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烽火淞沪 > 第296章 交易人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东京的前田沙织收到电报后,告诉陈哲日本有制冰设备可供购买。

陈哲得知后,兴奋地表示这正是他所需要的。

经过一番电报商议,陈哲决定让前田沙织订购 6 套制冰设备,等运送遣返日本人的船队到东京后装船运回香港。

这样一来,渔民在出海前就能在渔船上装上足够的冰块,放置在渔船的船舱里,从而保证打捞上来的鱼能够保持新鲜。

陈哲深知,这对于发展近海捕鱼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举措。

有了这些制冰设备,渔民们就不必再担心鱼货的保鲜问题,能够更安心地出海捕鱼。

不仅如此,陈哲还计划在高雄、香港、上海、冲绳、永乐岛和南沙群岛这六个地方建立制冰厂,以满足当地渔民对冰块的需求。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捕鱼效率,还能促进渔业的发展。

陈哲给远在美国的珍妮发去了一封电报。

在电报中,他详细说明了自己的需求,希望珍妮能够帮忙购买两条冷藏船。

珍妮在收到电报后的第三天,迅速回复了陈哲。

她告诉陈哲,已经成功订购了两条由 427 型货船改装而成的冷藏船,价格为 20 万美金。

此外,还额外购买了两条捕蟹船,准备到时候一并送到香港。

经过长时间的搜索,出去寻找沉船的队伍终于有了重大发现——一条沉没在离海边有 10 多米的日军布雷艇!

这艘布雷艇虽然吨位只有 400 多吨,但它具有一定的打捞成功率。

陈哲当机立断,立刻下令开始打捞工作,并迅速与美军取得联系,借来两个浮筒,以便更好地完成军舰的打捞任务。

与此同时,9 条坦克登陆舰已经顺利从永乐岛返航。

它们在高雄装上车辆后,前往福建交接完车辆。

然后又驶回高雄,接上被遣返的日本人,然后继续踏上前往东京港的旅程。

秦明带领这支船队,他负责确保整个航程的安全与顺利。

陈哲深思熟虑后,下达了新的命令。

他要求王伟在 10 月初率领舰队前往上海,与林遵所率领的另一支舰队会合。

这两支舰队将共同组成一支船队,一同前往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进行巡航。

尽管陈哲实际上已经占领了南沙群岛的几个岛屿,但这个消息在国内只有极少数人知晓。

就连老蒋都没有将此事告知海军,陈哲无奈之下,只好派遣自己的舰队参与这次巡海行动,看看林遵会如何处理他占领南沙群岛的事实。

打捞工作仍在紧张地进行着,而陈哲却乘坐着飞机,匆匆赶往葫芦岛。

他此行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用汽车去和国军交换战俘。

对于那条医疗船,陈哲认为将其用于打捞沉船实在是一种浪费,倒不如用来运送人员更为合适。

此时此刻,东北地区的国军共有七个军,分别是新 1 军、新 6 军、13 军、52 军、60 军、71 军以及 93 军,总兵力大约有 30 万人。这些部队大多都是中央军的嫡系或半嫡系部队,与陈哲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陈哲的飞机降落在沈阳后,他马不停蹄地去找杜聿明。

两人见面后,陈哲毫不拖泥带水,直接向杜聿明提出要战俘,并开出了用 1 辆卡车交换 100 名战俘的价格。

杜聿明自然也不是傻瓜,他对陈哲的情况了如指掌。

他知道陈哲之前曾将 100 辆卡车和 100 辆美国造灰狗装甲车卖给了军政部,所以他趁机向陈哲索要美制履带装甲车。

杜聿明一脸严肃地说道:“一辆卡车只能换给你 50 个俘虏,这已经是我的底线了。如果你想要更多的战俘,那就必须用履带装甲车来交换,100 个俘虏换一辆履带装甲车。”

陈哲听后,沉思片刻,然后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需要 1000 名战俘,我用 20 辆卡车和你换,这些人必须在 10 天后送到葫芦岛。”

杜聿明稍微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好吧,10 天后我会把 1000 名战俘给你送过去。”

交易就这样顺利完成了。

陈哲满意地笑了笑,接着又开始盘算起来。

他觉得光是这些还不够,于是又派人去找其他将领,看看能不能用卡车再换一些东本土特产、皮毛以及珍贵的人参。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陈哲最终用 30 辆卡车和 25 辆吉普车,成功换到了大量的皮毛和山货,还有不少人参。

他对这次交易非常满意,觉得自己真是赚大了。

交易完成后,陈哲马不停蹄地将人参装上飞机,准备直接飞往苏州。

他提前和大姨用电报进行了联系,大姨已经在太湖湾准备好了木船,等他一到就能顺利接应。

飞机起飞后,一路平稳地朝着苏州飞去。

陈哲坐在机舱里,心情格外舒畅,他想象着自己将这些人参送到大姨手中时,大姨会有多么高兴。

在苏州待了短短两天,赵月玲就迅速地将一部分人参成功售出。

在苏州的陈哲地找到了金局长。

一见到金局长,陈哲便开门见山地说道:“老金啊,我这儿有一桩大买卖要交给你做。我需要大量的青砖和瓦片,你得给我送到上海去。另外,我还需要 50 名擅长建造院子的工匠,这些工匠我要求他们为我工作两年,每人每年的工钱是 100 大洋,而且包吃包住哦。不过呢,工作地点在海外。工钱我会提前一次性支付给你,你觉得怎么样?”

金局长听后,略作思考,然后爽快地回答道:“只要有钱赚,找人肯定不是问题,你就放心吧!”

陈哲见状,心中稍安,接着问道:“那关于砖瓦的货款,你是想要大洋呢,还是美元呢?”

金局长微微一笑,回答道:“我知道你在海外有些关系,这样吧,你把我的老婆和孩子带到香港去,然后把钱直接给他们就行。”

陈哲想了想,点头表示同意,并补充道:“这样吧,除了把钱给你老婆,我再额外送你一处香港的房子,你看如何?”

金局长闻言,喜出望外,连忙道谢:“那就太感谢陈老弟了!”

陈哲看着金局长高兴的样子,突然话锋一转,问道:“老金啊,你是不是对国军不太放心啊?”

金局长感慨地说:“这么多年在官场摸爬滚打,我算是看透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把老婆孩子送出去,确保他们的安全和未来。”

陈哲点头表示理解,他回应道:“香港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那里相对稳定,社会秩序良好。你的眼光很独到啊。”

两人就金局长家人的安排进行了一番深入讨论,最终确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细节。

商议结束后,陈哲便告辞离开,回到大姨家休息。

夜幕降临,陈哲与大姨还有赵月玲坐在客厅里,一边品茶,一边谈论着生意上的事情。

大姨经验丰富,给了陈哲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指导。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陈哲早早地起床,准备好一切后,便和金局长汇合。

之后,他和老金的老婆和孩子坐船去停飞机的地方。

他们登上了飞往香港的飞机,一路上,孩子们兴奋地看着窗外的云彩,而金局长的老婆则显得有些紧张。

抵达香港后,陈哲迅速安排好金局长家人的住处,并让王雨婷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

一切安顿妥当后,他将人参交给了王雨婷,让她负责处理相关事宜。

接着,陈哲去医院看望了刚生下儿子的安娜。

他在医院里陪伴了安娜一整天,看着可爱的小宝宝,心中充满了喜悦。

陈哲决定给这个新生命起名为“陈国平”,寓意着希望国家太平,人民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