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370章 文武之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胡志英、陆帧两人都瞪大了眼珠子。

这就言重了,亡国之兆啊!

又不是文恬武嬉,何来亡国之兆,难道就因为文官打压武将?

自古以来,文武不合,乃是常态。

而文臣压制武将,也是文官的本能。

朝廷权力终究是有限的,武将拿得多,他们文官自然就少了。

争权夺利,这可是生死之事啊。

“实际上,文臣何须打压武将?大渊皇朝的制度,文臣天生就要盖过武将!”

“爵爷此话何来,目前朝堂之上,依旧是文武平衡。”

“文武平衡?怕是早就不是了吧,大渊皇朝立国五十多年,开国勋贵还活着的凤毛麟角,多是武二代、武三代,他们即便身在武将之家,自小培养,又有几人有祖上之勇?便是陛下要灭国安南,派出去的也是自己的儿子,武将勋贵之中,老的老,小的小,难有独当一面之将帅!”

“而你们文臣不一样,自太祖开国,重开科举之后,三年一届,进士上百人,源源不绝,这些都是你们文官的新鲜补充,武将呢?没有大战,如何崛起?”

陆帧有点懵,似乎还真的是这样。

勋贵世家,即便是以武传家,可历朝历代,能保持武勇的勋贵世家,根本就没有。

金银财富,地位富足,就是英雄冢,消磨一代一代武将的锐利。

他们文臣则不一样,无需战争,只需要科举,就能一批一批冒出来。

皇朝初定,天下初定,开国从龙之功的武将,成了勋贵。

而天下安宁后,没有战事,武将这个群体就要堕落,被文臣踩下去。

可文臣呢,拿到了朝廷权力,把这个天下治理好了吗?

若是治理好了,何来的皇朝更迭?

文臣把国家治理乱了,最终又是时势造英雄,让武人们崛起了,用手中刀,来平了乱世。

“如此,岂不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文武之争,永远没有一个胜负?”

胡志英也想到了这个。

自从《大渊日报》上有了皇朝周期律这个概念,这些家伙的思想方式也得到了启发,很容易就想象一个轮回。

“看来,朝廷治国,不应该只有科举选文臣,也应该有武举选出武举子,充实军中,让民间尚武之风不坠。”陆帧道。

赵清虎看了这家伙一眼,是个治世之臣啊!

自己才说了文武之争的事情,他立马就有了一个解决办法。

朝廷除了科举外,弄一个武举,让武人不至于断了根,的确是一个解决办法。

民间尚武之风兴起,的确能保持武脉不断。

三人议论一阵,眼看着日薄西山,便各自散去。

文武是大事,若是他们三个喝杯茶,议论一番就能得到解决办法,那就不是千年难题。

赵府之前,赵清虎才下了马车,就看到了站在府邸大门口的赵清牛。

“今日才提到你们,没想到,老四你就来了!”

“大哥!”

赵清牛见是赵清虎从马车下来,也是大喜,连忙迎了上来。

“怎么不在家待着,眼巴巴来门口等着。”

“长时间不见,想着早点见到大哥。”

“今日开心,让谢娘子弄些好酒菜,你我兄弟喝一杯。”

“都听大哥的。”

入了府,李举人还有书礼也早就在等着了。

“大伯!”

“爵爷!”

“好,路上累了吧,住的地方安排好了吗,可还有不足之处?有问题直接找大郎,就当是回到家了。”

“伯父,一切都好,没什么不足之处。”

难得有家里人来,赵清虎吩咐谢娘子,弄了不少酒菜。

都是家里面珍贵食材,其中不少山珍野味,鲍参翅肚也有,甚至还有厨房准备了数日的佛跳墙。

“算你们运气好,这佛跳墙厨房准备了三天,快来尝尝。”

兄弟两个也有一年多没见,赵清虎跟赵清牛,喝得有点多。

“家里如何了?”

“大哥放心,都很好,三哥家也好!”

“老宅如何了?”

算起来,好久没想起老赵家的老两口了。

也不知道这段时间在家里面安分与否?

“大哥你放心,有书礼在,老爹跟老娘也都不闹了!书礼是个有本事的,虽然在府城读书,自己也赚了一些银钱,送了回来,他们日子好过了不少。”

“也是书礼的一片孝心,只要不闹幺蛾子就好,老二呢?”

“瘸着腿,成了村里面的老混子,偷鸡摸狗虽然不至于,可也招猫斗狗,让人生厌!若不是有书礼在,村长跟大伯,早就把他赶出去了。”

“不说他了,孩子们可还好?”

