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藏在时光里的深情》

第一章:歪掉的书架

钟华的书架在工作室的角落里,那是一个有些陈旧却透着古朴韵味的木质书架。不知从何时起,它总是微微地往啊玉那边歪着,起初大家都没太在意,只以为是地面不平或者书架本身放置久了的缘故。

这天,林婉清在整理工作室的时候,看着那歪得越发放置的书架,终是皱了皱眉,决定找人来修一修。修理师傅来了之后,围着书架仔细查看,一番摆弄后,将底层的书一本本拿了出来。这一拿,大家才发现,那些书几乎都堆在了啊玉常站的那侧,导致书架的重心严重失衡,才会一直往那边歪着。

“故意的吧?”林婉清挑了挑眉,伸出手指轻轻敲着书架,发出几声清脆的声响,目光带着几分探寻看向钟华。彼时的钟华正坐在一旁的桌子边,手里拿着一块柔软的布,专注地帮啊玉擦拭着相机镜头,听到林婉清的话,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随即抬起头,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笑,说道:“他总靠着书架看照片,这样重心稳。”

啊玉站在不远处,听到这话,心里像是被什么轻轻撞了一下,他微微红了脸,眼神有些闪躲,却又鬼使神差地走上前,伸手推了推那书架。书架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在安静的工作室里显得格外清晰,那声音仿佛一句藏了很久的应答,带着些羞涩,又有着难以言说的默契。

啊玉和钟华的故事,要从很久之前说起了。那是大学时光,两人在摄影社团里相识,啊玉热爱摄影,总是拿着相机四处捕捉美好的瞬间,而钟华则对摄影技术有着浓厚的钻研兴趣,常常会帮社团里的大家调试参数、处理照片。

第一次见面,是在社团的招新会上,啊玉抱着自己心爱的相机,站在一群新生中间,眼睛亮晶晶地听着学长学姐介绍社团的活动。钟华则作为社团里小有名气的技术骨干,在台上分享着一些摄影技巧,他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啊玉身上,看着那充满热情的模样,心里莫名就记住了这个有着清澈眼神的少年。

后来,在一次社团组织的校外采风活动中,啊玉不小心在爬山的过程中崴了脚,同行的人都有些着急,钟华二话不说,蹲下身,让啊玉趴在自己的背上,一步一步背着他往山下走去。啊玉趴在钟华的背上,听着他有些急促的呼吸声,脸贴在他的后背,能感受到那温热的体温,心里涌起一股别样的情绪,他小声地说:“谢谢你啊,钟华。”钟华笑了笑,回了句:“客气啥,咱们社团成员本来就该互相照顾。”

可那之后,两人的关系似乎就变得不一样了,啊玉总会不自觉地在人群里寻找钟华的身影,而钟华也会格外留意啊玉的一举一动,每次啊玉举起相机拍照的时候,钟华总会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他专注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第二章:共同的爱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啊玉和钟华的关系越来越近,他们常常一起约着出去拍照。周末的清晨,他们会背着相机,骑着单车去郊外,寻找那第一缕阳光洒在田野上的美景;傍晚时分,又会守在河边,等待着夕阳将整个河面染成橙红色的浪漫时刻。

啊玉的摄影风格偏向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一片落叶飘落的姿态、街头巷尾老人脸上的皱纹,在他的镜头下都仿佛有着故事。而钟华则更擅长拍摄宏大的风景,山川湖海在他的照片里展现出磅礴又震撼的美。

两人常常会因为一张照片的构图或者后期处理的方式争论起来,有一次,啊玉拍了一组老城区的照片,他故意用了一些暗调的色调,想要营造出那种岁月沉淀的沧桑感。钟华看了后,却觉得可以适当提亮一些,让画面更有层次感。

“这样太暗了呀,很多细节都看不到了,多可惜。”钟华拿着照片,指着上面的一些暗处说道。

啊玉则不服气地反驳:“就是要这种暗暗的感觉才对啊,那种隐秘在角落里的故事,就得用这种色调来体现。”

