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你没我的同意不许去找那个李茂才报仇,宝乐说的对,我们没有证据,先不要轻举妄动,你多跟宝乐学学。”胖子爹警告的对自己儿子说,他看了看宝乐,觉得这个闺女跟以前不一样了,有主见,这样正好,就不会再被人欺负了。
“嗯,我以后都听宝乐姐的。”
这趟没白来,收获小跟班一枚。
许宝乐看了看时间不早了,又说了一遍自己来的原由。
胖子忙不迭的去厨房拿了铁锅送过来,“宝乐姐,我力气大,要不我跟你们一起去镇上,还能帮帮忙。”
“今天你先不用,我们等会要去码头先看看情况,如果卖的好的话,我会再增加摊点,到时候你再去。”
胖子蔫吧了。
“没事,我去一样,等我挣了银子买肉给婶子补补,你在家照顾好婶子。”许年年安慰自己兄弟。
胖子依依不舍的把两人送到村口。
一个锅子连着汤料一起放猪杂。一个锅子炖了满满一锅大白菜,有荤有素。
史秀琴按宝乐说的,闷了满满一锅米饭,放进木桶里盖好,用被子在外面包着保温。
一切准备就绪,这么多东西外加好几个人,要是抬到坐车的地方一来麻烦二来也太显眼了。
“文远哥家有牛,以前他也去拉过人,但去镇上一趟来回4文,村里人情愿走着去,没有十分必要都不会坐车,所以根本没啥生意,先也就隔壁村的那个老头,反正闲着无事,赚一文是一文。
没拉几天就没干了,就农忙的时候,给人耕田用。
但我听说他前几天丢了镇上的活计,在家闲着呢,我两关系好,我去跟他说借他家牛车用一下,若是今天卖的好,以后肯定要天天用,倒时候咱们给他点钱。”
“行,那年年你现在去问一下,若是生意好,以后按天给钱。”
本来许宝乐还打算买头牛的,毕竟搭车的话,时间得按着人家的时间来,太麻烦了,如果有人专门跑的话,就省事多了。
她是要自己搞事业,但也不是哭哈哈哈的搞,那太累人,银子要赚,福也要享。
得了许宝乐的授意,许年年赶紧去找许文远了。
许文远这几天在家闲着,虽然在码头上分了一两银子,不用那么着急,但就他家这种情况,也容不得长时间不做活。
他们家跟老宅都是一脉的,爷爷辈是兄弟,他家更穷,所以20多了还没娶亲,因为给不起聘礼。
“大伯,文远哥在家吗?”
“年年啊,文远在院子里编篮子。”
许文远家的房子是黄泥巴加石头糊的,院子也很小,话音刚落,许年年就看到了正在干活的许文远。
“文远哥,你今天忙吗?”
“不忙,这几天都在找事做,还没找到。”
“宝乐你知道吧,我堂姐,她搞了个小吃的生意,想麻烦你驾着牛车送一下,因为今天是第一天,先看看镇上的人喜不喜欢,要是卖的好的话,宝乐姐想付钱让你以后每天帮她跑。”
许文远并没有把后面的话放在心上,他放下手上的活计,“什么钱不钱的,不就跑一趟吗?你等着,我去牵牛。”
老黄牛住的棚打理的干干净净,用的木料比他们房子还要好,可见重视。
许年年帮忙搭手把板车给套到牛身上。
两人牵着牛从村里走过,有好奇的问他们去干嘛,许文远就说去帮人拉东西,并没细说。
到宝乐家时,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几个人把大锅和炉子抬上车,还有一筐碗筷,两家一起凑的。
本来许老大要去,但许宝乐觉得人太多了,最后定了史秀琴、她还有许年年,一个切,一个装,一个收钱就够了。
还好这个朝代民风开放,再加上四方镇经商风气浓,女子做生意多的是,并没有那么多讲究。
直到坐上牛车,晃晃荡荡朝镇上去时,忙了一上午的史秀琴,终于忐忑起来。
泼辣归泼辣,那是窝里横,村里横,离开了舒适区,40多岁开始到镇上闯荡,史秀琴觉得心里没底。
“宝乐,我们准备了这么多,要是镇上的人不喜欢怎么办?”
“不会不喜欢的,大伯娘,你就放心好了。”
“对了,宝乐,你们猪杂饭打算卖多少钱?”赶车的许文远问。
这个许宝乐已经想好了,“按分量,分两种,小碗5文钱,大碗8文钱,都有肉有菜有饭。”
众人倒吸一口气,“这会不会太贵了,都够买几个肉包子了。”
“不贵,菜肉都有,能吃饱,还能吃好,不比肉包子划算啊。”
到了镇上,牛不给进去,许文远跟许年年两个把板车下下来,先让史秀琴看着牛,他们两个一起拉着板车朝码头走去。
为了防止被刘哥认出来,招来不必要的麻烦,许文远把衣服搭在脑袋上,挡住大半的脸,码头上人来人往,都是干活的人,所以也没人在意。
已经有摊位在摆了,有卖馒头包子的、卖饼、茶叶蛋,馄饨面条之类的,还有小炒之类的,琳琅满目。
许宝乐选了个大树下的位置,许年年手脚麻利的开始卸东西,就从家里带了一张桌子,两个小伙子动作很快的组装好,许宝乐把菜板刀子放上去。
东西摆好,许文远就先走了,换史秀琴过来。
快到中午饭点了,许宝乐先把炉子点着,然后把大白菜和猪杂锅子放上去,装饭的大木桶也拿出来,试了试温度还是热乎的,回头天冷了,也要给饭桶准备个炉子。
史秀琴过来了。
“宝乐,你这地方会不会偏了点?”
正对着码头的位置早没了,每个摊位都有固定的点,不过酒香不怕巷子深,虽然不在正道上,但也能看到。
“没事,等会炉子热了,别人闻着香自然会来的,大伯娘你来的正好,你先切一盘子,切小点,给别人尝尝,先尝后买。”
史秀琴一听有事做,立马来劲了,她甚至都没产生怀疑自己为什么要听这个小侄女的,自己才是长辈。
“年年,你把碗一摞一摞的摆好,等会人多了,就不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