“都好,三哥添了一个小子,我家也生了个带把的,咱们家人丁兴旺。”

这是好事啊,之前家里面来信也说了,赵清虎还送了礼回去。

热闹了一晚,第二日,家里面就清净了。

五郎需要读书,威宁侯府的私塾也没解散,所以他还是雷打不动,每日去一趟威宁侯府,上午学习半日,下午回家自习。

书礼跟李举人,则是双双在家自习。

五郎带回来的手札,还有一些大儒注解的历代科举文章,也分享给他们,是书礼两人学习的主要内容。

家里有了三个科举的举子,就像是三个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

就是谢娘子在厨房剁肉馅都不敢太大声。

赵清虎这个家主,也是轻声细语,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只全力满足三位考生的需求。

而京城内,不少人家都是如此。

科举啊,这可是大渊皇朝读书人的头等大事。

家里面有读书人的,亦是如此!

这一次科举的重点,是策论跟算术。

策论,追根究底,就是对朝廷政策的理解跟点评,甚至你能掺和一些自己的想法在其中,也能寻求抨击的暴力美学。

算术,那就是纯粹的,能力问题。

随着朝廷业务开展越来越多,懂得算术,能理账算账的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

没办法,宏丰帝才在今年加开一届恩科,就是想要为朝廷网罗一群专业人才。

随着十月份到来,大渊皇朝的中枢核心,也就是朝廷重臣,几乎都把注意力放在了科举上。

倒是赵清虎,在吩咐顾凌轩,教导家中三个举子更多的数学知识后,自己则是开始多次往返庄子。

家里需要安静,让三个举子有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却不需要赵清虎出工出力。

所以,他还是避开一些为好。

庄子上的农学博士们,也有了一些新的研究跟发现,刚好让赵清虎下乡躲个清闲。

秋日鱼肥,赵清虎在庄子上也不干活,就是天天钓鱼。

“爹,渔业公司遇到麻烦了。”

庄子上,赵清虎正闭目养神,晒着太阳,悠闲享受呢。

大丫快步跑了过来,看得出来,很着急。

“乖女啊,别急,天塌下来还有爹呢。”

见自家闺女一脸焦急的模样,赵清虎看了心疼。

早知道,就不让自家闺女去管理渔业公司了,费时费力还赚不到什么钱。

如今看来,更耗费心神啊。

他家的闺女,好端端一个闺阁淑女,啥时候经历过这些啊。

“爹,渔业公司在江南的工厂被攻击了,说是海上来的倭寇。”大丫很着急。

渔业公司被攻击了,不仅仅是经济损失,还死了人。

下面报上来的,已经有六个渔场被攻击了。

外出捕鱼的渔船,甚至是海岸上的渔业工厂。

光是渔业公司的工人,死伤就超过了两百人。

赵清虎皱眉,倭寇?

就小鬼子?

华夏历史上,倭寇虽然猖獗。

可历史上明朝虽然有倭寇之患,可寻根究底,还是明朝推行禁海政策,动了沿海士大夫、地主阶层利益。

海上的倭寇,可不全都是小鬼子,大部分都是沿海地主武装假扮的。

区区一个渔业公司,动了谁的利益?

“朝廷收到战报了吗?”

“早上战报到了朝廷,中午渔业公司的报告也上来了。”

朝廷是六百里快马传递的情报,渔业公司的慢一点,是用信鸽传递的。

“辽东没乱,沿海先乱了?”

赵清虎皱了皱眉,按照计划,辽东舰队不是出海堵人去了吗?

难道就光顾着堵人搜刮钱财,没把倭寇灭了?

“回京!”

对比赵清虎的勉强镇定,宏丰帝在暖身殿内直接震怒。

龙颜大怒啊!几个朝臣,被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谁能想到,区区倭国,竟然敢来大渊皇朝海岸线上捣乱!

“除了渤海舰队,沿海还有何处可调兵?”

深呼吸了一阵,宏丰帝才让自己冷静下来。

草原上的蛮族南下牧马也就罢了,大家毕竟打了几千年。

中原皇朝,谁不要面对来自草原的威胁?

区区倭国,弹丸之地,蕞尔小国,竟然也敢来挑衅大渊皇朝?

“陛下,沿海卫所有兵。”兵部尚书道。

“下旨倭国申斥,除此之外,派遣渤海舰队扫除倭寇,沿海各卫所也要动起来,内库拿出一百万两,国库再出一百万两,作为绞杀倭寇的奖励,朝廷只要人头。”

宏丰帝是真的怒了,自己正在开疆拓土,大发神威呢。

区区倭寇,竟然敢跳出来恶心人。

你是癞蛤蟆爬脚面,不咬人你是专门恶心人啊。

既然如此,那就灭了你们。

朝廷有的是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所以,赵清虎回京后,第一个接到的消息,便是宏丰帝下圣旨申斥倭国。

不仅如此,还拿出了两百万两银子来悬赏。

说实话,赵清虎是举双手支持的。

有钱能使鬼推磨啊,看渔业公司的情报,倭寇并没有多少人,最多是一千而已。

两百万两砸下去,这些人怕是要被剁成肉泥。

不得不说,宏丰帝的帝王威仪不容挑衅。

有了钱的宏丰帝,更是不容挑衅,否则,你会付出惨痛代价。

花费两百万两,就为了打倭寇?

