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丁秋楠抹着泪。

她转去读中专,每月有十块补贴。再加上她妈去找一些缝缝补补的活,日子勉强能过。

“妈,我...”

丁秋楠不甘心,明明再坚持两年就行。偏偏他爸出了岔子,她不想遗憾一辈子,更不想父母为难。

李子民开口了。

“依我看,秋楠继续上高中。这年头,能供出一个大学生可不容易,不能放弃。”

“李大哥...”

丁秋楠眼中涌出一丝希望,很快,又暗淡。

这次遇到的事和择校不一样。

谁能承担她家的开销?

非亲非故的,凭什么承担?

“李干部,你能不能...”

丁一山想找李子民帮忙,对方是前门街道办的干部,可他的档案上背负了污点。

谁会要?

他当了一辈子医生,让他干别的,也不会呀。

李子民摆摆手,打断了丁一山。

他看向丁秋楠,“秋楠,你有什么想法?”

丁秋楠指尖捏得发白,“李大哥,我想考大学,那是我毕生的梦想。”

“你想读,就好办。”

李子民给丁父,丁母算了一笔账,

“中专生和大学生毕业包分配,中专生按技术员待遇,工资水平比工人高,起步三十八块。但大学生按干部待遇,起步五十六块,所以,秋楠读大学,回报最高。”

李子民接着说:“我去秋楠学校打听过,高一的期末考试,她年级排名十九,这成绩,闭着眼都能考进医学院,以干部入职,今后的成就不可限量......”

丁一山心里越发苦,“李干部,我当然知道秋楠考上大学后,能有更好的前途。可家里实在供不起,不怕你笑话,家里断粮了,还是找邻居借的红薯,棒子面应付的......”

听了丁一山的话,李子民问道:“家里没啥亲戚吗?”

像丁秋楠这么出色的姑娘,别说亲戚,就算是族里,村里的人,那都抢着帮扶。

谁不想看病,能沾一下光?

丁母接过话,“唉,老家是豫省的。当年,又是兵荒马乱,又是天灾,也没几个在世的,也早断了联系。”

李子民心想,

难怪崔大可能够趁虚而入,凭借一些恩惠拿下丁秋楠。他遇上了,自然要帮扶一把。

“丁叔,丁阿姨,我和秋楠有缘分。”

丁父,丁母心头一震。

丁秋楠先是诧异,随后红了脸,低下头。

“我想认丁秋楠当干妹妹。”

丁父,丁母松了口气,如果李子民没结婚,就冲李子民的长相,实力,地位,愿意嫁闺女。

他们还以为李子民要丁秋楠做小呢。

丁母有些激动,“秋楠能认李干部当哥哥,那是她的福气。秋楠,快叫一声哥。”

丁父也生出一丝希冀,他知道李子民的本事。

如果李子民愿意帮忙,给他媳妇安排一个临时工什么的,或许能撑到丁秋楠高考。

“妈,我不是一直叫李大哥吗?”

丁母还想抱李子民的大腿,见闺女傻傻分不清,忙说,“一个李大哥,一个哥,能一样吗?”

丁秋楠脆生生叫了一声“哥”。

李子民一乐。

“秋楠,我认下你这个妹妹了。改天,带你去店里见一下嫂子。”李子民大大方方,打消了丁父,丁母的顾虑。

丁秋楠有些失落。

原来,是她想多了。

“既然是我妹,有的事,我也能做主。”李子民伸入口袋,在空间抓了一把钱,拍在桌上。

丁秋楠看着厚厚一摞钱,下意识想拒收。可一想到当前的困难,又动摇了。

“秋楠,算哥借的。等你工作以后,赚了钱,再还给我。”

丁秋楠看李子民的眼神充满了感激,看到父母殷切的眼神,她点了点头。

“李大哥,我给你打借条。”

李子民也没拒绝。

他知道丁秋楠是一个外柔内刚的姑娘。崔大可和他一样渣,但落魄,生病后,感情更深。

丁一山感动坏了,“李干部,你真是帮了秋楠,帮了我们一个大忙啊!”

他算了一笔账,如果节约点。靠这笔巨款,加上他媳妇接的针线活,他试着找一些零工,能撑到丁秋楠考上大学。

虽然日子苦,但至少有了盼头。

丁秋楠能回到高中,很高兴。

拉着李子民,叽叽喳喳说着学校里发生的趣事,丁母瞧见闺女眼中闪烁的光芒。

她张了张嘴,最后什么也没说。

“秋楠,刚才是你爸妈的生活费。”说着,李子民又掏了十五块,交给丁秋楠。

“我每月供你十五块,直到你考上大学。当务之急,你要好好学习,将心思,精力放在学业上。”

这一世,因为他的介入,丁秋楠应该能够考上大学,也有了不一样的人生。

“李大哥,你帮我够多了,我不能要......”拉扯了一阵,最后,丁秋楠收下了。

解决了丁家的麻烦。

当即,李子民让丁秋楠收拾行李,带去学校。

临走时,

李子民回头,“丁叔,我现在不是前门楼子的街道干部了。”

“啊?”

丁一山一愣,却听李子民说:“我现在是电热毯厂的副厂长,就前面几里地,新建的厂子。”

“要闲不住,我试一下,看能不能安排去医务室。”

丁家人齐刷刷懵圈。

之前,李子民是街道干部。

现在,成了副厂长??

“哥,你真是副厂长?”

丁秋楠坐在自行车后座上,一手搂着李子民的腰,一手抱着书包,脸上满是惊讶。

她寝室同学,父亲是车间组长,就觉得挺厉害,更别提副厂长了。

那可是一人之下,千人,万人之上啊。

“怎么,你不相信?”

李子民经过电热毯厂时,他方向一转,去了门房。

“贾张氏,忙着呢。”

门房里。

贾张氏半靠在椅子上,戴着一副老花镜,一手捏着针线,一手拿着布鞋,正在纳鞋。

桌上,是刚倒的茶水。

热气蒸腾,被头顶的电风扇吹得四散,大院没人享受到的电风扇,贾张氏享受到了。

说实话,

李子民都有一些羡慕了。

“哎呀,李子民!”

贾张氏意识到说错话,忙改口,“一大爷,不是,李厂长,今天来厂里办事啊?”

“正好路过,来看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