两人各执一词,争得面红耳赤,最后还是林婉清路过,笑着打趣说:“你们俩呀,为了张照片都快吵翻天了,不过各有各的好嘛,说不定结合一下会更完美呢。”两人听了林婉清的话,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起来,那笑声在工作室里回荡,带着青春年少的肆意和对摄影纯粹的热爱。

除了摄影,他们也会一起研究相机的各种功能,啊玉对那些复杂的参数总是记不太住,每次拍摄前都要手忙脚乱地翻笔记。钟华看在眼里,就会默默地把那些常用的参数整理出来,写在小卡片上,塞到啊玉的相机包里。

“有了这些,你就不用每次都那么着急找参数啦,方便着呢。”钟华笑着对啊玉说。

啊玉心里满是感动,他看着那些字迹工整的小卡片,知道这是钟华的用心,从那以后,他也更加努力地去学习摄影知识,想要和钟华一起进步,拍出更优秀的作品。

而那书架,在大学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有了往啊玉那边歪的迹象。那时候,他们在宿舍里也有一个小小的书架,是用来放摄影相关的书籍和杂志的。啊玉总是喜欢靠在书架旁,坐在地上翻看那些画册,寻找灵感。钟华发现后,每次整理书架的时候,就会有意无意地把书往啊玉那边放一放,让他靠着能更舒服些,只是那时候,这份小心思,两人都还没有完全明晰,只是藏在心底,化作了一些不经意的举动。

第三章:岁月里的陪伴

大学毕业后,啊玉、钟华和林婉清一起成立了一个小小的摄影工作室。创业的日子并不轻松,资金紧张,客源稀少,他们常常要为了一个拍摄项目四处奔波,熬夜修改方案更是家常便饭。

有一回,他们接了一个商业活动的拍摄任务,对方要求很高,既要拍出产品的特色,又要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啊玉和钟华连着好几天都在外面找场地、试拍,每天都忙到很晚。

一天夜里,已经凌晨两点了,啊玉还在电脑前对着拍好的照片进行后期处理,眼睛熬得通红,却还是觉得不满意。钟华端了一杯热咖啡走过来,放在啊玉的桌上,看着他疲惫的样子,心疼地说:“别太累了,先休息一下吧,明天再弄也不迟呀。”

啊玉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摇了摇头:“不行啊,明天就要给客户看初稿了,我得赶紧弄好。”

钟华没再劝,而是拉过一把椅子,坐在啊玉身边,陪着他一起看照片,指出哪里还可以调整,两人就这样一直忙到了天亮,当终于把满意的初稿整理出来时,啊玉靠在椅背上,长舒了一口气,转头看向钟华,发现他的眼里也满是血丝,心里满是感动和愧疚。

“谢谢你啊,钟华,要不是你陪着我,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啊玉轻声说道。

钟华笑了笑,拍了拍啊玉的肩膀:“说什么呢,咱们一起的事儿,哪有什么谢不谢的,只要能把这个项目做好就行。”

而在生活中,钟华对啊玉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啊玉有个小毛病,一到换季就容易感冒,每次只要天气稍有变化,钟华总会提前提醒啊玉添衣,还会准备好感冒药放在工作室里。

有一次,啊玉还是不小心感冒了,整个人昏昏沉沉的,趴在工作室的沙发上难受得不行。钟华急得不行,连忙跑去药店买了退烧药,又烧了热水,用湿毛巾给啊玉擦额头降温,守在他身边一整夜,直到啊玉的烧退了下去,他才松了一口气。

那段日子,虽然辛苦,却因为有彼此的陪伴,变得格外温暖。而那书架,也随着他们搬到了工作室,依旧保持着往啊玉那边歪的状态,仿佛是岁月里一份无声却又坚定的守护。

第四章:心底的情愫

随着工作室的慢慢发展,啊玉和钟华之间的感情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那种原本藏在友谊之下的情愫,如同破土而出的新芽,渐渐在心底蔓延开来。

有一次,他们一起去参加一个摄影展,在展会上,啊玉被一幅名为《相依》的摄影作品吸引住了。画面上是海边的两棵树,它们的枝干相互缠绕,在夕阳的余晖下,影子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在诉说着无尽的眷恋。

啊玉站在那幅作品前,久久凝视,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钟华走到他身边,看着他专注的样子,轻声问:“很喜欢这幅作品吗?”