赵清虎怀疑此次倭寇袭击渔业公司,背后有江南士族参与其中。

现如今,宏丰帝震怒,拿出了两百万两作为此次绞杀倭寇的奖励,他又怀疑,宏丰帝是想要针对江南士族做些事情。

“爹,我们去渔业公司吧?”大丫道。

赵清虎点头,渔业公司死了人,需要处理。

如何赔偿、安抚家属,还有就是工位的事情。

正式员工的工位,按照如今大渊皇朝的律令,是可以传承的。

渔业公司,几个管事都在,很明显,大家脸色都不是很好。

这一次,渔业公司损失惨重。

赵清虎扫了一眼,不愧是大丫管理的,十六个管事,其中有四位竟然是女子。

看得出来,都是京城内,云英未嫁的姑娘们。

别看她们是姑娘,学识可一点不比男子差。

甚至在算账盘账这方面,这些姑娘家,也许比同龄男子懂得更多。

内宅内,能给予她们的,最为正规的技能培训,除了女红之外,就是算账盘账。

飞鸽传讯,传递的消息有限。

只有伤亡数字,还有被袭击的渔船,或是渔业工厂名称。

保卫科的力量还是太弱啊。

渔业公司是太子殿下创建的,所以,朝廷并没有派兵保护。

跟煤炭商会不一样,每一家煤矿上,都有大量士兵守护,都是朝廷派遣的军队。

即便如此,渔业公司的渔场,还是有保卫科的,也是有保卫人员的。

按照太子殿下的话说,他东宫的武官,帮忙训练的人员下去负责渔场守卫工作的。

“是武器不行吗?”

赵清虎看了一眼,而后提出了一个问题。

“爵爷,渔业公司没在朝廷挂名,武器只有戒棍,类似弓箭、长枪这种,是不能拥有的。”负责保卫科的人站了出来。

“这是个问题。”

想要配备朝廷军用的武器,那就需要让出渔业公司一部分利益。

这可是太子殿下的私库,人出海去了,谁也不能动这部分利益。

“先安抚家属,处理员工的身后事。武器的事情,我来想办法吧。”

太子殿下又不是石头缝里面蹦出来的,他背后站着帝后两尊大佬。

儿子的产业被攻击了,要一个武器特批,应该不是问题吧?

“对了,渔业公司总部这里组织一个专案团,把人派下去,专案处理此事

离开渔业公司后,赵清虎直奔宫中。

绞杀倭寇,还是鸳鸯阵好用。

不管宏丰帝投入了多少,把鸳鸯阵送去前线,肯定是有帮助的。

宏丰帝的怒火,吃了午饭,才勉强压下去。

得知赵清虎大下午的入宫请见,知道他是为了倭寇的事情。

“爱卿,是渔业公司的事情?”

“陛下,除了渔业公司的事情,还有倭寇的事情。”

“哎!”

宏丰帝叹了口气,胸中的怒火依旧翻腾。

倭国这帮家伙,简直是倒反天罡,大逆不道。

虽说,倭寇并非是倭国官方派遣过来的,但是,没有管理好自己的百姓,那就是倭国的问题。

一道申斥圣旨不行,那就真的要派兵去打了。

渤海舰队的建设,宏丰帝也是投入了大力气的,主要是花钱造船。

远洋海外的舰队,国库不愿意出钱,宏丰帝能听之任之。

可打造渤海舰队,国库还不出钱,那陆帧就要革职查办了,这可是国家大事,宏丰帝不可能让步的。

“臣有一兵阵,献给陛下,可对付倭寇。”

“爱卿还懂兵阵?”

