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第112章天道为变
玄冥察觉九幽中的变化,虽然奇怪他们是如何如此之快进入九幽的,但并不担心,谁也无法活着走出九幽,她有这样的信心。
九幽第一层是魂川,亿万水族亡灵的怨气凝成的孽云与阴风,会随着呼吸进入肺腑,会发出剐蹭至骨的锐鸣;
第二层是煞池,千万禽兽的亡灵聚集在此,遇到外来生灵便会凝成散发怨气的雨滴,聚集为腐肉蚀骨的煞池;
第三层是噬渊,呵呵,想到这里玄冥不由冷笑出声。人类,真是非神的生灵中最为贪婪固执的一种,他们的生存欲望有多强烈,对死亡的恐惧与抗拒就有多强烈。百万人类的亡灵,呵呵,就像这一层的名字一样,足以吞噬一切。何况,在倒悬星河影响之下,手无缚鸡之力的天神呢。
第四层,想到这一层,玄冥忍不住甜甜笑了起来,看得对面的后土和女娲都是一愣,神农更觉汗毛倒竖。
到了第四层,明河你就完了。
如云,玄冥默默又念了一遍这个名字,收起嘴角的笑容,看向对面的几位天神,冷声问道:“怎样,几位可愿如我所愿?”
后土木着一张脸:“只因那次游山我说了那几句话,你便要破坏这天下的秩序么?”
“不是我要破坏,而是天意如此,后土神难道要违背天意吗?”
“何为天意?”
“变为天意。”
玄冥有些不耐烦,但还是说道:“天地混沌,盘古大帝将其分开,这是变;血肉之躯化风云雷电,化山川湖海,化飞禽走兽,这是变;自然神识而皆化天神,这也是变;各位本是变的产物,为何如今却固守愚见,不知通化呢?”她看着后土,说:“那日后土神指着深远蓝空下一座晶莹的雪峰说道,这里曾是旷野,而今却成冰川,看来一切自有其起点与终点,并无的谓永恒。又说,人类生命倏忽短暂,故而求生而畏死,却不知一切都逃不过生死,先后而已。”
后土似乎随着她的讲述陷入回忆,道:“当时你说,他们看不到冰川的融化,便以为冰川亘古不变;他们看不到神的生死,便以为神是永生的。看不到便不存在,得不到便永世追逐。人类何其愚蠢,真不知女娲为何造出这样的蠢物来,偏又繁殖得到处都是,你看大荒之上,也只有那归墟之底和冰川之巅没有他们的踪迹了。\"
后土看向玄冥,似在询问她是否还记得。玄冥点点头,脸上露出轻蔑的神情,说:“时至今日,他们更加贪心得紧,只怕不久之后,大荒便没有他们到不了的地方了,连天帝的九霄,只怕也不得安宁。”
她看一眼女娲,转移了话题:“女娲神,你自诩慈爱,赐予人类生命,却又赐予他们死亡,这样生杀予夺,真是天神本色啊。”
“他们争抢掳掠,自相残杀……”女娲神情不安,想要解释。
“他们的事,为何不让他们解决?你不过是觉得自己创造了他们,有掌控他们的权利吧!”玄冥冷笑着毫不留情地反驳,仿佛完全忘了那个撺掇女娲赐下死亡的人正是她自己。
是啊,若没有死亡,她哪来那么多亡灵去建九幽呢。
“你既赐生又赐死,岂非同样善变?神心易变,天道为变,为什么这天帝不能变,这大荒的秩序不可变?”
栗广之野的上空,风起云涌,地面上洪水滔天尸体累累,玄冥的声音冰冷森严,不可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