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成元帝仔细将明晏呈上来的官员清查卷宗看了几遍。

清查了一大半,涉及官员不少。

多是懒职渎职怠职,待在位置上混过一天算一天。

做事也不怎么上心,没有完全按照流程来,造成了不少空子可以钻。

“你觉得,该如何处理?”

明晏站在殿中,语气淡然,“儿臣也只是清查了去年一年,便有这许多问题,可见朝堂中官员风气确实不好,需要好好整顿,才能焕然一新。”

“那你想如何整顿?”

“父皇,儿臣主要是清查官员考评,只知道他们并不合格,但是背后是不是还有更大的过错,那还没有去深究,想问问父皇,父皇想不想深入去查。”

吏部官员清查都瞒着她,想必是不想让她生事。

成元帝见她没有一上来就喊打喊杀,颇为欣慰,道:“背后是否有更大的过错,无人举报,也不好浪费人力去查,至于吏部官员,大理寺已经在查,穆卿在监管,最近已经发落了几位官员,朝堂上确实不能逼得太紧,若是大理寺清查中带出的人,自然要重罚,你也无需费心。”

“儿臣明白。”

成元帝将卷宗收好,放置在手边,表示会斟酌处理。

看向殿中最近收敛乖顺得反常的人,好奇道:“怎么收了性子?上次在吏部那样张狂,知道错了?”

明晏偏头,“儿臣哪里错了?若不是儿臣豁得出去,强行破开吏部的口子,穆相如今哪里做得有这样顺利。”

又撇嘴道:“依儿臣所见,父皇就是偏心,拿儿臣去蹚路,穆相获利,儿臣在京城的名声如今都听不得。”

听她抱怨,成元帝也不恼,耐心道:“他在官场比你久,知道的比你多,有些事情需要有度,你自小性子直爽,做这些事不如他。”

明晏点头,也未再辩。

成元帝也许久未曾和她好好说话,招手让她走近些,问道:“听闻你最近和逸远都很少来往,可是因为父皇的话在避嫌?”

明晏面不改色,“不是,只是太忙了,最近也无公务交集。”

“是吗?真不是府上那琴师拴住了你的心?”

明晏:????

他若不提,她都快忘了府上还有个若笙。

成元帝见她无话可说的模样,让徐嘉拿来一本册子递给她。

“这上面是朕让人收集的京中未定亲男子的名册,你看看,若有合眼缘的,便见见。”

明晏接过册子,翻了翻,大概十几二十人。

略略看了看,皱眉道:“父皇,这些人年纪也太小了吧。”

成元帝道:“不是他们年纪小,是你年纪大。”

明晏:......

“父皇,我自己选吗?可我对这些人也不了解。”

成元帝叹气,“本打算让穆卿帮你过目的,可他最近也忙,你又不顾脸面买男宠回府,他近来少与你接触恐怕也是因为不耻你的行为,还是不麻烦他了,看中谁见见便是,见了就知道了。”

成元帝已经提过好几次赐婚之事,拖到现在甚至已经拿了册子出来。

明晏还是接了,“儿臣空了会好好看的。”

“嗯,好好看看,景岚也到年纪了,你帮着一起看。”

明晏:......

“父皇,这不合适吧,这一本册子,又为儿臣选,又为莹莹选,那不是总有一个挑的剩下的?”

“你和景岚性格相差万里,不会看上同一个人。”

明晏:......

胡说八道。

懒得争辩,“儿臣明白,回去会问问莹莹的意思。”

————

明晏离宫不久,穆原和大理寺卿便匆匆入了宫。

封幕确实收受贿赂,证据确凿,只是查他之时,也牵连出了别的人。

右相王文华。

吏部一直在他监管之下,想做什么逃不过他的眼睛。

封幕自然而然要巴结讨好他。

得到的好处也要往上孝敬。

只是王文华为人谨慎,也不准封幕记私账。

封幕便真就那么老实没记,如今凭他一人之言,自然不能随意去盘问右相。

大理寺便想从其他地方入手。

可是万万没想到,这个紧要时刻,封幕李矗同时暴毙在大理寺监牢中。

死于剧毒。

大理寺卿愁得头顶冒烟,上来就是请罪。

牢中早已经安排了信得过的人值守,却还是让人钻了空子。

何人在背后动手,昭然若揭。

成元帝也对王文华的猖狂怒不可遏,此事他本没打算追根究底,只想敲山震虎杀鸡儆猴。

可如今他们却如此不将他放在眼里,在牢中便毒杀证人,当真是目中无人。

黑着脸将明晏呈上来的官员考评明细递给穆原,“靖安也查到不少信息,和这信息一起顺着一个个查,查出问题,严惩不怠!”

———

翌日早朝,封幕和李矗死于大理寺监牢一事便引起轩然大波。

不少官员弹劾大理寺玩忽职守,要求严惩。

大理寺卿确实有失职之过,成元帝也不能维护包庇,罚了俸禄,斥责。

此事未了,穆原便在大殿之上呈上了近日大理寺查探的情况。

靖安公主查探到不少官员考评有问题,而相关考评的吏部官员也同样有问题。

李矗封幕的罪行本就是证据确凿,无法抵赖。

如今人虽死在牢中,但是供状已经签字画押,可以继续顺着查下去,至于李矗和封幕家中,也要抄没。

顺着封幕李矗的口供查下去的官员,也有几个官员确实查出了问题的,成元帝当场下旨重惩罚,抄家,下狱,或杀或流,按律处置。

还有明晏手中复核的官员考评情况。

成元帝让徐嘉当众念了一遍。

涉及人数之多之广,朝中风气一向不好,按照规矩查下来没多少干净的。

杀,不至于,贬官,也不至于,如今便是讨论如何惩治。

成元帝看向明晏,问她想法。

明晏出列,似是早就想好了一般,淡淡道:“吏部官员考评不上心,导致各位官员都觉得做事可以不用那么认真,以至于按照规矩考核之时查出这么多问题,父皇不如先问问,诸公有何整顿之法,免得大家都说儿臣目中无人,一意孤行,朝堂是儿臣一个人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