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笑眯眯的说:“千里马不如真金白银,不过本将军念在你一片诚心的份儿上,便也不计较了。”
其实良驹配种培养出来的马匹经过几代繁育之后仍旧能为他们创造出一匹优良战马,这东西可是宝贝。
尤其是这种汗血宝马,其实千金难换。
为什么中原农耕文明很难跟野蛮的胡人相提并论,其实并不是兵不强,而是马不壮。
再厉害的步兵,再强大的弓弩也跑不过优良的战马。
没有了战马,不管怎么战,跟不上人家的速度,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对方逃走。
可这千里汗血马就不一样了,这种马匹的寿命虽然短暂,但是实力却摆在那里,不管是奔腾速度还是耐力,普通的马匹都绝对是跟不上的。
就算是草原马也不行。
但林毅之所以这么说,纯粹就是为了,让眼前这家伙明白,自己接受他的汗血马可不是因为他们的韩国如何,而是因为这是他魏无忌来道歉的。
都是使臣,这人都是猴精的。
魏无忌还能看不出林毅的意思。
他喘息了一声说道:“将军说的是。”
林毅接着道:“现在该道歉也道歉了,本将军该原谅你也原谅你了,你可以走了。”
魏无忌的心头猛地跳动了两下。
走?
开什么玩笑??
他魏无忌把汗血宝马都送过来了,可不是为了就这么走掉的。
韩之所以在五大中原战国中垫底一是本国物资匮乏,像是楚国有的盐铁粮这种大宗商品,他们少得可怜,魏国的皮革,地域,刀剑,钱币制造坊,丝绸这些也没不多,跟赵国不同。
赵国那个水晶球白给了林毅虽然也肉疼,但是还不至于让他们急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顶多觉得被坑了一大笔钱。
可是对于韩国来说,这匹汗血宝马可是他们心血的凝聚。
他魏无忌要是把这马给了林毅,最后还什么都得不到,回去之后,可就不仅仅是挨一顿臭骂这么简单了。
是足以让他掉脑袋的。
因此他才慌了,才没有走。
林毅眯着眼说:“怎么了?”
“我想请林将军应允我一件事,随我去一趟韩国如何?”
“呵?”
林毅哈哈一笑:“不是,什么,你要我跟你去韩国?阁下在开玩笑吧?为何?”
魏无忌一咬牙:“不,并非如此,林将军,倘若你不跟我去的话,我魏无忌只能将汗血宝马牵走,我另寻他物弥补我对您的道歉。”
林毅眉毛一扬:“不行,进了我的马厩,你还想牵走?”
“你……林将军你好歹是一国将军,难道你要当泼皮无赖?”
反正要是真的把这汗血宝马丢了,最后什么也得不到,他魏无忌回去肯定是死路一条,横竖都是死,他魏无忌今天就不走了。
怎么着也得跟林毅掰扯掰扯。
林毅笑眯眯的说道:“知道我是无赖你还来?”
林毅其实并不是一点情理都不讲的人,如果是其他邦国使臣来了,他不答应,对方又面临生死窘境的时候,他也不会仗势欺人。
但是对于魏无忌可不一样。
在武宣殿的事情是,如果林毅没有足够的实力,不会那么多国语的话,魏无忌一个最弱小的中原战国,要是把身为第三的楚国的脸给打了,不管对于韩国有没有好处,但一定会给大楚带来灾祸的。
像是南蛮之类的,说不准就会攻打大楚。
到时候有多少大楚百姓要流离失所,有多少血肉会深埋黄土?
这种结果难以想象。
他魏无忌岂能不知道?
他知道却还要做这种事,便是孽!
既然他心不善,林毅还真就不对他有任何的客气了。
魏无忌的嘴唇都有些发紫,脸色也有些发白,头上蹭蹭冒汗:“你,林毅,你知不知道,你这样做,是把大楚的盟友往外推!等其他国来犯之时,大楚将无外援!”
魏无忌想的是,现在他既然用正常的方式不能吓唬林毅,那就用利益来吓唬林毅。
他就不信林毅还能丝毫不慌张?
岂料,他刚刚说完,林毅就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
魏无忌一愣,他是没有想到林毅会笑出来,一时间目瞪口呆的看着他:“你,你笑什么?”
林毅揶揄的瞅着他说:“不是,你吓唬谁呢?自古以来,国与国之间是因为友好关系而相互帮助的吗?错!从来都不是,而是因为唇亡齿寒!”
“自身强大要胜过其他的任何国家强大。”
“这些中原战国为什么迟迟不能相互吞并,还不是因为都在相互掣肘?”
“如果赵国吞并了韩国,那么地域之广阔,人口之多,将会瞬间压过魏国,到时候可直逼魏国国都,所以韩国有难,到危亡之时,魏国就会出手,让赵国最多捞些钱,但是双方国力消耗过渡,正好给了魏国机会。”
“这只是本将军给你举的一个例子,但是我相信,魏无忌大人应该也知道这个道理。”
“我大楚是韩国东南屏障,一旦被灭,韩国……什么下场用我多说吗?”
“回去吧!这哑巴亏你们吃定了,至于你魏无忌大人能不能活下去,得看你自己的运筹和造化了。”
魏无忌踉踉跄跄的向后退了一步。
他知道林毅没有打算放过他了。
不过这会他猛然想起一件事,说:“那赵国呢?”
“赵国送了我一件宝物,不过我林毅不可能背叛大楚。”
魏无忌恍然大悟。
感情是钱正子骗了他们,自己受到了损失不甘心,所以……好歹毒的策略,这个该死的钱正子,这可把他魏无忌给害惨了。
不过很快魏无忌的眼神就变得冷厉了下来。
既然自己吃了这亏,凭什么别的使臣就不?
听说魏武王小肚鸡肠,虽坐拥一座江山却是锱铢必较。
赚了他就开心,要是赔了一丁点,他都想杀人。
想来魏国地大物博,使臣用来收买人才的东西也不是俗物。
自己要是掉脑袋,总得找几个陪葬的人跟着一起,这大魏使臣唐金玉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