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夫人如今已在茶馆正式上班。

“你已经开始工作了?”常规这才想起此事。

“嗯,几天前就开始了。

”周夫人依旧保持一贯的开朗笑容。

“工作还顺利吧?”常规温和地询问。

“实话告诉你,比预想中好多了。

”周夫人坦言,“我年轻时也曾从事过类似的服务业,确实挺累人的。

年纪大了,体力差倒不是关键问题。

“主要是老板总觉得我们老年人手脚不灵活。

可这家茶馆的小老板是个很好的年轻人。

”周夫人继续说道,“他对我特别关照。

茶馆并不算忙碌,无非就是为客人倒茶添水,偶尔帮忙泡茶。

”她对比起过去的工作,感到轻松许多。

“而且老板很体谅我的情况。

我们有个小厨房,谁空闲就一起做饭。

让我给老周带饭也是他的主意。

”周夫人对目前的职业状态十分满意。

周夫人曾觉得每天在茶馆忙碌已经很辛苦,回家还得为老周准备饭菜,负担更重。

但她从未向人提起,毕竟身为普通职员,这种请求实在难以启齿。

然而,茶馆老板却主动提出帮忙。

周夫人感激地说,这是因苏先生对老板好,所以老板才对她友善。

她由衷感谢上天让老两口结识如此善良的苏先生。

常规感叹,许多同龄人不愿再工作,而像周夫人这般境遇的女性,多数会选择逃避现状。

但周夫人不仅坚守岗位,还悉心照料丈夫,实属难得。

周先生能有这样贤惠的妻子,无疑是他的福分。

临别时,常规祝福他们生活顺遂,约定未来再相聚探讨古玩。

周先生则表示康复后会去常规公司拜访,两人已建立起忘年之交的情谊。

从医院回来,常规感到轻松不少,总算完成了最初的致谢之意。

他决定将珍贵的珊瑚放置于家中储藏室,尽管房间杂乱,但仍有足够空间妥善安置。

娄父见此珊瑚,立刻判断出其非凡价值,非同寻常之物。

“这是别人送的。

”常规觉得对家人无需隐瞒,实话实说。

“送的?这么珍贵的东西,是谁这么大方?”娄父皱眉,满脸疑惑。

“干嘛问这么多?常规自己赚钱,又没做坏事,你怎么对他的东西这么在意?”娄母不满地看着丈夫的好奇劲儿。

“我只是好奇罢了。

我有个朋友也喜欢收藏珊瑚,可跟常规相比,那些简直拿不出手。

”娄父说着,脸上露出轻蔑的表情。

“到底怎么回事?这珊瑚一看就价值不菲,是谁送给你的?”娄晓娥也充满兴趣地追问。

“有一天我在应酬时遇到一位老清洁工晕倒,出于善心,我将他送医。

他现在康复不错,为感谢我的帮助,就把这块珊瑚给了我。

”常规笑着看他们一家三口的好奇样,觉得挺有趣。

“直接送给你了?这也太慷慨了吧!”三人同时惊讶。

“是啊,我也没想到会有这么贵重的东西白送我。

”常规感慨道。

“不过我想归还,他们却坚持不肯收,说是我的福分。

”常规内心五味杂陈。

“不对,一个清洁工哪有这么多钱买这种高档货?”娄晓娥皱眉质疑。

“这事儿确实不寻常,会不会是偷来的?”娄父也忍不住猜测。

“当然不是。

这位先生以前是做生意的,只是投资失败才破产的。

”常规解释道。

“破产后也要生活下去啊。

他还清债务后,选择了做清洁工自力更生,我挺佩服他的。

”常规认为这样能屈能伸的人如今少之又少。

“我明白了,这东西确实该属于你。

对他们来说,送你是最好的选择。

”娄父点头表示赞同。

那块珊瑚价格不菲,专业鉴定专家称至少价值百万。

常规却认为这不是他应得的。

“没错,即便送给你,你也该好好珍惜。

这位先生宁愿保留而不卖掉珊瑚,这足以证明他对它的喜爱。

”对方并未因价值而动心,哪怕珊瑚价值连城。

“至少他自己绝不会出售,哪怕它如此珍贵。

”娄父严肃地说。

娄母和娄晓娥也附和点头。

不得不说,娄父所言确实有理。

“只是你的运气真不错,能有这样的经历!”娄父笑着感叹。

“这种事普通人很难遇到,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常规这样的心肠。

”娄晓娥认真道。

她一直认为常规是个善良的人,现在的一切不过是印证了她的看法。

“善有善报。

”娄母笑着说道。

起初,常规对因果报应持怀疑态度,但渐渐地,他开始愿意相信了。

“是的,我相信会有回报。

”常规坚定地点点头。

下午,常规正好抽空陪娄晓娥一起去接怡宝放学。

“怡宝,你知道吗?你有一个世界上最好的父亲!”

娄晓娥想告诉怡宝常规的好事,却又不知如何启齿,最后脱口而出的就是这句话。

“当然知道了!我爸爸是超人,什么都能做到!不管是谁需要帮助,他都会伸出援手!”怡宝开心地说,脸上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222年,这一天很快过去,周宇即将离别。

常规虽不舍,但明白这是必然。

晚间,林耀东来电,提到次日送别周宇的事,常规爽快应允。

林耀东兴奋地说会及时联系,常规则简短回应。

挂断电话后,常规轻叹一声,身旁的娄晓娥询问缘由。

常规坦言次日需去机场送人,对方是实验室同事周宇。

娄晓娥虽未见过此人,仍表现出浓厚兴趣。

常规解释,周宇怀揣理想,选择出国深造,这令他颇为感慨。

尽管梁新华表现不错,但常规内心更倾向于周宇,这份情感或许源于他对过去的眷恋。

娄晓娥沉思片刻后,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我觉得这样很好。

”即便她并非专业人士,但也清楚科研领域的快速迭代需要持续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竞争力。

常规附和道:“确实不错。

说实话,在周宇的带领下,我们的研究中心发展得相当顺利。

”提及此,常规回忆起许多往事。

周宇的到来极大地提升了团队的研究效率。

他思维敏捷,总能迅速找到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