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经过x光检测,确认俑体内有个金属小盒。小心翼翼地取出后,发现是枚精致的银印,印文赫然是\"阳陵邑丞\"!

\"这是管理阳陵日常事务的官员印信。\"老教授激动地说,\"从未出土过实物!\"

更令人惊喜的是,银印底部刻着几行微小的文字,记载了阳陵建造过程中的某个秘密:\"...地宫西侧有秘道,通元英殿...\"

\"元英殿是汉景帝祭祀上天的场所。\"慕枫翻查资料,\"如果真有秘道...\"

在省文物局的特别许可下,一支精干小队对阳陵西侧进行了勘探。果然,在距离地宫百米处的地下,发现了条被刻意填埋的甬道!由于年代久远,甬道大部分已经坍塌,但出土的几件祭祀器物足以证明它的重要性。

\"这印证了《汉书》中关于景帝'秘祭'的记载。\"老教授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是汉代宗教研究的重要突破...\"

回到西安,慕枫将这次发现的过程写成论文,发表在《考古》杂志上。玄瞳阁的名气再次提升,连国外学者都慕名来访。

\"慕先生,您的眼力简直不可思议!\"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握着慕枫的手说,\"那个银印藏在陶俑里,连x光都差点漏掉...\"

慕枫笑而不语。当晚打烊后,四人正在清点这个月的收入,门铃突然响起。一个戴着口罩的年轻人站在门外,手里拎着个琴盒:\"请问...收古琴吗?\"

琴盒打开,里面是张断纹如冰裂的古琴。当慕枫的玄瞳看到龙池内的\"雷霄\"二字刻款时,整个人如遭雷击,这竟是唐代制琴大师雷霄的亲作,传说中的\"九霄环佩\"!

\"雷霄制?\"秦玥的声音都变了调,\"就是那个《乐府杂录》里记载的唐代第一制琴大师?\"

慕枫的玄瞳仔细扫过这张古琴。琴身漆面呈现出典雅的蛇腹断纹,岳山处镶嵌的螺钿已经泛出七彩光泽,龙池内侧的\"雷霄\"二字刻工古朴有力。最令人心跳加速的是,当他轻拨琴弦时,发出的音色清越悠远,竟带着几分盛唐遗韵。

年轻人自称姓张,是音乐学院的研究生。这张琴是祖父留下的,最近要出国深造急需用钱。

\"爷爷说这琴是祖上在四川做官时所得,叫'松风'...\"小张抚摸着琴身,\"但我查遍资料,没找到雷霄制琴中有这个名号的记录。\"

慕枫的指尖轻轻划过琴底板,玄瞳突然注意到凤沼处有细微的修补痕迹。在专业强光下,隐约可见底下掩盖着另一个名字:\"清角\"。

\"清角!\"慕枫猛地站起身,\"《琴史》里记载,雷霄为唐玄宗制过一张'清角'琴,安史之乱后失踪...\"

经过专业仪器检测,确认这张琴的所有特征都与唐代雷霄琴相符。更惊人的是,琴腹内壁用朱砂写着几行小字,记录着它曾经的主人——\"天宝十四载,赐永王璘\"。

\"永王璘?\"林小川快速搜索资料,\"就是那个跟唐肃宗争位兵败的?《新唐书》说他的财物都被没收了...\"

\"除非有亲信偷偷带走了什么。\"慕枫若有所思地摸着琴身,\"比如这张御赐的名琴...\"

最终,慕枫以一千两百万的价格买下了这张稀世古琴。交易完成后,小张突然想起什么:\"对了,琴盒夹层里有本祖传的《琴谱》,可能你们用得上...\"

琴谱是手抄本,纸张已经泛黄脆化。当慕枫小心翻开第一页时,赫然看见\"霓裳羽衣曲\"五个大字!

\"这...这不可能吧?\"秦玥结结巴巴地说,\"《霓裳羽衣曲》不是失传了吗?\"

慕枫立刻联系了音乐学院的古琴专家。经过鉴定,这本《琴谱》确实是唐代抄本,里面记录的《霓裳羽衣曲》与现存各种后世版本差异很大,很可能是最接近原貌的版本!

\"如果这真是失传的《霓裳羽衣曲》...\"老教授激动得手都在发抖,\"将是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

在文化部的协调下,一场名为\"盛唐遗音\"的古琴鉴赏会在大剧院举行。当着名演奏家用\"清角\"琴弹奏复原的《霓裳羽衣曲》时,全场观众如痴如醉。演出结束后,慕枫当场宣布将古琴和琴谱无偿借给音乐学院研究。

\"太不可思议了!\"一位记者在采访中赞叹,\"这张古琴竟然串联起了音乐史、宫廷史和安史之乱...\"

回到西安,玄瞳阁的电话被打爆了。最夸张的是日本某皇室成员,派人开价两亿求购\"清角\"琴,被慕枫婉拒。

\"有些东西,给多少钱都不能卖。\"他在采访中说,\"这张琴承载的是整个盛唐的文化记忆...\"

正当众人沉浸在发现古琴的喜悦中时,门铃又响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者站在门外,手里捧着个紫檀匣子:\"听说你们懂唐代的东西?\"

匣子打开,里面是块温润如玉的白石片,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当慕枫的玄瞳看清开头\"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几个字时,手中的放大镜\"咣当\"掉在了地上,这竟是玄奘法师亲笔所书的原始笔记!

\"玄...玄奘真迹?\"秦玥的声音都劈了叉,\"就是那个《西游记》里的唐僧?\"

慕枫的玄瞳仔细检查这块长约一尺、宽约半尺的石板。石质是典型的天山白玉,表面文字用铁笔刻写,笔画遒劲有力。最关键的证据是末尾的署名:\"沙门玄奘,贞观廿二年于素叶水城\"。

老者自称姓陈,祖上是敦煌的文书修复师。这块石板是上世纪四十年代从莫高窟某洞窟的暗格中发现的,一直秘不示人。

\"家里孩子都在国外,没人继承这门手艺...\"陈老叹息道,\"与其让它蒙尘,不如交给识货的人。\"

慕枫强压激动问道:\"您开个价?\"

陈老竖起一根手指:\"一百万。但我有个条件,必须公开展示,让更多人看到。\"

这个价格简直是白送!慕枫当即答应,并主动提出将展示地点定在图书馆。交易完成后,陈老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这是和石板一起发现的,可能对你们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