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944年6月24日清晨,黑龙江上的薄雾被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撕裂。李云龙站在岸边,冻得发红的耳朵最先捕捉到了那种独特的\"咔哒咔哒\"声——那是t-34坦克履带碾碎冰面的节奏。他吐出一口白气,看着对岸的钢铁洪流如同神话中的巨兽般缓缓显现。

\"老赵!快看!\"李云龙突然拍着政委的肩膀大笑起来,\"老毛子给坦克戴帽子呢!\"只见每辆苏军坦克炮管上都套着毛毡制成的保暖套,活像一群顶着睡帽的钢铁巨人。最前面那辆坦克的炮塔上,一个满脸胡茬的苏联兵正探出半个身子,手里举着个冒着热气的搪瓷杯。

当第一辆t-34的履带碾上中国土地的瞬间,岸边的八路军装甲兵爆发出一阵欢呼。有个小战士兴奋地把棉帽抛向空中,结果被寒风吹到了江面上,惹得众人哄堂大笑。苏联坦克兵们纷纷钻出舱盖,有人掏出相机\"咔嚓咔嚓\"地拍个不停,更多人则对着八路军的\"万国牌\"装甲指指点点——那几辆炮管上系着红绸带的改装t-34尤其引人注目。

\"达瓦里希!\"领头的苏联军官突然用生硬的中文喊道,他跳下坦克时差点在冰面上滑倒,幸好被李云龙一把扶住。两人相视一愣,同时爆发出爽朗的大笑。

临时搭建的指挥帐篷里,炭火盆烧得正旺。化名\"朱可夫\"的苏军指挥官刚摘下皮帽,就盯着李云龙腰间那把军刀移不开眼了。刀鞘上\"南京1937\"的刻痕在跳动的火光中显得格外深刻。

\"李,这个...\"苏联将军突然解开自己的佩刀,动作大得差点碰翻桌上的马灯。这把哥萨克军刀的刀柄上,红宝石在灯光下像凝固的血滴。当两把军刀\"锵\"地一声交叉时,帐篷外的战士们还以为出了什么事,瞬间涌进来五六个持枪的卫兵。

\"出去出去!\"李云龙挥着手笑骂,\"没看见老子在和老毛子...呸,和苏联同志搞文化交流吗?\"他转头对朱可夫挤挤眼,\"这帮兔崽子,听见响动就炸毛。\"

外面的空地上,联欢会已经热火朝天。有个苏联坦克兵不知从哪掏出来个破手风琴,正摇头晃脑地拉着《喀秋莎》。八路军的小战士不甘示弱,用缴获的日军口琴吹起了《八路军进行曲》。两支曲子竟然诡异地合上了拍子,引得战士们围着篝火跳起了即兴舞蹈。一个蒙古族战士教苏联人跳\"安代舞\",结果身高体壮的毛子们转着转着就撞成了一团。

\"为了斯大林!\"朱可夫举起用炮弹壳做的酒杯,里面的二锅头洒了小半在军装上。

\"为了mZx!\"李云龙一饮而尽,突然被辣得直吐舌头,\"他娘的,这毛子酒够劲!\"说着突然从兜里掏出个皱巴巴的烟盒,\"来来来,尝尝老子的'战利品'——正儿八经的日本将官烟!\"

第二天天还没亮,炊事班就忙活开了。老班长拿着大铁勺,指挥着战士们把一桶桶刚熬好的小米粥往坦克边上搬。\"都给苏联同志多盛点!\"他扯着嗓子喊,\"人家大老远来,不能饿着肚子打仗!\"

苏军炊事员也不甘示弱,搬出几个铁皮桶,里面装着还冒着热气的红菜汤。两国战士就着冻硬的列巴,你一口我一口地吃得不亦乐乎。有个八路军小战士好奇地尝了口红菜汤,结果被酸得整张脸都皱成了包子,惹得周围的苏联兵哈哈大笑。

当朝阳完全升起时,混合编队的坦克已经整装待发。李云龙站在指挥车上,看着阳光下闪闪发亮的钢铁洪流——苏军的t-34和八路军的\"万国牌\"肩并肩排列,炮管上的冰凌正在融化,滴落的水珠像是一串串透明的珍珠。

\"全体都有!\"李云龙突然举起信号枪,\"给苏联同志看看咱们的'欢迎仪式'!\"

\"砰砰砰\"三发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刹那间,所有八路军的坦克炮塔同时转向右侧,炮管45度角抬起——这是他们自创的\"装甲兵敬礼\"。苏联坦克兵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乌拉\"声。领头的t-34突然开动起来,在雪地上画了个完美的圆圈,最后用炮管\"轻轻\"顶了顶李云龙的指挥车,活像一匹撒娇的战马。

\"出发!\"随着两声短促的哨响,钢铁洪流开始向南推进。坦克电台里,中俄双语的口令此起彼伏。有个调皮的苏联坦克兵甚至用电台放起了《国际歌》,很快就有八路军的战士跟着哼唱起来。

在队列最前方,李云龙和朱可夫并排站在指挥塔上。寒风吹得两人的大衣猎猎作响,却吹不散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时,两双同样粗糙的手,同时握紧了面前的机枪握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