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宋思柏则拿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不少美元和外汇券:“嘉嘉,这是大伯找人额外兑换的,你带在身上。在那边别亏待自己,想吃什么、需要什么就买,别省着。”

他知道,即便是国家有补贴,但至多也就是保障基本生活。

若真想手头宽裕些、日子过得从容点,那是没有的。

“大伯,您不用特意去换的。之前整理爷爷留下的东西,里面有两箱外币,我带了不少。足够用了。”

除了外币,还有大黄鱼、珠宝和钻石。

这些东西在国内不便流通,但在国外可是硬通货,宋嘉根本不愁钱花。

甚至还打算出去后变现一部分,作为日后开办药厂的启动资金。

宋思柏却摆摆手:“爷爷那些钱都不知道放了多少年了,也不知还能不能用。这些是我刚换的,你拿着,有备无患。”

宋嘉见大伯已经兑换好了,便感激地收下了。

宋思柏又把递给宋嘉一个小本子,“这上面记着一些联系方式,都是咱们宋氏的远亲。”

“当年战乱的时候,你爷爷选择留在国内,把家产捐给了国家,宋氏有一部分人去了国外避祸,如今在那边混得都不错。”

“其中有一位是你爷爷的堂兄弟,叫宋修远,就在 m 国定居,听说开了家贸易公司。你如果在外面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困难,可以试着联系他们。”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也不知道他们还在不在原处,还认不认这门亲。”

这些海外关系,在老爷子在世时尚有零星书信往来,老爷子去世后,便几乎断了联系。

这些地址还是早年抄录的。

宋嘉收下笔记本:“我知道了大伯。”

宋嘉这次作为交换生出国,是改革开放后国家首批公派赴 m 国的访问学者之一。

这一批共 52 人,分批前往各个学校。

这些人均是从全国顶尖高校和中科院研究所精挑细选出来的。

专业覆盖了物理、化学、计算机、生物、医学、工程等所有国家急需发展的前沿领域。

他们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先锋,更承载着打开国门、迈向世界的“先行者”。

作为医学生,宋嘉与另外六名医学领域的佼佼者,被分配至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学习。

带队的是京北大学的房斯伯教授。

房斯伯早年曾在m国留学多年,对当地情况十分熟悉,负责初期的联络协调。

同行的六名医学生中,有一位与宋嘉同属京北大学。

其余五人则分别来自海市医科大学、川省华西医学院、粤省中山医学院等顶尖医学院校,无一不是精英中的精英。

按行程安排,其他六名学生比宋嘉早一天抵达京市汇合。

1 月 3 日下午,沈望川带着两小只、宋思礼、陆淑容等人,一大家子浩浩荡荡将宋嘉送到机场。

看着媳妇即将远行,沈望川心里满是不舍。

他趁人不注意,低声对宋嘉说:“媳妇,我在你包里侧袋放了一把枪和一些备用子弹,一会儿记得收进空间。国外不比国内,情况复杂,你一个人千万要当心。”

他知道宋嘉空间里有武器,但消耗品总有尽时,多备一些总能多份保障。

宋嘉点点头,虽然经历过不少分别,但这次跨越重洋、时长一年,还是让她心中充满了离愁别绪。

下午五点半,宋嘉在家人的目光中登上了飞机。

安安和岁岁牢牢记住爸爸的话——不能哭,不能让妈妈担心,要支持妈妈去学习。

两个小家伙一直强忍着眼泪,直到飞机越飞越高,彻底看不见了,才终于憋不住,扑进爸爸怀里呜呜哭起来。

飞机上,房斯伯教授特意给大家详细讲解了 m 国的饮食习惯、住宿安排、交通规则等生活常识。

末了还严肃强调:“我们此次出国,不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代表着华国的形象。在外言行要谨慎,既要保持谦逊好学的态度,也不能失了民族底气,明白吗?”

“明白!”大家齐声回答。

除了房教授和宋嘉,其余几名学生都是第一次出国,甚至是第一次坐飞机,神情中都透着难以掩饰的紧张和局促。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行,飞机终于在 m 国巴尔的摩国际机场降落。

中国驻m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早已等候在机场,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安排大巴车将他们送至预定好的酒店休息,调整时差。

直到坐上宽敞舒适的大巴车,看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高楼大厦、来来往往的小汽车、闪着霓虹灯的陌生招牌……

这一切和国内熟悉的胡同、自行车流完全不同。

许多同学才从最初的紧张中回过神来,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新奇感。

“原来这就是m国……”

有人低声惊叹,眼前的一切是他们从来没见过的景象。

一种难以言喻的自卑悄然在车厢里蔓延。

这种情绪在入住酒店后更是达到了顶点。

尽管房教授在飞机上已经打过“预防针”,但当大家亲眼看到酒店房间里光洁的抽水马桶、打开龙头就有的热水、按压一下就能冒出丰富泡沫的香波和沐浴露时,还是被深深震撼了。

这些在国内极为罕见甚至从未见过的事物,冲击着每个人的感官。

宋嘉看着同学们眼中复杂的情绪,心中暗叹。

此时的祖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确实存在巨大差距,意志不坚定的人,很容易被眼前的繁华迷住双眼,失了初心。

她也因此更加敬佩像房斯年教授这样,当年毅然放弃国外优渥条件、冒着风险回国投身建设的前辈们。

房教授敏锐地察觉到了大家的心理波动,饭后特意召集所有人开会。

他没有回避差距,却也语气坚定地鼓励:“我们来这里,是为了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不是为了贪图享乐。现在的差距是暂时的,只要我们把知识学扎实,回去后好好干,总有一天,我们国家也能拥有这些,甚至比他们做得更好!”

一场会议下来,既给予了温暖的鼓励,也再次严肃地强调了此行的目的和肩上的责任。

会后,大家的心态都平稳了不少。

最后,房斯伯看了看时间说道:“今天还有些时间,需要购买个人用品,或者想就近看看的同学可以结伴出去逛逛。但务必注意,这里治安不比国内,千万不要单独行动,一定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