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接了孙翰林那“催命”的差事,周安表面上是半点不露声色。

他甚至故意在翰林院里熬了两个大夜,顶着俩黑眼圈,见人就唉声叹气,摆出一副被孙翰林交代的活儿搞得焦头烂额、愁眉不展的模样。

这戏做得足,果然成功骗过了孙翰林安插在翰林院里的眼线,消息传回去,孙翰林那蜡黄脸上总算多了点笑模样,就等着十天后看好戏了。

暗地里,周安的动作快得很。

他一个现代人的灵魂,还能被这点古代的小账本难倒?

虽然这身体没电脑没计算器,但他有外挂啊。

第一招,凭的就是这穿越带来的福利——超强记性。

过目不忘!

以前周安还老吐槽这金手指没屁用,不能兑换AK47也不能变出方便面。

可这会儿,这本事简直就是神技!

再加上他现代人那点审计思维和看过的无数宫斗宅斗小说电视剧,周安很快就从那堆混乱账目里揪出了几个明显的漏洞,锁定了好几笔最可疑的钱款流向。

悄悄把关键证据都一字不落地誊抄下来,藏得严严实实。

第二招,借力打力。

周安可不傻,知道自己现在人微言轻,赤膊上阵跟那些人硬刚,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瞄上了都察院一个刚正不阿、尤其看不惯孙翰林作派的年轻御史。

找了个机会,跟那御史家的公子来了次“偶遇”,闲聊吃酒时,“无意”间透了点账目里的“小问题”,啧啧称奇,说这陈年旧账居然还有这种糊涂账

有些话,从周安嘴里说出来是诬陷,可从御史嘴里说出来,那就是风闻奏事,是本职工作。

第三招,釜底抽薪。

周安深知这种陈年旧案,最怕死无对证。

让家里新来的、脸生的小厮,拿着他的名帖和一点“辛苦钱”,去找那些可能知情、却早被排挤在权力边缘的老吏“请教”问题,零碎的信息东拼西凑起来,往往就能还原出部分真相。

这些老吏混迹官场多年,心里明镜似的,有时候几句含糊的提点,就够用了。

布完这些局,周安心里稍微定了点,甚至有心情关心一下家里的事。

过年时他通过苏瑾然的路子,请了位从宫里放出来的老嬷嬷曹嬷嬷,来教家里女眷规矩。

柳条巷的周家,如今气象确实一新。

曹嬷嬷规矩严,但教的是真本事。大儿媳李杏和二儿媳于春丽现在走路都挺直了腰板,说话虽然还带点乡音,但待人接物大大方方,不再露怯了。

家里的卤味生意又开了两家分店,周大牛和周铁根两人管着,也没了刚来京城时的虚浮和畏缩,能赚到钱,腰杆子就硬,底气足多了。

周安还抽空去了京郊,凭着现代人的一点眼光,买了两块地,一南一西。

花了大部分积蓄,又通过苏瑾然的关系,顺顺当当地拿到了地契。

周大牛他们看着西边那块贫瘠地,很不理解。周安却神秘一笑:“土地是根本,有粮心不慌。西边那块,我自有办法。”

心里琢磨的是改良土壤、搞块“试验田”的主意,这可是穿越者的老本行。

就在周安暗中给孙翰林编织罗网的时候,周家女眷们正在看着一张鎏金请帖。

是一家颇有地位的勋贵府上举办的赏春宴。

帖子是一个月前发的,那时周安刚升官,风头正劲,人家这是提前下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