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
颇具盛名的望湖楼,此时灯火辉煌,宾客云集。
在最高的楼层,俯瞰江面,月牙初生,微风袭来波光粼粼,揉碎满湖金银点点。
此时,也看不见前一年那压抑气氛了,再次聚首的巴陵一众望族,欢声笑语,杯盏交错。
漕帮孟虎、马帮张晶以及归正人头领孙俦,也被受邀来到这望湖楼,共商大计。
他们三人,平时多有私怨。
因而,一路上互不言语。
各自的护卫则是各自警惕,气氛十分凝重。
“好了大家,安静下,我先跟大伙介绍了一下,我等巴陵的三位好汉。”
戴仁义见自己邀请的贵宾均已到,便清了清嗓子说道。
“漕帮孟虎,同为巴陵人,就不多介绍了。”
“马帮张晶,同样是我等的老朋友了。”
对于这两位,在座的众人早已耳熟能详,毋需赘言。
“这位是归正人孙俦,智勇双全,势力同样不差,手下有数千敢战勇士。”
一时间,气氛一下冷了下来。
归正人那是什么?
好听点交归于正道,不愿意当蛮夷的汉人。
但在他们这些大族眼中,那就是跟随着无能的大宋南渡的,过来抢他们利益来的北方人。
想想这几年,因土地的问题,哪个家中跟他们没有怨恨?
这是仇人相见啊!
这让不少巴陵人的脸上,涌现一阵阵恶劣的情绪。
只是慑于巴陵戴家的威势,以及孙俦的雄厚的实力。
最终,在良好的心理调节下,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来应对。
戴仁义扫视全场,见没有人跳出搞事情,心中暗暗舒了一口气。
并没有出现,他预料中的激烈冲突。
“各位,这一年多来,面对杨么叛逆的压迫。大家过的,这是什么日子,都很清楚吧?”
这一年来,杨么的势力如日中天,巴陵各家族饱受欺凌,生计艰难。
他们的土地,被其强行征收,分给了那些泥腿子。
更过分的事,是农社社长每次有什么动员大会。
便将他们各家族遗留在乡间的子弟,拉出来戴高帽、捆绑游街、批斗示众。
每个遭受批斗的子弟,无不身心俱疲,尊严扫地。
家族中的长辈们,只能暗中饮泣,忍气吞声。
这就是对于他们世家大族的蔑视!
要不是他们机智,看到事情不对,早早逃到了巴陵城内。
上那“痞子运动”的人,大概率就是他们了。
每每想起,他们都饱受一种不寒而栗,夜不能寐的精神折磨。
“如今,官兵将至,正是我等重振巴陵纲常的时机。”
“望各位以大局为重,携手并肩,摒弃前嫌,共渡此时此境的危难。”
戴仁义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人,加上语气恳切,意思不言自明。
这时候,对荆湖拨乱反正最重要时期,容不得一点差错。
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谁要是不想体面,他就帮谁体面。
这是警告,也是利益所在。
一时间,众人表情不一。
但也明白这时的局面,即是危难,也是他们更进一步的机遇。
“大家都没有意见,那就进入今天主题,这就是我邀请大家来的目的。”
“如何在接下来的局面中,保护我等的利益不受损失?”
见此众人齐齐脸色严肃,纷纷放下手中的碗筷,仔细聆听戴仁义的话。
“杨么叛逆倒反天罡,妄想让贱民骑到我等头上,这是对于我华夏文明的亵渎。”
“但是,官兵对于我等大户来说,也不是好东西。”
“毕竟,俗话说的:匪过如梳,兵过如剃。”
“我等若不齐心协力,刘光世剿匪过程中,只怕不会放弃趁机在巴陵捞一笔。”
“倒时,你我可就是砧板鱼肉,身家性命难保啊。”
自从大宋靖康之后,一众大族对于大宋的品行,同样就没有抱任何奢望了。
对内压迫,对外卑躬屈膝。
儒家伦理道德,被赵氏丢的干干净净,早已对赵宋失望透顶了。
“戴家主,你今日将我等叫来,想来有了一定的章程了吧。”
“对啊!还请戴家主不吝赐教。”
“先说出来,让大家议一议吧!”
戴仁义点了点头,沉声道:“我有些拙见,大家不妨听一听看。”
“经历过杨么叛乱,大家应该已经深切体会到了,没有自己武装,自己只能任人宰割。”
听见这话,一众族长脑中纷纷涌现不好的记忆,都露出难看的脸色。
“武力方面,我等大家族不好出面,但是这就是我邀请三位好汉的原因。”
通过关系,他们可是知道,连番的遭受到兵变的苦难。
赵构对于这种私军,很是十分忌惮的。
因此,这就造成了他们大族的无奈。
享受着这制度的益处,也不得不受制于制度。
“至于我等,就利用朝廷的关系,为三位好汉疏通一些关系。”
听了戴仁义的话,众人眼神中齐齐一亮。
而能够做到一方豪杰的三人,都是十分聪慧的。
一时间,恩怨暂消,彼此隐晦地对视了一眼,已然明白了彼此的心思。
这些大族,这是准备把他们当枪使啊!
