会。”
“不管是陛下想要更多的人才,还是方便大秦以后的发展。”
“都可以借此机会,顺势打破各氏族对朝堂和地方郡县的掌控。”
“为了方便各地黔首们能有充分的时间准备。”
“不如,把考试的时间也固定下来?”
说到这李斯停顿了一会,想了想,接着说道。
“各村各里的教学,主要以识字和秦律学习为主。”
“各村里选拔到县学的考试,可以每年一次。”
“不如这升县学的考试,就定在春耕之后,夏收之前的六月底,七月初如何?”
说完,李斯看向嬴政,等待他的考量。
嬴政考虑了一瞬,没有马上做出决断,摇晃了一下茶杯,对李斯道,
“你先接着说。”
“是,陛下。”
嬴政没有反对,至少说明他提议的方向是没错的,李斯继续侃侃而谈道。
“学生们到当地县学后,需学习三年的秦律判定,算术,机关术,医药学,儒礼等基础学科。”
“再择其优者参与到郡学的考试中。”
“入郡学之后,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择其一两个学科专精,学习两年。”
“两年之后,再选拔其中学得不错的学生,再让他们来咸阳,参加咸阳各衙署的联合考试。”
“至于这两个考试的时间,也许可以放到秋收之后。”
“学子们帮助家里完成秋收,再出发也不迟。”
“这样筛选出来的学生,进去各衙署后,就能直接上手工作了。”
与其等着各氏族豪绅培养出来的,带着私心,参差不齐的学者。
不如陛下直接动手培养。
李斯思路整齐清晰后,叙述越发流畅。
从陛下最近对阿婴的支持就能知道。
阿婴最近的所作所为,必定是让他很满意的。
不难看出,陛下对于诸子百家的态度,并没有那么绝对。
不管是哪家学说,能让大秦长治久安的学说,才是陛下想要的学说。
既如此,在保证法家的绝对地位的同时,不如把诸子百家全部囊括其中。
当选择的方向变多了,自然就有可能避免一家独大的情况出现。
子婴:......
他外翁果然头脑清晰,只需要稍稍抛出一个引子,就搞出了一个原初版本的科举制。
甚至,比后世儒家一心为儒的八股式科举制更加全面。
看似诸子百家都提拔了,却又悄咪咪的把法家放到了最先普及的课程里面。
而且,还设定成了必考科目。
这下,只要是想通过这场考试入朝的,谁敢不把《秦律》研究得滚瓜烂熟?
而《秦律》正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这样不着痕迹的,就确认了法家的绝对地位。
只有得到帝王支持,民众认可,愿意追寻的学说。
才是能长久存在于历史中的学说。
既然,李斯现在提出来了,子婴自然要极力推崇的。
想到这,子婴边鼓掌,边笑着说道。
“外翁说的真棒。”
“这样一来,大父就会每三年收获一茬自动出现在咸阳的人才啦。”
子婴说完,又看向嬴政。
“大父,那这样一来,这个咸阳的学宫应该规划得更大一点啦。”
说着,又指挥扶苏抱着他,走到舆图前,把咸阳学宫的位置,又圈大了一点。
嬴政:......
呵,朕倒要看看,这整个关中,够不够你安排的。
子婴对于他大父的吐槽,一无所知,继续叭叭道。
“这么多人都要来咸阳求学。”
“想来也不是人人都是家中富裕的。”
“必定有不少人,学识不错,但是家财不丰的人。”
“大父不如,以您的名义,在这附件建上一些用于廉价出租的房舍。”
“一来,可以在他们微末之时,提供一点助力。”
“虽说,不是每个人都会感念恩德。”
“但是,总有那懂得感恩之人。”
“二来,还能让黔首们感念到您的胸怀。”
“对今后的政令执行也有一定的助力。”
“这样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说完,子婴目光灼灼的看向嬴政。
嬴政被众人盯着,叹了口气,放下茶杯,也走到舆图前。
看着整个咸阳舆图说道,
“嗯,你们讲得这些都很不错。”
“按理来说,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但是,这个过程中,怎么能保证没有人从中作梗呢?”
他一向认同荀卿的“人之初,性本恶”的。
这个过程,涉及郡,县,村,里的一系列学堂建设,教俞安排。
还涉及到层层往上的进学资格,可想而知,会涉及到多大的利益。
如果,没有一个相对完备的监管,肯定是不行的。
就算《秦律》再完备,也总有那投机取巧的人会想方设法的钻空子的。
子婴:。。。
没想到他大父已经在开始想,这套选拔制度中会遇到的问题了。
子婴正想着,要不要提出提学这一官职的设立,
就见李斯也站起来,开始回答嬴政的问题。
“陛下,您说的这些也确实有可能存在。”
“不如,设立一个巡查之职,专门负责每年去各郡县巡查各郡县的官学?”
“一来,可考察考察各郡县的教学情况,二来,看看各郡县的郡守,在教化上是否上心。”
“虽说,依旧有可能会有贪污受贿的情况。”
“但是,陛下。”
“水至清则无鱼。如果,真有人敢明目张胆的在陛下看中的教化一道上插手。”
“陛下到时候再严惩也不迟。”
“或者,还可以多设立几个巡查之人,每年巡视的郡县都不一样。”
“这样,就算那些人想找门路,也没有那么容易。”
总之,让各地郡县的官学先运行起来再说。
嬴政会搭话,自然也是认可这个机制的,既然李斯已经想得这么完备了,
那就先试试。
于是,嬴政点点道,
“那,通古,之后,你顺便把这个选拔机制中,有可能会涉及到触犯《秦律》的地方,列一个规范出来。”
“到时候,同《秦律》一起发往各郡。”
“让可能涉及之人,人人都知道触犯的后果。”
李斯:。。。
“是,陛下。”
子婴:。。。
啧,但愿不会有人急吼吼的,一上来就撞枪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