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这话一出,周遭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几分。二姐听了,先是一愣,随即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那笑声里带着几分爽朗与不屑。
“哟呵,还威胁上二哥了?二哥别慌,你看我怎么治小七?”
说着,金仁慧伸出手来,对着金戈腰间软肉就拧了起来。
金戈疼的龇牙咧嘴,却没有躲闪。他转而看向依旧躲在一旁装聋作哑的二哥金仁义,没好气地说:“都是你惹的祸,整天在外头瞎嚷嚷什么风水啊、运势的,现在好了,把家里人都带偏了。”
金仁义见实在躲不过去,只得硬着头皮站出来,讪笑着打圆场:“那个……我也就是在家里说说,你可别冤枉我哈。再说,我也没说错啊,我那闺女被你养的,都敢跟大爪子掰手腕。”
这时,一直沉默的金家大伯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都别争了。小七,这次进山就把你二姐他们带上吧,跃进去年就说想他们了。至于能不能留在山谷,这个得听小七。”
大伯的话如同定海神针,让原本有些紧张的气氛缓和了许多。金仁慧想了想,觉得这是个两全其美的主意,便点了点头,“我没意见,这些都是小七拿主意。”
金戈站在一旁,逗弄着自家外甥女,不以为意的说道,“想留就留下,又不是养不起。去年山谷小麦收成五万斤,我还种了些水稻,啥的,就是三年不种地也饿不死。”
众人听了他这豪爽的话语,都不禁微微一怔,大哥神情凝重的连忙追问道,“小七,你说的是真的?那庄稼真能够吃三年的?”
“嗯呐,我骗你干啥?你看,我还带了些过来,准备邮寄给天明和我大师伯。”
说着,他指了指门外爬犁上的四个半大包裹。金仁义一马当先,来到爬犁跟前,随即解开一个口袋,只见里面装着毫无杂质的白面。
他愣了愣神之后,立马又赶紧将其扎紧。就这,眼神也不忘四处打量,瞅着有没有被其他人发现。
金仁诚瞧着自己亲弟弟跟做贼似的,一把扯过一个粮食口袋,也不打开,直接搬进了屋内。其他几人见状,纷纷动起手来,将上面的粮食搬运一空。
回到屋内,大伯亲自打开一个口袋,小心翼翼地捧出一把白米。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那把晶莹饱满的米粒上,仿佛那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大伯将米粒凑近鼻尖轻嗅,淡淡的稻香混着阳光的味道直钻心底,他浑浊的眼眸里泛起层层涟漪:“这……这真是今年新收的?”
“自然是今年的。”小七倚着桌子笑道,指尖无意识地叩击在桌面上,“您瞧这成色,颗颗透亮如珠,煮出来的饭指定绵软香甜。”
他故意说得漫不经心,可眼角却悄悄观察着众人神色——果不其然,二哥喉结剧烈滚动,大嫂的手指绞紧了帕子,连向来沉稳的自家大哥都攥紧了桌沿。
“好!好!好!”大伯连说了三个“好”字,声音里压抑不住的激动与喜悦。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的脸庞,那眼神中既有对丰收的欣慰,又似藏着几分深意。
“大伯,晚上就煮大米饭,尝尝这新米味道咋样?”金戈不以为意地出声吩咐着。
大伯闻言,却摇了摇头,连连摆手,“这些是给天明和你大师伯的,你这好不容易带出来的,可不能糟蹋了。等我们回山谷那不是想吃就吃,这些都不准动。”
“这有啥?粮食不就是拿来吃的吗?吃顿新米饭解解乏又怎会是糟蹋?晚上让大嫂弄些,咱一块尝尝能消耗多少?”金戈皱了皱眉头,接着出言劝解道。
大伯沉默了片刻,目光深邃地看着远方,似乎在权衡着利弊。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小七啊,不是大伯不通情理,实在是这粮食关乎生死存亡。这样吧,我折中个办法。今晚就煮一小锅粥,用少量的新米掺着其他的杂粮,既能让大家尝尝鲜味,又不至于浪费太多。你看如何?”
金戈见大伯松了口,虽有些不情愿,但也不好再强行坚持,只好勉强点了点头:“行吧,大伯,就按您说的办。”
于是,大嫂赶忙动手准备起来。她小心翼翼地量出一小把新米,又加入了适量的其他杂粮,开始生火熬粥。
不一会儿,袅袅炊烟升起,粥香渐渐弥漫在整个屋内。众人闻着香味,脸上都露出了期待的神情。
待粥熬好后,大伯亲自盛给每个人一碗。金仁诚端起碗,轻轻吹了吹热气,抿了一口。那浓郁的米香混合着杂粮的独特风味在口中散开,让他不禁感叹:“嗯,味道还真不错。”其他人也都纷纷称赞,原本沉闷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许多。
休息了一夜之后,金戈进城办了几件事。他先是到大车店的铁匠铺,用粮食换了些开凿山体用的工具。又跑了趟照相馆,打算将众人在山谷内的一些照片给洗出来。
只是等到了照相馆,一通打听才知道,这年月只能洗黑白照片,彩色照片得有专业的仪器才可以。
金戈拍照所用的胶卷,都是彩色胶卷。一个小县城没有专业仪器,无法冲洗。不仅如此,彩色胶卷就连黑白照片都无法冲洗。
既然无法冲洗,他只好离开,来到邮局。分别给苏天明,李允正,张顺和大师伯写了封信。
至于邮寄粮食,就不用想了。他已经从负责邮寄的邮递员那里打听过了,这年月粮食作为统购统销物资,流通受严格管控。跨省邮寄需要额外审批手续,而且一次最多只能邮寄五公斤。
无奈之下,他只能放弃。最后从票贩子那里用粮食换了些票据,跑了一趟供销社,卖了些日用品之后,这才返回。
这一个来回,耽误了三天时间。当其回到生产队,大伯一家都收拾好了。众人见其把粮食又带了回来,疑惑的询问起来。
金戈解释了一遍之后,人群这才放下心来。至于负责给大伯家看家的,还是杨老爷子。这次其送的是从县城带回来的两瓶汾酒,老爷子瞧见,乐呵呵的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