啊玉点了点头,转头看向钟华,目光里带着些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深情:“嗯,感觉它们之间有着一种很深的羁绊,让人看了心里暖暖的。”

钟华看着啊玉的眼睛,那一刻,仿佛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彼此的目光交汇,他的心跳陡然加快,喉咙像是被什么哽住了,半晌才说:“是啊,很美好。”

从那之后,两人之间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偶尔目光对视,都会迅速地移开,却又忍不住偷偷去看对方,那种青涩又甜蜜的感觉,萦绕在他们心间。

而那书架,依旧是他们之间的一个小秘密,每次啊玉靠在书架旁看照片的时候,钟华看着那微微歪着的书架,心里就会涌起一股满足感,仿佛那是他为啊玉打造的一个专属角落,只有他能懂其中的心意。

林婉清其实也察觉到了两人之间的异样,她看着他们有时候刻意的躲闪和不经意间流露的在意,心里暗暗好笑,却也为他们感到高兴,她知道,这两人之间的感情,是经过了岁月沉淀的,真挚而又纯粹。

有一回,林婉清故意打趣说:“你们俩啊,最近怎么老是怪怪的,是不是有什么事儿瞒着我呀?”

啊玉的脸一下子红了,结结巴巴地说:“哪有……哪有什么事儿啊,你别瞎想。”

钟华也是有些不自在,却还是故作镇定地说:“婉清,你就别开我们玩笑了,我们能有什么事儿呀,忙着工作室的事儿都来不及呢。”

林婉清笑了笑,也不再追问,只是心里想着,这两人啊,估计离捅破那层窗户纸也不远了。

第五章:波折与坚守

然而,生活总是不会一直一帆风顺,工作室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很大的危机。一个竞争对手恶意压低价格,抢走了他们好几个重要的客户,资金链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工作室面临着可能倒闭的风险。

啊玉和钟华都陷入了焦虑之中,他们开始四处寻找新的业务,每天都在外面奔波,向各个潜在客户介绍工作室的优势,展示他们的作品,可效果却并不理想。

在这个艰难的时期,两人之间也因为压力产生了一些矛盾。有一次,在讨论一个新的拍摄方案时,啊玉觉得应该走创新的路线,尝试一些新的拍摄手法,而钟华则考虑到目前的资金和客户需求,觉得还是保守一点比较好,毕竟要先保证工作室能生存下去。

两人的意见不合,争吵了起来,啊玉情绪有些激动地说:“如果一直守着老一套,我们怎么能吸引到新客户啊,工作室迟早得关门大吉。”

钟华也皱着眉头,语气有些生硬地回应:“创新是好,可我们现在没那个资本去冒险啊,万一搞砸了,怎么办?”

这是他们相识以来,吵得最凶的一次,最后啊玉气得摔门而出,留下钟华在工作室里,一脸疲惫和无奈。

那之后的几天,两人都陷入了冷战,谁也不理谁,工作室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林婉清看着着急,两边劝说,可两人都憋着一口气,不肯先低头。

然而,心里终究还是牵挂着对方的,啊玉在外面跑业务的时候,看到一个很适合钟华风格的拍摄场地,还是忍不住拍了照片发给钟华,只是发完后又有些懊恼自己怎么就先服软了。

钟华收到照片,心里也是一暖,他知道啊玉其实心里还是在意他的,当下就给啊玉回了信息,说那个场地很不错,等忙过这阵可以去试试。

就这样,两人之间的冷战慢慢结束了,他们又重新坐在一起,心平气和地商量着工作室的发展,决定在保证现有业务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尝试一些创新的拍摄方式。

