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谍战:我有读心术 > 第103章 暗流汹涌中的博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陈默成功混淆国民党对虹口行动注意力的第二天,便是原定对共产党虹口秘密印刷厂展开突袭的日子。

黎明前的上海,整座城市仿佛被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所笼罩,街道沉浸在浓稠的黑暗之中,寂静得有些诡异。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在空旷的街道上回荡,更增添了几分紧张压抑的氛围。

军统行动组与宪兵队按照原计划,趁着夜色的掩护,如鬼魅般朝着虹口的目标区域进发。他们脚步匆匆,神色凝重,武器在微弱的月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然而,当他们如饿狼般扑向印刷厂时,却发现这里早已人去楼空,只剩下一些被匆忙遗弃的杂物。印刷机的零件散落一地,纸张在风中凌乱飞舞,仿佛在诉说着这里刚刚经历的紧张撤离。

行动组组长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他气得暴跳如雷,一脚踢翻了身边的一个木箱,怒吼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消息怎么会泄露的!”他的脸因为愤怒而涨得通红,眼睛里仿佛要喷出火来。其他队员们也都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原本自信满满的突袭行动,瞬间变成了一场笑话。

回到军统上海站,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行动失败的消息迅速传开,如同一场风暴席卷了整个军统机构。高层们意识到内部可能存在严重的泄密问题,这对于一直以高效和隐秘自诩的军统来说,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于是,他们立刻下令展开全面清查,务必找出那个泄露机密的“内鬼”。

一时间,军统内部人人自危。同事之间原本看似友好的笑容背后,多了几分猜忌和怀疑。大家走路都小心翼翼,说话也变得谨小慎微,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卷入这场可怕的清查风暴中。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都可能被过度解读,整个军统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

陈默表面上也装出一副惊讶和懊恼的样子,跟着众人一起谴责泄密者,心里却暗自警惕,深知自己正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他清楚,国民党的清查绝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人,而自己一直以来的伪装,能否经得住这次风暴的考验,还是个未知数。

此时,正值国共内战前夕,局势愈发错综复杂。国民党妄图通过打压共产党的宣传机构,来削弱共产党在民众中的影响力,为即将到来的内战营造有利舆论环境。军统作为国民党的特务机构,自然承担起更为艰巨的“清共”任务。

除了对共产党地下组织的直接打击,他们还加大了对舆论的管控力度。军统开始对上海各大报社、通讯社进行严密监控,像一群警惕的恶狼,时刻盯着每一个可能出现“问题”的角落。记者们稍有不慎,发表了对共产党有利或者对国民党统治不利的言论,便会被军统特务盯上,面临被逮捕、审讯的风险。

申报馆也未能幸免,时常有军统特务前来盘查。他们气势汹汹地闯入申报馆,对馆内的工作人员进行严厉的询问,翻查每一份文件、每一篇稿件,试图找出任何与共产党有关的蛛丝马迹。老王在这种高压环境下,一边要协助地下组织传递情报,一边要小心应对军统的检查,日子过得如履薄冰。每次看到军统特务的身影,他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但他始终保持着镇定,巧妙地与特务们周旋,守护着这个重要的联络点。

同时,军统还在上海的各个交通要道增设关卡,对过往行人、车辆进行严格检查,试图切断共产党的物资运输和人员联络通道。这些关卡宛如一道道枷锁,横亘在城市的脉络之上。士兵们荷枪实弹,眼神警惕地审视着每一个过往的人。不仅仔细检查货物,还对行人的身份进行详细核实,一旦发现有可疑迹象,便会将人粗暴地拽出队伍,带走审问。许多无辜百姓也因此受到牵连,在关卡前被长时间滞留,生活受到极大影响。一些商人的货物无法按时运输,导致生意受损;一些普通百姓急着去办事,却被无端阻拦,敢怒而不敢言。

在这样的紧张局势下,陈默继续凭借自己特殊的能力和巧妙的伪装,在军统内部艰难周旋。他留意着身边每一个人的想法,从他们头顶的词条中寻找可能对自己不利的线索,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一日,陈默在军统的走廊上遇到一位平日里与自己交情不深的同事。这位同事头顶突然浮现出“陈默最近的表现有些奇怪,会不会和行动泄密有关,得找机会调查一下”的词条。陈默心中一惊,但脸上依旧不动声色,笑着和对方打了招呼,心中却飞速思考应对之策。

为了打消这位同事的怀疑,陈默决定主动出击。他故意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表现得比以往更加沉迷于捞钱和女色。他频繁出入上海的高级赌场,一掷千金,装作输得昏天黑地。在赌场里,他大声叫嚷着下注,筹码如流水般散去,仿佛对金钱毫不在意。又在歌舞厅里包下豪华包厢,与一群歌女狂欢作乐,闹得满城风雨。他搂着歌女,喝得酩酊大醉,还时不时传出一些低俗的笑声。同时,他还故意在军统内部散布一些自己的风流韵事,添油加醋地讲述自己在赌场和歌舞厅的“英勇事迹”,让大家觉得他只是个贪图享乐、毫无政治头脑的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表演”,陈默发现那位同事对他的怀疑逐渐减轻,头顶的词条也变成了“看来陈默就是个没出息的,整天只知道玩乐,应该和泄密没关系”。陈默这才稍稍松了口气,但他清楚,只要身处军统,危险就始终如影随形。

而共产党地下组织在躲过虹口印刷厂一劫后,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深知国民党的打压不会停止,于是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一方面,积极重新寻找安全的宣传据点,恢复宣传工作。他们如同顽强的野草,在黑暗的缝隙中寻找生机,利用各种隐蔽的场所,重新搭建印刷设备,撰写鼓舞人心的宣传稿件,向民众传递共产党的理念和主张。另一方面,他们积极组织力量,准备应对国民党的下一轮攻击。地下党员们秘密开展军事训练,学习各种战斗技巧和情报传递方法,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

老王依旧坚守在申报馆,作为陈默与地下组织之间的重要联络人,他时刻关注着局势的变化,等待着与陈默的下一次情报交接,为革命事业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这暗流汹涌的上海滩,陈默、老王以及无数地下党员,正与国民党军统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博弈。他们如同在黑暗中潜行的勇士,虽然面临着重重困难和危险,但他们坚信,只要坚守信念,终将迎来胜利的曙光,为这座饱经沧桑的城市带来真正的光明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