然而,形势比人强,朝廷与杨么都不待见他们。
他们的发展,处处受到限制。
至于造反?不敢!
因此,权衡利弊后,他们貌似也只能暂时接受。
“戴家主,大才啊!”
而一众族长思索良久,也渐渐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不由称赞起来。
这三人若能为他们所用,将会是他们手中最好的利器。
面对杨么这等叛逆,不用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那腐朽不堪的巡检司寨身上。
而且,面对朝廷讹诈时,同样三大势力也是他们的筹码。
加上他们身为大族,所掌握着的资源和人脉,就能够轻松拿捏住这天下大义。
听他们的,三人自然就是良民,不听就是匪患啦。
不怕三人敢反抗。
要真有这勇气,他们早就揭竿而起了,何必等到今日?
如此一来,内外兼顾,既能抵御外患,又能稳固朝廷。
可以说,这是一举三得的好事。
“戴家主,结成这联盟我没有意见。”
“就是不知道我们赶跑了杨么,其利益怎么分?”
一想到自己竟然沦为了一颗棋子,就让孙俦心中十分不忿。
但是,作为一个组织首领,为了发展,他忍下来了,平静地问出了关键问题。
“这是一个人物啊!”
戴仁义心中暗叹。
同时面上微微一笑,目光扫过众人,缓缓道:
“利益分配,自然要秉持公平公正!”
大家都是老狐狸,没有任何反应。
公平公正?
哪次掠夺贱民的财富时,他们没有做到呢?
牛吃了我张老爷的秧苗,让你一个贱民赔偿不是合情合法的吗?
至于牛如何吃的,以及秧苗几何?
跟公平公正无关。
“如何公平公正法?”
马帮张晶是贫农出身,对于这群豪绅的嘴脸再熟悉不过。
杨么进行的改革一年了,如今其在荆湖的财富,十分的惊人。
农社产出,就比任何一个大家族数百年的积累都还要多。
更别说那些纺织坊、钢铁、铸铁坊等新兴产业,利益之大难以估量。
一丝一毫的偏差,就是成千上万贯的损失。
被人打断,戴仁义稍微停下来解释道。
“张好汉,莫急。我接下来会说这个的。”
“我先说一个事,大家有去研究过杨么推行的农社模式没?”
一众人面面相觑,然后纷纷摇头。
“可知道杨么利用天幕的知识,在这两年中,获得何等的财富?”
一众人依旧摇头。
“我统计过了,杨么积累的财富,赶得上在座各位家族所有积累之和。”
听闻此言,丝丝倒抽冷气的声音不绝于耳,让一众人双目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所以,我准备参考天幕智慧,制定议会法令,采用公司制度!”
刚听戴仁义的话,众人条件反射般就要反对,眼中的贪婪被惊恐掩盖。
听完后,他们才发现自己反应过度了。
该死的天幕,已经成为了他们生命中的梦魇了。
“其股份,就以这次中各个的贡献来折算。”
“另外,股份分为干股,以及经营股。”
“干股用于这次分配,经营股留作后面,对参与实际经营者进行分红奖励。”
众人听后,都露出了不满的神情。
他们身为大家族族长,自然不会去经营这个公司。
而听其所说,根本不是如今现行的“带泄”与“斗纽”原则,而是要制定强权法令。
而经营股的分红,必须给那些庶出甚者是外人的。
“为什么要给那群经营者股份?”
这时,一个族长问出了大家的疑惑。
“我知道大家在想什么,觉得那些管事就是一个打工的。不配跟我等坐在一起?”
望着众人的表情,戴仁义不禁叹了口气。
“各位,时代不同了。”
“过去,我等大家族靠着‘三纲五常’掌控一切。”
“但如今,天幕早就为天下树立起了新的纲常。”
“三纲五常不可能再帮我等了,反而极大可能成为我等的催命符!”
见有人想要反驳,戴家主挥手打断了他,接着说道。
“‘人人平等’的纲常,不是你我在这儿咒骂否定,它就会不存在的。”
“看看这大宋,在天幕出现后,那些贱民可还曾像以往一样畏惧我等?”
这样的反问,让他们感觉受到了严重的侵犯。
“戴家主,只要朝廷消灭了杨么这逆贼,这样的思想必然会被消弭的!”
显然,在这群依靠“三纲五常”的食利者眼中,根本就没有说服力。
或者说,他们不能接受自己的利益,遭受任何损失。
“朝廷消灭杨么可能会容易,但是天幕出现数年了,其理念早就已经深入人心了。”
“你能消灭所有渴望大同的下等人,亦或消灭天幕来,威慑所有贱民吗?”
一时间,众人默然,心中明白戴仁义所言非虚。
新的纲常,已经不可能消弭了。
“况且,你们在夜里,就没有渴望过那‘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吗?”
“对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没有感到彻骨的痛恨吗?”
听闻着戴仁义的冷言冷语,众人内心骇然,终于维持不住那默然的表情了。
他们没有想到,戴仁义这个大宋的食利者,竟然有如此野心。
先诛杨么,后灭宋兵,重塑纲常。
如此情境下,这大宋的天下,未来将会有怎样的波云诡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