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李明再度接到郑刚的电话时整个人都激动的有些发麻。

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当海因里希说出马豪公司面临的困境时。

郑刚几乎在一瞬间就想到了对己方最有利的谈判条件。

他准备用李明对待tbt的方法。

拿出穆勒已经提交了申请的专利去找马豪的董事长。

同样也是谈合作。

不过郑刚的想法却是准备让李明想办法搞来一笔钱。

用来注资马豪公司。

他已经向穆勒了解过了。

那份专利的价值绝对能让李明的机械公司拥有注资马豪的资格。

完全不用担心会触发巴统协议的限制条款。

因为穆勒坚信专利中的算法足够先进。

即便是西方最顶尖的企业也会需要。

这就形成了一种平等交易。

等到李明注资以后他自然而然的就成了马豪公司的股东。

到时候再来购买马豪的机床那可就是内部价了。

而根据海因里希的估算。

到时他想要购买ph200机床可能只需要支付200万马克左右。

并且以后再想购买任何西方公司的高端机床都可以拿出马豪股东的身份做幌子。

让李明激动不已的正是最后一点。

郑刚的这个办法不但帮他打开了今后购买高端机床的通道。

而且增加了一个跟tbt公司谈判的重要筹码。

到时候双方如果达成合作那么李明就能拿到更多tbt公司的核心技术。

同样一份专利给他带来两份超额收益。

李明现在不得不感叹郑刚真的是自己的福星。

现在问题的关键就只剩下钱。

想到这个李明马上给远在青海市的杨奇正打去电话。

“杨伯伯,小本子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电话接通以后李明首先问道。

“嗯...”

“怎么说呢?”

“我觉得情况不是很乐观。”

杨奇正给出了一个不太好的判断。

“怎么个情况?”

李明问道。

“日国的股市确实在涨。”

“可涨幅却远不如我们预期的那么大。”

“到目前为止总体也就涨了不到7%”

“距离15%的目标相差了一倍。”

杨奇正的回答让李明眉头一皱。

“小本子政府不是说要实行上万亿日元的刺激计划吗?”

“难道钱没到位?”

李明努力翻动着脑海深处的记忆。

“听说已经开始施行了。”

“不给过效果并不明显。”

杨奇正的回答让李明暗中松了口气。

只要政策上没有变动就好。

“那可能是市场还在观望。”

“我们完全可以再等等。”

李明给出自己的意见。

“也只能是这样了。”

“毕竟如果现在平仓我们的损失就太大了。”

杨奇正无奈的说道。

他的情绪有些失落。

感觉自己对日国股市的预判出现了严重失误。

很可能会害得几位朋友损失惨重。

“杨伯伯,现在距离交割时间还有两个月。”

“我想我们完全没必要这么悲观。”

“或许再过不久市场上就能传来好消息呢?”

李明开口安慰对方。

他现在要比其他人都有信心。

毕竟一切都还比较符合他上一世的记忆。

“再看看吧!”

杨奇正的情绪不高。

随便说了一句就准备挂断电话。

“等等...”

“深市认购证那边有消息吗?”

认购证的购买方式才是李明目前关注的重点。

毕竟那里才能帮他真正赚到大钱。

“目前使用身份证购买的方案虽然占据上风但最终结果还没定。”

“我们还是耐心等等吧。”

“有消息我会告诉你的。”

“那行吧!”

李明痛快的答应了杨奇正一句。

不过心里却已经基本肯定最终的方案会选择用身份证购买了。

挂断电话以后李明就陷入沉思。

目前自己手里只剩下不到三百万美金。

其他钱都是随赚随花。

基本上没有什么结余。

其中机械厂那边算是细水长流的稳定花销。

可mp3的研发却是一个吞金大户。

每天都是十几二十万的往外掏。

好在王富贵的工厂已经扩建完。

他在服装这块可以增长一大笔收入。

想到这里他又给刘庆云打去电话。

准备从下一笔订单开始把数量翻到六十万件。

刘庆云听到他的要求以后痛快的答应道:

“没问题呀!”

“你小子的品牌在欧美都卖得不错。”

“我本来也想问问你有没有想法加大订单呢。”

“如果你肯花钱在国外做个广告。”

“我估计订单翻个几倍都不愁卖。”

李明苦笑了一声说道:

“刘伯伯,您知道在国外播个广告要多少钱吗?”

“那可是起步就几百万美金。”

“您觉得我现在能拿出这么多钱?”

刘庆云听了李明的话以后“哈哈”一笑:

“差点忘了你小子把摊子铺的太大。”

“怎么样?现在知道后悔了吧?”

李明可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好后悔的。

他对刘庆云说道:

“我现在的困难都只是暂时的。”

“等我的几个产业开始收获的时候保证能羡慕死你们。”

“哈哈”

“行行行,我就等着你做出让我羡慕的成绩。”

刘庆云笑着说了一句。

随后突然想起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李明啊!”

“有件事我这边刚收到风声,得跟你通个气。”

李明打起精神。

“什么事?您说。”

“听说过纺织品出口配额吧?”

刘庆云问道。

“嗯!当然听说过,毕竟我现在就是干这行的。”

“欧美那边,特别是美国,对我们的纺织品配额卡得越来越紧了。”

“我听说明年开始传统面料配额可能会大幅降低。”

“除非你能搞出来新的服装面料。”

李明听了这话以后有些皱眉。

这几年国内的纺织和服装行业处于疯狂的无序扩张状态。

大量国内无法消化的服装及面料通过刘庆云他们这些外贸商廉价倾销到国外。

这就使得西方国家本土企业受到很大冲击。

于是各国政府为了安抚国内商家就开始强迫华夏实行出口配额。

也就是说我们出口到国外的此类商品要有严格的数量限制。

超出部分对方海关有权不予清关。

甚至是直接罚没。

这种制度说是自动出口限制。

其实是被逼无奈下的自我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