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 > 第319章 这是一场植物的面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9章 这是一场植物的面试

方稷立即将团队重新编组。基于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四个技术开发小组正式成立:

第一组:智能诱集系统(组长:李明远)

\"我们的任务很明确,\"李明远在组内会议上说,\"从现有的植物品种中筛选出最优秀的'植物保镖'。\"

组员小张提出难题:\"诱集效果好的品种往往产量低,怎么办?\"

\"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单一指标,\"李明远展示出评价体系,\"要建立多维评价模型:诱集效果占40%,经济价值30%,抗逆性20%,其他特性10%。\"

他们设计了精巧的\"Y型嗅觉仪\"实验:让蚜虫在两个通道中选择,测试对不同植物品种的偏好性。同时,化学分析组则用气相色谱仪检测各品种的挥发性物质。

李明远小组的同学们正在为今天的\"Y型嗅觉仪\"实验做最后准备。

这个精巧的玻璃装置像一棵分叉的树,蚜虫从主干进入后,可以选择通往两个\"分支\"——每个分支末端连接着不同品种的植物。

\"3号对7号,第一组准备!\"李明远熟练地调整着气流阀。组员小张小心地将20只蚜虫引入装置,然后大家屏息静气地开始计时。

五分钟过去了,蚜虫们似乎在\"犹豫\",在分叉口来回爬行。

\"看!有动静了!\"小陈压低声音惊呼。只见几只蚜虫开始向3号品种的方向移动。

最终结果:15只选择了3号,只有5只选择7号。

\"3号胜出!\"小张记录着数据,但眉头却皱了起来,\"可是明远,我记得3号的产油量数据很差啊...\"

这正是小组面临的困境。在初步筛选中,诱集效果最好的几个品种,经济性状都不理想。

方稷突然来到实验室。同学们正在为第二天的实验准备材料,一个个愁眉不脸。

\"遇到难题了?说说什么情况。\"方稷拿起实验记录本仔细翻阅。

李明远汇报了进展和困境:\"我们找到了诱集效果最好的5个品种,但它们的其他阈值都有极强的短板。\"

方稷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你们知道为什么农民喜欢种杂交水稻吗?\"

\"因为产量高?\"小张试探地回答。

\"不止,\"方稷摇摇头,\"更重要的是它综合性能优秀——产量高、抗性好、米质也不错。我们选'植物保镖'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能只看单一指标。\"

他在白板上画了一个雷达图:\"我们要建立多维评价体系。诱集效果固然重要,但还要考虑经济价值、抗逆性、适应性...\"

这个启发让同学们豁然开朗。大家立即行动起来,通宵达旦地制定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天,全新的评价体系开始运行。每个品种都要经过严格\"考试\":

数据越来越多,问题也越来越复杂。不同指标间常常出现矛盾:高引诱性的品种抗病差,高产的品种适应性弱...

\"我们需要一个量化模型,\"学数学出身的小钱提出,\"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于是,一场关于权重的辩论展开了:

\"诱集效果最重要,应该占50%!\"

\"不行,经济价值不高农民不会种!\"

\"抗逆性不够在田间根本长不好!\"

最后方稷一锤定音:\"诱集效果40%,经济价值30%,抗逆性20%,其他10%。这是一个平衡点,既突出主业,又兼顾其他。\"

在新体系指导下,筛选工作进展迅速。一个令人惊喜的发现是:8号品种虽然诱集效果只排第三,但综合评分最高——它的产油量比专用油料品种只低10%,但抗病性特别强,几乎不需要用药。

\"这就是我们要找的'植物保镖'!\"李明远兴奋地说。

但方稷却提出更深层的问题:\"为什么8号的综合性能这么好?它的挥发性物质有什么特别?\"

化学分析组加班加点,终于发现了奥秘:8号品种的挥发物中不仅含有高量的蚜虫引诱剂β-法尼烯,还有一种特殊的萜类化合物,这种物质能增强蚜虫的嗅觉敏感性。

\"就像给蚜虫打了'兴奋剂',\"小陈形象地比喻,\"让它们对气味更敏感。\"

实验室数据再好,还需要田间验证。同学们在试验田布置了不同品种的植物带,每天定时调查虫口数量。

结果令人振奋:8号品种的诱集效果确实出色,瓢虫数量也比其他区多30%。

但新的问题出现了:8号品种的花期比小麦早一周,等小麦需要保护时,油菜已经凋谢了。

\"物候期不匹配!\"这个问题让小组再次陷入困境。

方稷这次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去看看野生近缘种,也许能找到花期调节基因。\"

转机来自一次偶然的交流。当地一位老农来实验站参观,看到同学们在为难花期问题,随口说了一句:\"这有啥难的,晚播几天不就行了?\"

这句话点醒了大家!对啊,为什么非要改变品种特性?可以通过栽培措施调节物候!

他们立即设计试验:分期播种8号品种,寻找与小麦物候最匹配的播期。

结果证明,比正常播期晚10天播种,花期正好与小麦蚜虫发生期吻合!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小组最终筛选出3个优良品种:8号(综合最优)、12号(诱集效果最强)和5号(经济价值最高)。方稷觉得这个结果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期。

在成果汇报会上,李明远展示了完整的技术体系:不同品种的适用区域、配套的栽培技术、甚至还有经济效益分析。

\"最重要的是,\"他总结道,\"我们不仅找到了好品种,更建立了一套科学的选择方法。这套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他作物和其他地区。\"

方稷在最后补充道:\"这项研究告诉我们,农业问题的解决方案往往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需要多方权衡的综合题。有时候,最优秀的不是单项冠军,而是全能选手。\"

温室里,新一批植物苗正在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