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四年小满,洛阳城外的麦田泛着金光,却有数十名农夫捧着肚子在田埂上打滚。他们嘴角溢出幽蓝汁液,皮肤下隐约可见星轨状血丝——正是星陨砂中毒的征兆。太平公主蹲在最年长的农夫身旁,握住他粗糙的手掌,老人指甲缝里还嵌着星陨砂,那是上个月她亲自发放的“丰饶之砂”。
“公主,这些人中午吃了用星陨砂拌过的麦粒。”明远真人的道袍沾满草屑,他用银针蘸取农夫呕吐物,针尖瞬间变黑,“此乃星陨砂与胃酸反应生成的‘星毒’,与推背图第五十四象‘鼎折足’的凶兆吻合。”
太平公主的指尖在农夫腕间的双星纹胎记上停顿——这是武周百姓的身份象征,如今却成了中毒的标记。她猛地起身,追星短刃出鞘:“去粮仓,查星陨砂来源。”
洛阳常平仓的星陨砂储存室里,掌管粮仓的典仓署令王顺正指挥仆役倾倒砂袋。太平公主的剑尖抵住他后心时,他正将一袋暗红色砂粒混入正统星陨砂中。“公主饶命!”王顺扑通跪地,腰间掉出一本《星陨邪术秘录》,封皮赫然印着武三思的私章。
“这些红砂是什么?”太平公主用剑挑起砂粒,只见它们遇风便发出滋滋声响。
“是、是用死刑犯的血祭炼的‘血星砂’!”王顺颤抖着指向墙角,那里堆着数十具骸骨,“武三思余党说,只要散布‘星陨砂有毒’的谣言,就能让百姓不再信任朝廷......”
话音未落,粮仓外突然传来喧哗。李唐宗室李崇古带着百余名百姓闯入,人人手中都捧着中毒的麦穗:“太平公主!你推行的星陨肥田术害人性命,这不是谋逆是什么?”他身后的百姓群情激愤,有人竟举起写着“鼎折足,女祸兴”的木牌——那是推背图第五十四象的民间曲解。
太平公主望着木牌上扭曲的“鼎”字,忽然想起袁天罡的批注:“鼎折足者,非鼎之过,是持鼎人不知轻重。”她挥剑斩断李崇古手中的状纸,星陨砂在剑尖聚成“验”字:“既然你们怀疑星陨砂有毒,本宫就当众试砂!”
“公主不可!”明远真人欲阻拦,却见太平公主已捏起一撮红砂放入口中。刹那间,她感到一股灼烧感从喉间蔓延至心口,皮肤下浮现出与中毒农夫相同的星轨血丝。明远真人急忙撒出解药星陨砂,两种砂粒在她掌心剧烈碰撞,竟拼出“贪”字。
“诸位看清楚了,”她将红砂吐在银盘里,砂粒接触空气后迅速变黑,“这是用鲜血和怨毒祭炼的邪砂,与本宫推行的星陨砂截然不同!”她指向王顺,“他受武三思余党指使,在星陨砂中混入血星砂,就是为了制造恐慌!”
李崇古脸色惨白:“即便如此,正统星陨砂为何也让百姓中毒?”
“因为地力已虚!”明远真人展开《农桑星象志》,“连续三年过度使用星陨砂,土壤中的水火之气失衡,长出的麦穗自然携带毒性。推背图第五十四象‘鼎折足’,说的正是根基受损之兆!”
太平公主摸着胃脘的灼痛,忽然想起母亲曾说:“星陨术是药,不是饭,过犹不及。”她下令暂停星陨肥田,带着明远真人深入田间。当他们挖开麦田的泥土时,发现地下的蚯蚓竟变成了幽蓝色——这是星陨砂过量的征兆。
“必须用‘水火相济’之法调和地力。”太平公主拾起一把焦黑的土壤,“火砂伤土,需以水砂润之。”她命人从洛水取来富含腐殖质的“水砂”,与星陨砂按七比三的比例混合,在田间筑起太极鱼形的灌溉渠。
三日后,奇迹发生了:原本枯黄的麦苗重新泛绿,麦芒上凝结着露珠,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星芒。明远真人取来测象仪,发现改良后的土壤中,“火德”与“水德”竟达到完美平衡,对应推背图第五十四象的变爻:“鼎折足,复安,贞吉,悔亡。”
“原来如此,”太平公主望着随风起伏的麦田,“推背图不是说鼎会折断,而是提醒我们,当鼎足不稳时,要及时调整平衡。”她转头对李崇古说,“就像这农田,一味用星陨砂求快,反而伤了根基。唯有水火相济,才能长久丰收。”
李崇古望着麦苗上的露珠,忽然想起自己府中误用猛药导致爱妾病重的事。他跪地叩首:“臣愚钝,竟被逆党利用。原来真正的星象之道,不是强取豪夺,是张弛有度。”
是夜,太平公主在田间设坛。她将正统星陨砂与水砂混合,撒向四方,砂粒在空中聚成第五十四象的真容:鼎下有火,鼎中有水,水火之间是饱满的五谷。明远真人解析道:“鼎折足者,非鼎坏,是火太旺而水不足。今以水济火,以火润土,方得‘鼎足复安’之兆。”
长安的百姓们目睹了这一切,他们自发带着自家的“水砂”(河泥)与“火砂”(草木灰)来到田间,按照太平公主教的比例混合。当第一株麦穗成熟时,人们发现麦粒上有天然的水火纹路,磨成的面粉蒸出的馒头,竟带着星陨砂的清香。
王顺被流放前,望着田间忙碌的百姓,忽然痛哭流涕:“小人终于明白,星陨砂不是凶器,是百姓手中的锄头。武三思他们用邪术毁了星象的本心,才是真正的‘鼎折足’啊!”
太平公主站在田头,望着百姓们脸上的笑容,忽然想起第五十四象的最后一句批注:“鼎足之固,在民心之稳。”她摸出袖中被汗水浸透的推背图残页,“鼎折足”三字已模糊不清,却显露出底下的“民为基”。
是夜,明远真人在钦天监测得,天市垣的“田星”与“仓星”交相辉映,形成罕见的“五谷丰登”吉象。他望着星空,对小弟子们说:“推背图的每一象,都是前人留下的谜题,而解开谜题的钥匙,永远在百姓手中。当你学会用民心作秤,星象术就不再是高深莫测的玄学,而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智慧。”
长安的童谣又有了新内容:“星陨砂,不能贪,水火调和才是丹。鼎折足,莫心慌,补块基石稳当当。双生星,照田垄,百姓才是鼎中粮。”孩子们唱着歌,在田边堆起水火两色的稻草人,据说这样能吓跑害虫,带来一年的好收成。
太平公主望着漫天星斗,双生星格外明亮。她知道,母亲一定在洛阳望着同一轮星空,而她们共同守护的,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天命,而是这人间烟火,是百姓手中的每一粒粮食,是民心铸就的永恒鼎基。第五十四象的真意,终于在这一刻揭晓:所谓鼎折足,不是末日征兆,而是提醒世人——任何基业,若想稳固长久,都必须以民心为基石,水火相济,方能安如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