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已经找赵英兰去看看她的同学里边还有没有人再找工作,或者想着换工作的。这年代大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还是挺稳固的。看起来军工还是要搞起来,赵英兰问她女生要不要,只要有专业能力,明慧都招,技术与管理都不太依赖于体力,又不是招炼钢工人,技术类不论男女都招。
民国的知识分子不多,大学有专业技能的人才稀缺,这可不是后世大学生遍地走的时代。能胜任军工的工程师给开三百大洋的工资都不为过。
明慧颠了颠手里的手雷,这东西应该不难造,外边做个模具,里边不过是炸药,加上引信,保险栓。这个东西仿制起来应该不难。这还真是个好礼物呢!
那一小批钢材和加工设备明慧把它们存放在袁季白出租的大院子里,那座大院子是袁家的祖宅,分家的时候三兄弟一人分了一进,大哥要了前院,二哥是分的中院,后院就分给了袁季白。他二哥的意思是干脆把这房子给三兄弟中的一个,其他兄弟拿钱就行了。但他大哥不干,非得一人一份,还想着兄弟们都住一块儿。讲究个“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但袁家二哥才不搭理他,老爷子过世了,家都分了,立刻在外边置了新房子搬出去了。要说也是,他大哥前院有大门,三弟在后院开了门,他夹在中间,要不就得穿大哥、三弟的院子,要不就得在侧墙开门,确实不大方便。
这次袁季白出租房子,明慧把他二哥的房子也租下来了,中间这进院子出去不方便,租金倒是便宜。和后院连一起都走后院的门就是了。在中间院子的东侧平房挂了一个小白底黑字的牌子上书:“闪电研究院”。这里很快就要迎接一位女性研究院的管理者:唐求新。
这位唐女士是赵英兰的师姐,她婚后几年都没再工作,当了居家的太太。但最近半年她的先生失业了,而且状态不佳,大概是养家压力过大,开始酗酒。两夫妇开始争吵,闹到要离婚,这位杜太太只好自己出来找工作。
明慧见了一次唐女士,让她可以一家都搬进来住,这里的房子有很多,一家三口住绰绰有余。雇个大婶做饭照顾孩子,这里都很方便,至于她那位先生,要是分歧只是经济问题,那女主外,男主内也不是不行。明慧给唐女士开三百大洋一个月工资,养全家没问题。
唐求新倒是不肯同意,她只要一百块工资,主要是她好几年没干专业了,怕干不好,有负重任。明慧最后和她协商前三个月一个月一百块大洋工资,算是试用期,三个月后双方都觉得合适,工资再涨到三百块钱。这个时候一百元工资已经不少,战前二百块钱都能买下一个小院子了。
由于这里有库房,明慧安排崔九就在袁家后院住着,还给许辉的人也布置了住处。所以让崔九多帮着唐女士搬家,先把家属都安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