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76,我为知青编教辅 > 第八十六章 初见小二毛(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八十六章 初见小二毛(下)

王鹏赶过去帮忙的时候,才发现五儿的旁边还跟着一个不认识的人。

他们几个一起将三轮车推进了院子,然后卸了车,进到了厨房。

王鹏等建宏他们洗漱完,收拾停当,便招呼道。

“走,咱们到外边去吃饭吧。”

“不用了,他在路上买了。”

王鹏这时才发现,刚才的那个人又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外面拎进来一个军用挎包,鼓鼓囊囊的里面不知装着些什么。

听到建宏说话,那人开始从挎包里开始取出几个纸包,放到了桌子上,还有两瓶高粱白。

建宏过去,将那些东西拿到了案板上,开始一个一个切了装盘。

一份牛肉,一份猪头肉,一份花生米,还有一份豆腐干,另外就是几个馒头,他也用锅馏了起来。

收拾停当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始吃了起来。

王鹏见建宏和五儿对那人爱答不理的,也不给自己介绍,就多看了那人几眼。

这个人年龄也不大,估计和自己这伙人年龄差不了许多。头上歪戴着个军帽,上身穿一件已经洗得发白的军褂,下身也是军裤,一双懒汉鞋。

长得细白嫩肉的,脸上却有股子桀骜不驯的神态,应该是街上的无业游民。

这时候的就业环境不好,刚恢复高考不久,学习也没有得到重视,家里孩子普遍都多,好多小孩上到高中,甚至初中就不念书了。

要不插队,要不待在家里,更多的是成群结伴地在街上瞎逛,惹是生非,这个应该是其中的一员吧。

要不说酒是好东西,三巡一过,桌上的气氛就活跃起来了。这时候,建宏才将那小孩介绍给了王鹏。

原来这小伙儿住在府东街一片,具体住址和名字一概不知,只是他们经常过去收旧东西,碰到过几次,一来二去混了个脸熟,时不时还点头打个招呼。

谁知今天下午他们出去收东西的时候,刚走到府西街的一个巷口,就看到了两群小孩正在打群架,其中的一群很快就被打散了。

换了平时,建宏他俩遇到这样的事情躲都来不及呢。

这次由于离得比较远,也没在意,看了一会儿就继续往巷子里骑。谁知被打散的一伙人里,却有一个小孩奔着他们就过来了,后面还不依不饶追着几个。

等那小孩儿跑进一看,他俩还真认识,其实说认识也不对,只是面善一点儿而已。

小孩跑到他们后面,也不声响,就是好无助看着他俩,站在了那儿,那怎么办呢?

于是,五儿的同情心泛滥了,跳下三轮车就拦在了追着的那群人前面。

“别动,这是我兄弟,大家不要打了。”

那些人正打得在兴头上呢,那管是你兄弟还是父子,直接就上手了。

五儿挨了几下,看镇不住这些家伙儿,也只能上手了。

动起手来,建宏当然也无法闲着了,赶紧上去帮忙。

你想想,这些街头混混那是他俩练家子的对手,一个崩拳,一个劈腿,一个照面就放到了两个,剩下的直接吓住了。

事后,这家伙就不走了,赖了他们一下午,说要跟他们学武。

“这不,还买了拜师的酒肉。”建宏对着桌子努努嘴说道。

王鹏听完就笑了,“好事吗,你们不是白捡了个徒弟。”

“切,快算了吧,就他那小身板还学武呢?”

五儿撇撇嘴说道。

“小伙儿,你叫啥?”王鹏没有接五儿的话茬,而是问小伙儿道。

“二毛,外面的兄弟都叫我小二毛。”

“小二毛?”

王鹏忽然觉得这个名字耳熟,想了半天才想起来。

八二年自己上高中那年严打,市里破获了一起流氓盗窃团伙,其中的一个主犯外号就叫小二毛,忍不住开口问道。

“麻衣巷的小二毛?”

“是啊,我家就在麻衣巷,怎么你听说过我?”小伙抬头看看王鹏,迟疑地问道。

“没有。”然后,王鹏就决然不说话了。

建宏和五儿见王鹏不再说话,也不敢再多说了,四个人沉闷地吃过饭以后,建宏就将小二毛给打发走了。

“小鹏,那个小二毛你认识?”小二毛走了以后,建宏问王鹏。

“不认识,不过,你们以后尽量少跟这些街头混混打交道,不要惹事。”

“我们知道的,平时根本不和他们拉呱。”

“那就好,好好做生意就好。”

冬天的夜长,又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三个人躺在炕上一时也睡不着,便侃起了大山。

建宏和五儿你一句我一句地把他们这段时间活动的情况给王鹏讲了一遍。

“小鹏,有个院子我一直拿不定主意买不买?”

“什么院子?”

“骡马市那边有一个很大的院子,有五亩来地,原来是开车马店的,房子倒不怎么样。

但是,里面有一个酒窖保存了很多的老酒,据说连明朝的都有呢。”

“什么,明朝的酒都有?”

“就是,我进去看了大坛小坛,还有用瓮装着的,满满的一地窖,估计有上千坛。”

“那你怎么不买?”

“太贵了,竟然要五万块,都够买四个这样的院子了。”

“五万块,包括酒窖里的酒吗?”

“那当然,要不谁也不傻,谁稀罕他那破地方?”

骡马市、大钟寺在五一广场的西北边,都是属于市中心的范畴,用不了多久就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况且还有那么多的老酒,即使是随便一坛,后世拍一个大几十万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建宏,你看那里面的酒是什么酒了吗?”

“当然看了,地地道道的汾酒,其中的瓷瓶上还写着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呢。”

“那好,明天我们直接过去看看。”

“行,我觉得买下来也合算,那些酒够我们喝一阵子了。”

“可别扯淡了,五万块你买酒喝,想想睡吧。”五儿不高兴了刺激了下建宏。

“建宏,最近我想让村里面做元宵,然后在市里边卖,你觉得怎么样?”

“摆个摊可以,但是一天又能卖多少呢,还用得着村里做,叫两个人过来,在我这儿支个摊,滚完后到街口卖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