而那书架,在这段波折的日子里,依旧静静地歪在那里,仿佛在无声地见证着他们的争吵与和好,见证着他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轻易放弃彼此的这份坚守。

第六章:爱意渐明

经过了那段艰难的时期,工作室的业务逐渐有了起色,啊玉和钟华之间的感情也变得更加深厚和坚定。

有一次,他们一起去海边拍摄一组婚纱照,新人在沙滩上嬉笑打闹,幸福的模样感染着他们。啊玉举着相机,不停地捕捉着那些美好的瞬间,钟华则在一旁帮忙调整光线,布置场景。

休息的时候,啊玉看着远处的大海,海风轻轻吹起他的发丝,他转头看向钟华,眼神里满是温柔,说:“你说,以后我们要是老了,还能像现在这样一起拍照吗?”

钟华走到啊玉身边,握住他的手,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地说:“当然能啊,不管到什么时候,我都想和你一起,看遍世间美景,拍遍所有美好的瞬间。”

啊玉的脸微微泛红,他感受到钟华手上传来的温度,心里满是甜蜜,那一刻,他们仿佛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眼中只有彼此。

回到工作室后,林婉清看着两人之间那藏都藏不住的甜蜜氛围,笑着调侃道:“哟,这次出去收获不小啊,看你们这状态,是不是有什么好事儿呀?”

啊玉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钟华则大方地搂住啊玉的肩膀,对林婉清说:“嗯,我们决定在一起了,以后不管遇到什么,都一起面对。”

林婉清开心地鼓起掌来:“太好了呀,我就知道你们迟早会走到这一步的,祝福你们哦。”

从那以后,两人不再掩饰对彼此的爱意,在工作室里,钟华会时不时地给啊玉一个拥抱,啊玉也会贴心地给钟华准备他爱吃的点心。而那歪着的书架,依旧是工作室里独特的存在,每次啊玉靠在书架旁翻看照片时,钟华也会走过去,和他一起依偎在那里,分享着彼此对照片的看法,享受着属于他们的温馨时光。

第七章:未来可期

日子一天天过去,啊玉和钟华的摄影工作室越来越有名气,他们的作品在各种摄影比赛中获奖,也吸引了更多的客户前来合作。

他们一起去了很多地方,高山之巅、草原深处、古老的小镇,每一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他们拍摄的美丽照片。每到一个地方,啊玉都会拍一张两人的合影,他说要把这些照片整理成一本相册,记录下他们一起走过的岁月。

钟华也会在每个特别的地方,给啊玉准备一份小小的惊喜,或是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或是写着深情话语的明信片。

而那书架,虽然随着工作室的扩大换了几次位置,但依然保持着往啊玉那边歪的习惯,仿佛那已经成了它的一种使命,一种守护他们爱情的象征。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啊玉和钟华坐在工作室的沙发上,看着墙上挂满的他们的摄影作品,回忆着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

“你还记得刚认识的时候吗?那时候怎么也想不到,我们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呢。”啊玉靠在钟华的怀里,轻声说道。

钟华低头吻了吻啊玉的额头,笑着说:“是啊,不过不管怎么说,我很庆幸能遇到你,以后还有很长的路,我们要一起继续走下去呀。”

啊玉抬头看着钟华,眼中满是爱意和憧憬,他们知道,未来的日子里,或许还会有困难和挑战,但只要他们手牵着手,怀着对摄影的热爱和对彼此的深情,就一定能创造出更多美好的回忆,书写属于他们的幸福故事。

那歪着的书架,也将继续在岁月里,见证着他们的爱情长长久久,伴随着他们度过每一个温馨的瞬间,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那些藏在时光深处的深情与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