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府死伤过半,这么大的动静惊动了附近的邻居,也惊动了官府,并以极快的速度传遍京城。
奉皇帝令来传召李恒的太监过来时,李府大门外围了许多人。
李恒抱着萧氏痛哭,不少人被他的哭声感染,也纷纷红了眼。
有人擦着眼睛道,“刺客太猖狂了,天子脚下,就这样明晃晃入府杀人。
相爷这些年可是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如今年近花甲,身边只剩萧夫人一个,结果萧夫人还被害了,这往日孤身一人多凄惨。”
也有人道,“可不就是,究竟怎样的仇恨,要如此赶尽杀绝,以往那么多年,也没听说有刺客入相府啊。”
大家想不明白。
便有人道,“太子前些时日不也是重伤了吗?听说眼下还卧床不起呢。”
“先杀太子,又杀丞相,这是要做什么啊,不会是有人想从内部削弱我大渊王朝吧?”
那个在宫宴上踢了叶云横的臣子道,“定然就是如此了,刚在宫宴上,昭宁郡主说叶云横是李相的义子。
叶云横不承认,昭宁郡主也没拿出有力证据,想来应该是被人误导了,让她以为李相和叶云横是一伙的。
陛下若信了,李相必定也无好下场,那岂不是如了对方的意。”
李相其余党羽纷纷附和,“从未听说叶云横和李相有何关系,怎的突然将这两人牵扯在一起。
自陛下登基时,李相便为大渊殚精竭虑,或许有些地方做的不尽如人意,但绝不可能是谋害叶将军,挑起西月和大渊战事之人。”
……
他们明里暗里称颂李恒以往功绩,弱化李相前些时日爆出的丑闻。
大多百姓就是这样的。
不涉及自身利益,在家破人亡,生死面前,他们很容易原谅一些人的错处,并同情他眼下的境况。
李恒府中走的走,死的死,自己还受了伤,一头花白头发乱糟糟的,抱着萧氏尸体悲痛欲绝的样子,多可怜呐。
大家难免就忘了他的位高权重,纷纷同情起他来。
并在李恒党羽的引导下,念起他昔日的好来,哪怕是对百姓的一点细微善意,在这种情绪下也很容易被夸大成不可磨灭的恩情。
传召太监见此,知晓此时是无法带人回宫,只得回宫复命。
皇宫里,此时大多数人都已离宫,只有身居高位,或得陛下重用的留在了皇宫。
听闻此事后,皇帝沉吟道,“传朕旨意,请冯院判亲自前往相国府,为李相诊治,直到李相身子康复为止。”
随后又吩咐,让人去查刺客的来处,势必要为李相报仇。
众人暗自惊讶。
陛下都疑上李相了,这会儿不传召问罪,反而施恩。
莫非,当真是冤枉李相了,还是惧了李相的势力。
不过帝王心思大家也不敢猜。
叶桢倒是明白一些。
李府的这场刺杀十有八九是李恒自导自演,一来博得世人同情,翻出他往日政绩,让皇帝不好轻易问罪。
二来,趁机杀了府中知晓他秘密的人,而萧氏这样的枕边人,自然比旁人知道的更多些。
“他倒是够狠。”
不光折损那么多条人命,连自己也伤了。
叶桢莫名想到了云王,那也是个对自己狠的下心的。
邢泽道,“刺客全部死了,有的死于相府护卫,有的死于后面赶去的官兵手中。”
这就有问题了。
能避开巡防,入相府杀人的刺客,身手都不会差,否则也不会在相府护卫的阻拦下,屠了相府半门。
可这样厉害的人,轻易就被巡防官兵和官府衙差给杀了。
这京城的巡防兵和衙差几时这么厉害了。
“郡主,那些人十有八九是自己赴死的。”
叶桢颔首。
邢泽看的明白,但寻常百姓却是看不明白的,而李恒的这出戏就是做给百姓看的。
“继续盯着。”
李恒屠尽半府人,又舍弃那么多死士冒充刺客,也算穷途末路了。
若他还有别的子嗣,此时,定然会联络对方。
邢泽点头,“外头什么乱七八糟的言论都有,有说是别国做的,有说朝堂内斗,有说是皇家做的,还有人隐隐扯到您身上。
连李恒先前那些丑事,都被再度说成是被人构陷,这老匹夫当真不要脸。”
他都被李恒的厚脸皮震惊到了。
“陛下还不得不让人给他诊治。”
叶桢抿了抿唇,“陛下这也是无法,只怕明日会闹的更凶。”
李恒是文官之首,这些年不知主持了多少春闱,多少文人学子拜在他名下。
纵然他先前名声有碍,但总有人为了前程昧着良心,希望他永立不倒。
而他前头那些年,的确做了一些实事,加之他会造势,三分功便传成了十分功。
若非谢瑾瑶的投靠,叶桢也很难发现李恒的真面目。
她能想到的,皇帝自然也能想到,纵然今晚将李恒带进了宫,只要李恒坚持不承认,最多也是让他配合调查。
无多大意义,反而会被用心之人带节奏,说皇家刻薄。
甚至极有可能还有人煽动学子们闹事,学子可是国家未来栋梁,若让他们对朝廷存了恨意,寒了心,那于皇帝来说是极不利的事。
所以,他不得不先按捺住。
这种时候,倒显出昏君的好来,若皇帝是个昏君,随便寻个由头将李恒拿了,再慢慢收拾他那些党羽。
可惜皇帝不是。
所以在拿到确凿证据前,他得礼贤臣子,尤其是李恒那种往日在百姓心中名声不错的。
见邢泽满脸愤色,叶桢道,“放心吧,等不了太久的。”
明日开始,叶云横便要受刑,且不说叶云横自己受不受得住。
就是追随李恒的人,日日看着叶云横生不如死,而李相对此心安理得,他们也会心寒的。
尤其今晚李恒为自保,舍了这么多人。
他们亦会担忧,自己会成为李恒舍弃的下一个。
人心一旦涣散,败势便不远了。
邢泽现在很信叶桢,也不多问,点了点头,就换了另外一个话题。
“郡主,摄政王带着时姑娘在灶房给您做吃食,看得出摄政王很看重您,属下很替您高兴,就是……”
他挠了挠头,小心翼翼问道,“您会不会去大魏啊?”
