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才十一点半,店里已经挤得转不开身。

伙计们虽然累得满头大汗,却个个精神头十足。

王建军以前卖包子还手抖,现在端着铜锅走得稳稳当当,还能跟客人唠两句:“您慢用,不够再加菜,咱们的食材都是今早刚送的,新鲜得很!”

李卫国负责收银,算钱又快又准,客人都说:“还是退伍军人靠谱,办事利索!”

这时候人们吃一桌时间很长,翻台的时候都到了一点多,二点多了,还是有不少客人等到这个时候。

一直忙到晚上九点,客人还是络绎不绝。

杨玉贞看着满店的热闹景象,心里满是踏实 —— 从流动早点摊到火锅店,从四十二名没经验的退伍军人到如今熟练的伙计,这一路的辛苦没白费。

她相信,凭着这地道的味道、新鲜的食材和实在的服务,这家火锅店肯定能在清水市站稳脚跟,让 “军民鱼水情” 的招牌越做越响。

腾明远半夜没睡,现金就结了一千二百八十六块钱。

一下子就能把这么多天杨玉贞借出去买菜的钱一次性还光,冰室里那些肉,就是纯赚的。

杨玉贞上辈子是知道何景行有商业能力,所以直接给何景行带几个新人到各乡镇收猪收羊收牛,这时候的大动物都是集体的,村人很少养,让何景行带人带车去买回来,丰富肉食来源。

五月又来了批转业军人,刘副县长也算黑的,把剩下的退伍军人打包全送来了,五十七个人。

这也是极少有的历史时期,太多乡下知青开始回城了,就业压力成倍的增加,国家现在不管你吃得好不好,主要不能饿死人。

往所有的岗位上塞人,不管你这个单位还要不要人了。

全国开始流行一个新说法,就是一个人的工作两个人干,一个人的工资两个人领,一个人的饭,两个人吃。

主打一个都不饿死。

好在杨玉贞早有打算,五十人一进来,饭店全部消化完毕。

就这一百来号人其实也不够,鱼水情流动早点铺子还没有满负荷呢?

真要满负荷了,五十辆车,至少要配五十个人吧,为这五十个人的早点,至少要配十人以上的厨房专业人员,另外还有火锅店,剩下三四十人也是要忙得脚不沾地。

刘副县长每周过来“考察”一下,杨玉贞打过招呼,他这是记账不收钱的。

考察了半天,他就想和杨玉贞商量下,每年四月,七月,十月都有转业的军人,七月这一批,暂时不知道多少人,但应该也有几十名,问杨玉贞能不能再拿下。

杨玉贞点头。

因为杨玉贞每次不管交给她什么任务,她都是点头,好像完全能吃下,从不打折扣,刘副县长心里有点没底,看了秘书一眼。

刘副县长的秘书赶紧的问:“玉贞姐,你这话准吗?”

杨玉贞从容应对:“几十个人应该不成问题,开酒店,也要开个酒厂吧,不说什么高大上的,做个地瓜干酒还是容易的,酒店一天的消耗量很大,我们自己搞个自营品牌,比如清水老窖之类的,价格低点也不要酒票,估计销售额不会差。另外,做豆腐制品也可以有个加工厂,反正做出来酒店就能自销,还可以卖到市场上,只要县里愿意给立项,批个正经的单位,那养活人太简单了。”

杨玉贞觉得刘副县长不懂商业,现在这情况难就难在办厂的手续,赚钱是最简单的,只要有货市场上什么都吃得下。

刘副县长眼神微动,真的,他本能的觉得眼前的妇人魅力跟灯芯一样,突然亮了一截子。

刘副县长笑了笑:“那就交给你了。”

跑手续果然是最麻烦的没有之一。

因为刘副县长交代下来,杨玉贞也没有孙红茶帮着跑手续了,交给了其中的一个徒弟吕向阳,上面都通了关的手续,硬是跑了一个月没拿下,中间关卡过节太多了,不认识人,真是很麻烦。

杨玉贞也没找人加速,让他慢慢学习。

她的徒弟,总不能都守着摊儿。

张铁牛一个人守着后厨不让人乱来就行了。

其它的人,各司其职,杨玉贞都给他们安排了好的职业。

至于有点聋的,买个助力器,高度近视的,配个酒瓶底儿眼镜,除了哑巴没有办法,让他按时去看心理医生,其它的,基本上杨玉贞都把他们当正常人用。

就是这一份,正常对待,并没有优待,却让这些徒弟们更加的死心塌地,觉得师父好。

因为从本质上来说,他们都是强者,对于别人的怜悯,打心眼里觉得不愉快。

杨玉贞忙到五月末,终于能歇口气 —— 火锅店运转得顺风顺水,酒厂筹备有了眉目,连流动早点铺的车次都加了几趟,每天只需听腾明远报次账,再盯下食材供应,日子难得清闲。

许久没露面的罗姐姐再次搞了个大新闻。

杨玉贞几乎都快忘了罗砚洲那个爱折腾的姐姐,毕竟自从罗砚洲实施 “隔绝计划”,这阵子确实没再听到罗姐姐杜撰出什么新是非。

罗砚洲当初也是没办法,为了不让姐姐再闹出之前那样的事,干脆找了个离火锅店不远的小院子,让姐姐搬了出去。

又托人给外甥女儿报了附近的小学,让姐姐每天忙着送孩子、接孩子,再做些家务,好歹有了正经事做。

加上他每天早出晚归在店里忙活,累得沾床就睡,姐弟俩见面次数少,自然也没机会再起争执,日子总算安生了些。

可罗姐姐骨子里就不是能闲得住的人 —— 平顺日子过了没半个月,她就觉得浑身不自在,总想着找点 “新鲜事”。

自打记起火锅店开业时发的 “三日内送菜” 传单,她心里忽然有了主意,硬是去了店里,找人要了三张单子,径直去找了房东肥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