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三年秋,瑟瑟秋风裹挟着丝丝凉意,悄然降临晋阳。然而,此刻的晋阳公主李明达却陷入了病痛的折磨之中。她突发高热,小脸烧得通红,整个人昏昏沉沉。更让人担忧的是,她的耳后浮现出三道冰晶纹路,在烛火的映照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赢挚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他深知情况紧急,一刻也不敢耽搁,连夜赶到太医署。在太医署的冰俑存放处,赢挚毫不犹豫地剖开冰俑。冰俑内部寒气四溢,他小心地取出心口处封存的千年玄冰。这千年玄冰历经岁月沉淀,散发着幽冷的气息,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神秘力量。
赢挚将玄冰碾碎成粉,又找出《九章算术》的残页,烧成灰烬后与玄冰粉混合在一起。他端着调制好的药,回到李明达的住处,小心翼翼地喂她服下。
子夜时分,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突然,原本沉睡的李明达猛地坐起,眼神有些迷离。她伸手拿起胭脂,在纱帐上画出了一条歪斜的星轨。赢挚凑近一看,发现星轨的缺口处,竟是自己腰间佩戴的残缺北斗玉玦的形状。
“阿挚哥哥的星星少了一角。”李明达说着,伸出滚烫的小手,轻轻按在玉玦上。就在接触的瞬间,惊人的事情发生了——她耳后的冰晶纹路竟顺着指尖回流。程咬金见状,立刻掀开地砖查看。只见冰晶蔓延的轨迹,与三日前爆炸的范阳水闸暗渠完全重合。这一系列奇异的现象,让众人越发觉得事情的发展超乎想象。
长乐担心李明达持续高热会有危险,连忙泼洒药酒为她降温。然而,药酒洒出后,酒雾在半空中渐渐凝成一幅星图。仔细辨认,竟是小公主周岁时的襁褓星图。这神秘的星图似乎在暗示着什么,却又让人捉摸不透,仿佛一层迷雾笼罩在众人心头,让他们越发好奇这背后隐藏的秘密。
夜晚,李明达突然从睡梦中惊醒,开始哭闹起来。就在这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院中的冰俑竟然自行起舞。它们动作僵硬却整齐划一,在月光下的影子显得格外阴森。
赢挚觉得此事蹊跷,他仔细查看李明达的枕边,发现她枕下的青铜算珠发热。当他拿起算珠时,珠面渐渐浮现出五姓长老密谋的虚影。虚影中,五姓长老们神色阴沉,似乎在策划着什么重大阴谋。
赢挚不敢大意,他把算珠浸入药汤之中。药汤瞬间翻滚起来,汤中突然显出一幅景象——东海归墟的漩涡出现在眼前。漩涡中心,漂浮着一个刻有“量天无疆”的冰晶摇篮。这奇异的景象让众人惊叹不已,却又不知其中深意。
“要听鲸鱼唱歌!”李明达哭闹着,把手中的药碗扣在冰俑头顶。随着一声脆响,青铜头颅遇热开裂,掉出半幅带牙印的《山河工典》。众人仔细一看,发现缺失的部分被糖渍补成了一只稚拙的鲤鱼。
程咬金顺着糖渍的痕迹展开追踪。他在御膳房的灶台下,意外地挖出三百枚冰针。这些冰针细小精致,每根针尾都系着缩小版的突厥狼符。突厥狼符的出现,让众人意识到这件事情背后可能牵扯到突厥势力,局势愈发复杂起来,仿佛一张无形的大网正慢慢收紧,将他们笼罩其中。
为了哄李明达入睡,赢挚坐在床边,轻声诵读《九章》口诀。温柔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伴随着窗外的风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然而,就在这时,檐角的铜铃突然自鸣起来,清脆的铃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李明达在睡梦中呓语着,她伸出小手,扯断了赢挚的束发丝绦。发丝在月光的照耀下,仿佛有了生命一般,纷纷悬浮在空中。众人惊讶地看着这一幕,只见发丝逐渐拼出完整的北斗九星阵。
在阵眼处,浮现出一把青铜钥匙。赢挚仔细辨认,发现这正是李明达抓周时攥着的那把钥匙。而钥匙的齿痕,与太医署冰棺的暗锁完全契合。这一系列巧合,让众人越发觉得这些事件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阿爹在星海里迷路啦。”李明达迷糊间,竟咬破了赢挚的手指。血珠滴落在《氏族志》上,瞬间显化出一幅行军图。众人定睛一看,竟然是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时的行军路线图。
程咬金听闻后,立刻劈开院中的古槐。古槐的树心并没有年轮,而是层层冰晶压制着的东海舰船模型。这些舰船模型制作精良,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能驶入大海。这一连串奇异的发现,让众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神秘和未知的世界,每一个新的发现都像是打开一扇通往更深秘密的门。
五更时分,露水浓重。赢挚守在李明达身边,轻轻为她擦拭额角的汗珠。就在这时,他发现凝露中悬浮着一幅微缩星图。星图虽小,但却清晰地展现出一些神秘的符号和线条,仿佛蕴含着某种重要的信息。
李明达在睡梦中翻身,不小心压碎了瓷枕。枕芯里飘出三百片牡丹瓣,每片牡丹瓣上都烙着“贞观十三年腊月十七”的字样——这正是李明达的生辰。
长乐看到牡丹瓣,心中一动。她收集起牡丹瓣,用来煮茶。当茶汤煮好后,众人惊奇地发现,茶汤的倒影中竟浮现出太极殿浑天仪自行拆解的景象。这神秘的景象让众人感到困惑和不安,太极殿的浑天仪是大唐重要的天文仪器,它的自行拆解究竟预示着什么呢?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窗棂,洒在李明达的床上时,她耳后的冰晶纹路突然开裂。碎冰散落一地,竟神奇地拼成了“归墟启航”的篆文。赢挚见状,赶忙抱起仍在酣睡的小公主。就在这时,他发现李明达襦裙的暗袋里塞着半块带牙印的麦芽糖。糖纸上,歪斜地画着东海星图的最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