“略懂略懂,当然了,陛下若是能组织两个火枪队下去,那就更好了。”

“杀鸡焉用牛刀,区区数千倭寇而已,朕用钱都能砸死他们。”

民间自有勇士,只要是悬赏一出,宏丰帝相信,很快就有捷报传来。

赵清虎提到的兵阵,宏丰帝也很感兴趣。

两人很快来到了演武场,让宫中内卫跟御林军演练了一番。

宏丰帝曾经也是上过战场的,对于鸳鸯阵,自然是喜不自胜。

吩咐工部,快速将专用武器打造出来。

除此之外,内卫跟御林军,三天内,必须熟练掌握鸳鸯阵。

等武器打造好了,宏丰帝就要派遣他们南下。

这种鸳鸯阵,不仅是军队可以用,民间也能用。

许多武器,都是有简配版本的。

倭寇之患,虽说在大渊皇朝不算事,倭寇跟流寇也差不多,只是偶尔在沿海骚扰渔民,根本不成规模。

如今有了鸳鸯阵,对付倭寇更是得心应手。

宏丰帝龙心大悦,赵清虎也借机,提出了给渔业公司专项拨付一批武器。

自己儿子的产业,宏丰帝自然要维护。

但是,他也知道渔业公司赚了不少,所以,武器需要渔业公司出钱购买。

赵清虎颔首,你们父子两个是真的会玩。

反正渔业公司的覆盖范围就是大渊皇朝的海岸线,几乎是跟着晒盐场一起分布的。

把渔业公司武装起来,能守护海疆啊。

“陛下,殿下的产业,您还收钱啊?”

“屁,当朕不知道啊,太子就在里面占三成股份,这小子也是真舍得。”

赵清虎眼珠子一转,自家两个儿子,各自占了一成。

太子只有三成?剩下五成,谁拿了?

那些勋贵世家的公子哥,拿了这么多?

那渔业公司的武装力量还这么弱?

大渊皇朝的军队,大大小小的将领,不都是你们勋贵集团的吗?

赵清虎扶额,算了,反正渔业公司的账面上有不少利润,拿出一部分购买武器也不是不行。

“让兵铁局派人进入渔业公司,负责武器的分配的管理。”

“遵命!”

两人很快就敲定了这件事情。

“陛下,安南有消息来了!”

此时,孙公公急匆匆跑了进来,手里面还捧着一份卷轴。

安南有消息了?莫非,安南皇室投降了?

开战将近两个月,镇南王的军队,那是势如破竹,如狼似虎。

全副盔甲的甲骑,虽然只有五千,可这东西在安南就是大杀器。

要知道,全甲的甲骑,除了士兵外,马身上也是有甲的。

除非有类似八牛弩的强弩,或者是同样全甲的士兵,否则根本就对付不了。

这也算是技术的碾压。

安南的冶铁,或者是甲胄技术,根本比不了大渊皇朝的。

打安南,大渊皇朝是占据绝对优势的。

不动就罢了,一动就是灭国之战。

展开卷轴,宏丰帝一目十行,嘴角勾了起来,面露笑意。

“是好消息,太子的船队到了安南,跟武王的军队汇合了。”

算算时间,太子的船队,的确也该到安南了。

他们走的是大渊皇朝的海岸线,即便有一些海盗,碰到太子那船队,只有退避三舍的分。

要知道,太子的船队,可是数百龙骨帆船,浩浩荡荡,即便是在海面上,也是遮天蔽日,十分恐怖。

“好小子,竟然带走了二十万奴隶。”

“多少?”

这一次,就是赵清虎都吓了一跳。

太子去了一趟安南,不是去补给的吗?

让你带走一些奴隶,好帮着开荒。

好家伙,你带走二十万奴隶?

你的船队,塞得下吗?

“朕的儿子,有魄力。”

宏丰帝也有些吃惊,那可是二十万奴隶啊。

船装的下吗?

赵清虎的脑海中,想起了白人押送黑人奴隶的船。

太子殿下,不至于如此有想法吧?

运输条件太差,容易滋生疫病,得不偿失。

“武王给了他一些船只。”看完卷轴后,宏丰帝这才松了口气。

镇南王手中有水陆两路大军,水路大军就在海面上,也有大大小小上百艘战船。

除此之外,此次大战,还从江南征召了不少海船,作为运粮运兵之用。

太子的船队,得到了补给,还增添了船只,一半是从江南征召的海船,另外一半则是在安南缴获的船只。

不管如何,二十万人是装上了。

按照太子回报的消息,这批人,十万是要留在吕宋岛,帮着开发的,另外十万,则是要带去澳洲,还有南北美洲。

“两小子,就完全不给朝廷考虑,安南的粮食,被太子带走了不少。”

嘴里面骂着,实际上,宏丰帝还是挺开心的。

至少从安南送回来的消息,太子的船队,从天津卫出发,抵达安南,并没有多少损失。

一路上,没有遇到强灾害的海上灾难,这就是值得开心的事情。

“陛下,微臣告退了,天不早了。”

兴奋之余,赵清虎扫了一眼天空。

日薄西山了,该回去了他。

“不在宫中用晚膳?”

“渔业公司还等着,微臣还需去交代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