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天心阁附近,有一条名为西文庙坪巷的老街,这里青砖黛瓦,古旧的麻石路蜿蜒曲折,街边还留存着许多充满年代感的建筑,然而,在这条看似寻常的老街深处,藏着一口被遗忘的枯井,井口被厚重的石板封着,石板边缘长满了青苔,附近居民谈及此井,神色都颇为古怪,叮嘱外人切莫靠近。
阿楠是一名自由撰稿人,为寻找创作灵感,独自来到长沙,住进了西文庙坪巷附近的民宿,初到的那几天,她常听房东念叨:“晚上听到什么动静,千万别理会,尤其是那口枯井方向”阿楠只当是老人迷信,并未放在心上。
一个闷热的夏夜,阿楠伏案写作到凌晨,突然听到窗外传来“叩、叩、叩”的声响,像是有人用碗轻轻敲击石板,起初她以为是邻居家的动静,可声音持续不断,且越来越清晰。阿楠拉开窗帘,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月光下,她看见巷子里空无一人,唯有那口枯井的石板缝隙间,渗出丝丝缕缕的白雾。
好奇心作祟,阿楠决定一探究竟,她轻手轻脚地走出民宿,循着声音慢慢靠近枯井。每走一步,那“叩碗声”就愈发清晰,还伴随着隐隐约约的啜泣声,仿佛是个孩童在低声哭泣,阿楠的心跳越来越快,手心也沁出了冷汗,但她还是强忍着恐惧,走到了枯井旁。
她蹲下身,仔细观察那口井,井口的石板上刻着一些模糊的图案,像是符咒又像是某种图腾,阿楠正想用手去触摸,“叩碗声”突然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声尖锐的啼哭,吓得她一屁股坐在地上,就在这时,民宿房东举着手电筒匆匆赶来,脸色煞白地将她拉起来:“你不要命啦!这井邪乎得很!”
回到民宿后,房东才向阿楠道出原委,原来几十年前,巷子里住着一户人家,家中有个五岁的男孩,一日,男孩在巷子里玩耍,不慎跌入这口井中,等村民们发现时,男孩早已没了气息,自那以后,每到深夜,井边就会传来“叩碗声”和孩童的哭声,有人说那是男孩的魂魄还守在井里,想要讨碗水喝;也有人说,这井底下镇压着不干净的东西,男孩不过是牺牲品。
阿楠听完,背后一阵发凉,可她心中的疑问却越来越多,接下来的几天,她走访了巷子里的老人,试图拼凑出更多真相。一位拄着拐杖的老爷爷告诉她,男孩出事前,曾说在井边见过一个穿红衣服的女人,对着他笑。当时大家都没在意,如今想来,实在诡异。
阿楠决定深入调查此事,她在当地的图书馆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西文庙坪巷在古代曾是一片坟地,后来改建街道时,这口井就成了掩埋尸骨的地方,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她在一本老旧的地方志中看到,每逢农历七月,井中就会传来异响,还曾有人目睹井口飘出红色衣角。
带着这些发现,阿楠再次来到枯井旁。这次,她特意准备了一碗清水,放在石板上,轻声说道:“如果你有什么心愿,就告诉我吧。”话音刚落,“叩碗声”又响了起来,而且比之前更加急促,阿楠鼓起勇气,将耳朵贴在石板上,隐约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在说:“姐姐,救我……”
突然,一阵狂风袭来,将碗里的水泼洒在石板上,阿楠惊恐地发现,水渗入石板缝隙后,石板上的图案竟发出微弱的红光。紧接着,井里传来一阵剧烈的晃动,厚重的石板开始慢慢挪动……
若你是阿楠,此刻会选择继续揭开石板探寻真相,还是转身逃离这个可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