毕竟,郡主从前在大渊过得实在不好,摄政王那么疼女儿,应该舍不得留下她吧。
那主子咋办。
还有郡主如果走了,挽星是不是也得走。
他从前没想过有和挽星分开的那一天,他一直觉得主子和郡主是会天长地久在一起的,主子们在一起,他们这做下人的自然也会在一起。
可摄政王刚刚一到侯府,就说郡主在宫里没吃什么,钻去灶房亲自给郡主做吃食了。
还将挽星和饮月叫了去,盘问郡主吃食上的喜欢,这般疼爱很难不让他担忧摄政王会带走郡主啊。
叶桢没想到他会问这个,笑道,“应是会去的。”
她还想见一见梦里的曾祖母,问问母亲和谢世子的事。
邢泽的心顿时就难受了。
那郡主应该不会带他吧,毕竟他是主子的人啊。
想到要和挽星分开,邢泽眸色渐渐黯然,好不舍得挽星啊。
叶桢将他表情看在眼里,隐约猜到他的心意,“你吃了我家挽星那么多好吃的,还让她给你缝了新衣,可有想过给她一个未来?”
“我能吗?”
邢泽明白了叶桢话里的意思,希冀的看着她。
刚从边境回京,挽星就对他很好,那时候他没开窍,等主子抱得美人归,他也开窍了,便试探过挽星。
但挽星说她不嫁人,要陪在郡主身边一辈子,他便不敢多想了,怕有些话说出来,挽星会避嫌,朋友都没得做。
叶桢点头,“挽星迟早都要成婚的,只要她愿意嫁你,我是支持的。”
她还是从谢霆舟处得知,挽星一开始接近邢泽,是为了帮她抱谢霆舟这个大腿。
而谢霆舟看出挽星心思,也想知晓叶桢动向,便让邢泽接近挽星。
倒是让他们成日接触,关系越来越好。
她留意过挽星,对邢泽很是在意,想来也是动了心思而不知。
倒是邢泽一直没动静,叶桢今日才问了出来。
总不能让她的挽星稀里糊涂和邢泽厮混。
邢泽得了叶桢准话,愁苦一扫而空,欢喜道,“属下这就去问挽星。”
挽星最听郡主的话了,只要郡主同意她嫁,她定然会嫁的。
只是龇着大牙冲出去没一会儿,又跑回来了,“您去了大魏还回来吗?”
自家的事有着落了,他也得替主子的未来探个底,何况,郡主若不回来,挽星怕是不愿嫁他。
叶桢笑,“回,大渊也是我的家。”
她的谢阿昭在这里啊,她自然得回来。
这会儿,邢泽是真是笑的见牙不见眼了,叶桢被他的开心感染,也跟着弯了眉眼。
时晏和时无暇各端着一个托盘进来,看到的便是眉眼弯弯的人,时晏顿时觉得心里软的不行。
原来这就是有女儿的感觉,看见她笑,自己也跟着开心起来。
他将托盘放在桌上,朝叶桢招了招手,“来,陪阿爹一起用食。”
没说是专门为叶桢做的。
叶桢看了眼桌上色香味俱全的饭菜,有些吃惊,“这是您做的?”
她是听下人回禀,时晏亲自下厨,时无瑕打下手,但这饭菜闻着香,瞧着也好吃,堂堂摄政王怎会厨艺,还很不错的样子。
时晏将她震惊看在眼里,眼里有什么一闪而过,最终还是道,“为你娘学的。”
这次连时无瑕都震惊了。
她小时候就知道义父会做饭,偶尔心情好会亲自给她做点好吃的,但她没想到义父会下厨是因为叶惊鸿。
仗着叶桢在,她胆子大起来,“义父能说说和义母的事吗?”
实在好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